• 我的订阅
  • 社会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5 11:10:00 来源:海报新闻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民种地,少不了要用到化肥,要是碰上假劣化肥,别说增产,可能庄稼都长不好。可是最近几年,有一些化肥“忽悠团”打着“厂家直销”的幌子流窜乡村,通过车接车送、给农户授课、请农户吃饭等方式拉近关系,忽悠农民掏腰包购买伪劣农资,让农民受伤不轻。这些化肥“忽悠团”为什么能频频得手呢?江西省景德镇市多部门联手,破获一起跨省市制售假化肥案件,挖出了背后的隐秘团伙,“忽悠团”诈骗链条也随之浮出水面。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每年的3月至5月是农资销售的高峰。但最近几年,在一些地方,从春耕开始,化肥“忽悠团”就不请自来。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说是请客吃饭,到了地方却要先上课。“忽悠团”售卖的所谓“化肥”总是号称“比复合肥更好用”,但又比正规复合肥便宜十几二十块钱。买来的化肥到底怎样?这几年出的事可不算少。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在许多地方,这样的“忽悠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并不断更换产品包装和品牌,既让农民们难以分辨,也给执法追查带来了困难。打击“忽悠团”工作的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3月。农业执法人员接到举报,称浮梁县多个村庄出现了一种新型“复合功能肥”。品牌名称起得有些草率,就叫“大锅菜”。有了以往的经验,农业执法人员第一时间与警方开展联合行动。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检验报告印证了农业执法人员的判断,所谓的“大锅菜”复合功能肥,缺磷少钾,其实只是单一的氮肥。那么,单一氮肥可以标注“复合功能”这样的字眼吗?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国家化肥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汪洪: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382里,对复合肥都有明确定义,是指氮、磷、钾三个元素。强制性标准里对肥料的通用名称有明确规定。复合功能肥、聚控肥都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它就是简单的氮,不能称为复合肥,加上“复合”两个字,更多是有点诱导和忽悠的成分。

国家强制性标准还明确要求复合肥包装袋上的养分元素要按照氮、磷、钾的顺序标识各元素所占的百分含量。“大锅菜”的包装上也印了一些养分元素,又是什么呢?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专案组与包装袋上标注的河北隆昌生物肥料有限公司进行电话求证。没想到,对方回答很干脆——承认错误,主动认罚。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按照现行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在农业农村部门,对这类“忽悠团”行为只能进行最高三万元的行政处罚。执法人员发现,仅2023年,这伙人就已经在南昌、上饶、九江等地接受过多次农业行政处罚,到这起案件时,罚款总额已达八九万元。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江西景德镇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支部副书记、一大队大队长裴戈:不惧怕行政执法打击,这就是“忽悠团”的典型特征。他希望把农业部门的行政处罚尽快处理掉,把这件事抹平,不要往深里抓。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执法监督处副处长彭嘉瑶:所以要加大执法合力,加大监管合力,来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专案组三次往返河北、河南、安徽、山东等省,行程上万公里调查取证。在河北邢台市临西县,专案组人员终于见到了隆昌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某华。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专案组发现,张某华曾用自己注册的河北隆昌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的名义向河北、山东等地的六家小化肥厂订货,让他们代工生产最便宜的单一氮肥,装在隆昌公司精心设计的“复合功能肥”包装袋里。河北立强肥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对代工生产的要求,立强公司其实很清楚。立强肥业有限公司并不具备复合肥的生产能力,但他们却欣然接单,把单一氮肥装进了“复合功能肥”的包装袋。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2023年7月,当专案组来到这家工厂,该公司负责人对自己的行为矢口否认。但执法人员却在这家企业的仓库里发现了大量已经装好、还未运出的化肥,标注的生产商就是河北隆昌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这次发现的隆昌公司订制的化肥又有了新变化,品牌从“大锅菜”换成了“隆茂昌”,通用名也从复合功能肥变成了更加不知所云的“碳酶聚控肥”。显然,这是“忽悠团”化肥的再一次“变装”。被发现的供货合同也坐实了这家企业和隆昌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眼见事情暴露,立强公司的负责人只得承认。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氯化铵和硫酸铵都属于氮肥的生产原料,成本价为800—900元/吨。据专案组调查,几个代工厂将原料简单搅拌装袋后,卖给订制化肥的总经销商张某华,价格就变成1100—1200元/吨,中间差价约300元/吨;总经销商张某华把化肥交付给代理商张某昌,价格为1375元/吨,差价约200元/吨;张某昌转卖给实体“忽悠团”的价格为1900元/吨,中间差价约500元/吨;“忽悠团”卖给农户的最终价格为3250元/吨,其中,业务员抽成500元/吨,讲师抽成150元/吨,“忽悠团”几位负责人获利700元/吨。就这样,成本不到1000元/吨的氮肥,披着复合肥的外衣,在农户手里翻了三倍多。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经查证,该团伙共售卖伪劣化肥800余吨,涉案金额200余万元,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为农户挽回损失120余万元。2024年4月,售卖“大锅菜”牌复合功能肥的“忽悠团”成员以“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提起公诉,由行政案件升级为刑事案件,意味着对这类案件打击力度的加大。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化肥“忽悠团”诈骗手段的出现其实已有近十年时间了,虽然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忽悠团”现象却一直未能断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江西景德镇市公安局食药环分局副局长罗勇: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从刑事范畴来讲打击难度极大。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制定和修订针对化肥的条例法规,到底属于行政处罚范畴,还是作为公安刑事打击范畴,这是个难点。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推进农资领域的法治建设。2021年颁布了《种子法》、2022年新的《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实施。与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主要农业投入品均有法律法规的情况不同,化肥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法规。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化肥属于产业链条较长的农资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销售,最终到终端使用环节,管理职责分属于多个部门。条块管理又缺少相关法规,为化肥“忽悠团”的操作留下缝隙。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就在售卖“大锅菜”假化肥的“忽悠团”案件开庭审理期间,记者再次来到河北立强肥业有限公司。作为上游生产端,这家公司目前没有人被追究法律责任。在另一家没有被执法人员调查过的工厂,负责人的胆子就更大了,直接报出了价格。

“复合肥”不复合!化肥“忽悠团”为何频频得手?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企业标准”是指化肥生产企业自己申报的标准。按照规定,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河北隆昌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就先后申报了“复合功能肥”“碳酶聚控肥”等多个企业标准,打开“标准信息”可以发现它们几乎都是单一的氮肥,但这些名字均获得了生产许可。将企业标准生产许可标志印在包装袋上,隆昌公司就可以去订制“忽悠团”所需的任何肥料了。

今年,国家七部门联合行动,对化肥“忽悠团”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威慑作用。也希望有关化肥的法律法规早日出台,更好地保护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让坑农害农的化肥“忽悠团”无缝可钻。在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我们也提醒广大农户,购买化肥等农资产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那些超低价的肥料要多留个心眼,碰上讲课忽悠、请客吃饭让您购买化肥的更是要加倍小心。购买农资还是要选择正规渠道,万一遇到疑似假劣产品,就第一时间联系本地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举报反映。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进口化肥通关小贴士(海关答疑)
...合标准要求的禁止入境。(五)放射性检测对进口磷肥及其复合肥应按照《磷肥及其复合肥中226镭限量卫生标准》(GB 8921-2011)批批实施放射性检测
2025-04-12 09:21:00
江川区推广应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
...,土壤就得到了明显改善,不但节省了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复合肥施用量,蔬菜品质和产量还得到了提高,收入也有所增加。据介绍,新技术是指强化土壤、肥料、作物三者协同,实施养分综合管理,
2023-07-11 06:33:00
算好“绿色账”田间“绿意”浓
...使用减量 农业底色更绿在传统种植中,葡萄萌芽时要施复合肥,但如今在方水镇春旺农场葡萄种植园里,却看不到任何施用化肥的情景。原来,该农场葡萄种植地经过持续10年的有机肥改良,土
2024-05-20 07:38:00
...。在河南省安阳县永和镇的一家专业合作社仓库里,15吨复合肥整齐地码在一起,随时用于大田作业。“700亩连片的小麦生长正旺,充足的农资储备加上近期良好的天气条件,为今年小麦的生
2023-03-04 08:55:00
助力春耕备耕,广西兴业这栋百米高塔每天生产化肥1600吨
...行业领先的半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每日可生产1600吨复合肥,助力广西及周边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人员远程操控智能化生产线。人民网 付华周摄作为玉商玉工回归代表的企业项目,
2025-02-21 18:13:00
...源不明的“白包”种子。“农资忽悠团”下乡以氮肥冒充复合肥销售,牟取暴利案简要案情2023年2月,被告人张某、被告人司某在明知从被告人焦某处购买的化肥包装袋为复合肥(标注氮磷钾
2025-03-31 11:01:00
提供免费化肥 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龙里县湾滩河镇石头村驻村工作队为油菜种植户免费提供复合肥,切实解决群众所需所盼,进一步提高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在发放现场,满载210袋复合肥的小型货车停在村委会院坝,种
2023-01-08 07:32:00
...对肥料的需求不一样。比如,水稻主要采用高氮低磷高钾复合肥,小麦一般采用高氮高磷低钾复合肥,而豆科作物则要少施氮肥。所以,化肥本身没有错,错在人为过量使用,尤其是氮肥的过量施用
2023-02-25 05:54:00
粮食的“粮食”,如何减“肥”增效(春耕进行时)
...,还会影响产量和地力。“返青期麦苗对养分要求高,用复合肥挺合适。”农资店负责人张俊粉介绍,复合肥养分更多元、肥效高,但还是要根据底肥施用情况,来选择以恰当养分比例进行调配的复
2025-02-23 05:4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
出租房内抓获两名违法人员,北京通州警方依法处罚违规出租房东
针对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登记信息、不落实房屋管理责任、违规出租短租住房等违法违规行为,通州警方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近日
2025-11-07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