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16:1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

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随军平定诸葛诞叛乱,屡出奇谋,时人比之为张良。累拜司隶校尉,插手朝廷大小事务及官员任免。

景元年间,力挺司马昭伐蜀计划,拜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伐蜀事宜。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之战中,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拜司徒,封县侯。功成之后,萌生不臣之心,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打压太尉邓艾。景元五年(264年)正月,以郭太后遗命之名,矫诏讨伐司马昭,为部将胡烈所害,死于乱军,时年四十岁。钟会工于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评其为“妙品”,仅次于“神品”。又精通文赋和玄学,著有《魏钟司徒集》。

轶事典故

《世说新语》中,有几段说钟会的故事。另两段出自晋书。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

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少年时就名声在外。钟繇引见他们两个去见魏文帝曹丕,钟毓紧张地全身是汗,钟会则好像没事儿一样,从容的很。曹丕问:“钟毓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啊?”钟毓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曹丕又问钟会:“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学着他大哥的口气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曹丕哈哈大笑。

*历史上曹丕驾崩时钟会年仅一岁,故此轶事当为小说家所杜撰。

偷酒不拜

钟毓、钟会小时候趁钟繇午睡时,一起偷药酒喝。钟繇刚巧醒来,故意装睡观察儿子们怎样行事。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随后钟繇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以成礼,不敢不拜(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非礼,所以不拜(偷,本来就不是行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至钟繇去世时钟会还尚是幼童,钟毓已经成年,此轶事未必为真。

严母教子

钟会之母张昌蒲在教育方面颇为严厉。钟会四岁时便被她教授《孝经》,七岁诵读《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岁诵《易》,十二岁诵《春秋左氏传》、《国语》,十三岁诵《周礼》、《礼记》,十四岁读其父钟繇所撰写的《易记》,十五岁就让他进入太学进行深造。

钟会五岁丧父,之后的教育是由张氏独立承担的。

妙语连珠

司马昭和陈骞、陈泰一起乘车,经过钟会家时,招呼钟会一同乘车,随即驾车离开。等钟会出来,车子已经走远了。钟会赶到后,司马昭借机嘲笑说:“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和别人约定时间一起走,你为什么迟迟不出来?大家盼着你,你却遥遥无期)。”钟会回答说:“矫然懿实,何必同群(矫然出众、懿德实才的人,为什么一走要和大家合群)!”司马昭又问钟会:“皋繇是怎样一个人?”钟会回答说:“比上不如尧舜,比下不如周公和孔子,但也是当时的懿德之士。”

按:钟会的父亲是钟繇(音遥)。陈骞的父亲是陈矫,司马昭的父亲是司马懿,陈泰的父亲是陈群,曾祖父名陈寔(音实)。钟会在回答时或者直用其名,或者用同音字,以此来报复他们三人。

慧眼识人

王戎、裴楷两人童年时拜访钟会,一会儿就走了,走后,有位客人问钟会说:“刚才那两个小孩怎么样?”钟会说:“裴楷清廉通达,王戎简约扼要。二十年以后,这两位贤才会做吏部尚书。希望那时候天下没有被遗漏的人才。”

钟会评论安丰侯王戎说:“阿戎聪明伶俐,懂得别人的心意。”又评论说:“裴公善谈,一整天也谈不完。”吏部郎的职位空出来了,司马昭问钟会有什么人可以担任,钟会说:“裴楷清廉通达,王戎能掌握要领而处事简约,都是适当的人选。”于是委任裴楷。

交夏侯玄

夏侯玄被逮捕了,当时钟毓任廷尉,钟会先前不与夏侯玄相知,这时想和他结交,态度亲近而不庄重。夏侯玄说:“我虽然是罪人,也还不敢遵命。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

拜访嵇康

钟会撰写《四本论》,刚写完。很想让嵇康看看,揣在怀裏,决定要去见嵇康时,害怕他刁难自己,揣在怀裏不敢拿出来,就在嵇康家门外隔墻扔进去,然后一溜烟跑了。

钟会精明有才思,原先并不认识嵇康。他便邀约了当时一些贤能杰出的人士一起去找嵇康。嵇康正在树下打铁,向秀帮他拉风箱。嵇康挥锤敲打不停,旁若无人,过了很久也不和钟会他们说一句话。钟会起身离开,嵇康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你们听说了什么而来?看到了什么而去?)”钟会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我们听到了所听到的而来,看到了所看到的而离开。)”

*魏氏春秋曰:钟会拜访嵇康时“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依之前钟会投书和其交友之况,不太可能不识嵇康。

*志,晋书曰:因此事钟会忌恨嵇康。数年后嵇康因吕安案入狱,因嵇康之前对司马氏政权表达过不满,司马昭欲借此除去嵇康,但因顾及舆论而犹豫。而钟会趁此机会进谗,使司马昭下决心杀掉嵇康。

亲近山涛

山涛晚年与钟会、裴秀亲近。因钟、裴二人争权夺利,山涛不偏不倚,处于中间,二人都从山涛那里得到好处而对他无恨。

*山涛交好钟会,同时又是嵇康的至交好友及托孤对象;裴秀之堂弟裴楷被钟会两次推荐。可见魏晋时期人际关系颇为复杂。

哭祭许允

司马师杀掉许允后,许妻和儿子一家搬到许允墓地居住。司马师派钟会去探视他们,交代说:如果许允儿子的才能比得上许允,就收捕他们。许允妻对儿子说:“你们虽然不错,可是才能不大。坦率与钟会作答就可以。也不必哀伤过度,钟会不哭了,你们就不哭。又可以稍微问及朝廷的事。”许允子听从。钟会回去后,把情况回报司马师,许允二子免祸。

*不过许允二子后来一为司隶校尉,一为幽州刺史。

试问阮籍

司马昭最初想为司马炎向阮籍家提亲,阮籍一连六十天酩酊大醉,亲事没法说,就算了。钟会多次拿时事问阮籍,想借他的回答给他定罪。阮籍都因为酒醉而获免。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

才艺比拼

钟会是济北公荀勖的从舅,两人感情不和。荀勖有把宝剑,约一百万,经常放在他母亲钟夫人那里。钟会擅长书法,模仿荀勖笔迹向他母亲要来宝剑,不还回来。荀勖知道是钟会干的事儿,就想法报复他。后来钟家兄弟花千万建起一所住宅,刚落成,非常精美,还没有搬进去。荀勖很擅长绘画,就偷偷地到钟会的新居去,画上钟繇的像,衣帽、相貌都和生前一模一样。钟毓和钟会进门看见画像,就大为感伤哀痛,房子于是空置废弃。

人物评价

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

蒋济:非常人也。

司马师:此真王佐材也!

傅嘏: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曹髦:会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谟之勋,而推宠固让,辞指款实,前后累重,志不可夺。

夏侯霸:①有钟士季,其人管朝政,吴、蜀之忧也。②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终为吴、蜀之忧,然非非常之人亦不能用也。

王元姬: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

辛宪英:会在事纵恣,非特久处下之道。

钟毓: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

姜维: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暗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

裴楷:钟会如观武库森森,但见矛戟在前。

荀勖:钟会虽受恩,然其性未可许以见得思义,不可不速为之备。

刘裕:钟会不得遂其乱者,为有卫瓘等也。

李石:自献而至会,朔历斗杓转。会初入蜀时,意不止弱禅。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杀女不作难,机锋剧刀箭。会书固出繇,家法素所善。至学艾笔迹,暮夜走邮传。老昭岂易欺,真伪猝难辨。欺昭尔尚可,蜀士多秀彦。当其下笔时,宁不愧颜面。虽蒙黼藻文,不揜粪土贱。

陈普:①身在成都已孟津,霎时飞首过函秦。子房智勇裁如此,不悟诛秦灭项人。②诸葛风流尚未休,山川为斩邓锺头。至今青史忧吴蜀,莫把知人责夏侯。

罗贯中:汉时良将后,幼作秘书郎。当世夸英俊,时人号子房。寿春多赞画,蜀郡逞轩昂。不学陶朱法,游魂返故乡。

王夫之:(评郭崇韬)蹑钟会之已迹而益以贪,则必罹卫瓘之网罗而弗能辩,诛死在眉睫而不悟,其工也,正其愚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5 20: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哪些与高柔相关的轶事典故
...教还引去吏》、《丞相理曹掾令》、《与妇书》等言论。轶事典故魏文帝、明帝时,高柔任廷尉。当时,军营中纪律十分严明,稍有越轨,便将严罚,且株连亲属。一日,营中报告上司说,护军营军
2023-06-16 16:26:00
曹操另外三个女儿嫁给了谁
...色,纳了很多小妾,因此,金乡公主与丈夫关系也不好。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因何晏是曹爽的党羽,司马懿将何晏诛杀。《魏末传》记载:晏母归藏其子王宫中,向使者搏颊,乞白活之,使者具
2024-01-31 15:54:00
有多少人配享曹魏宗庙
...明帝青龙元年(233年),曹睿下诏将已故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三人配享武帝庙。第二批是在齐王曹芳正始四年(243年),这次共有20人配享武帝庙,是人数最多的一
2023-05-13 17:33:00
有哪些与陈矫相关的轶事典故
...立,垂及于篡,而女谒宵小不得流毒于朝廷,则其效也。轶事典故当初,陈矫任广陵郡功曹时,曾在出使途中路过泰山。泰山太守薛悌觉得他很奇特,就与他结为好友。薛悌曾和陈矫开玩笑说:“你
2023-06-16 22:21:00
一起来盘点曹魏的历任荆州刺史
...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出任荆州刺史。景初末年,配合太傅司马懿攻灭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进封安邑侯。正始年间,两次出塞远征,摧毁高句骊王国,加号左将军,出任镇南将军、豫州刺史。正元二年
2023-10-14 15:30:00
曹操刘备离世时,正值壮年的孙权为何没能吞并曹魏蜀汉
...,即魏明帝。魏明帝统治时期,中央政权已经形成曹氏和司马氏两派。曹氏的势力以曹爽为代表。司马氏势力以司马懿为代表,司马氏势力是在对蜀作战过程中培植壮大起来的。曹叡因荒淫无度,身
2023-06-27 11:49:00
曹操看了自己庙庭配享名单会掀翻供桌:首位踢出去,另三人请进来
...一批三个功臣走进魏武帝庙,他们就是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大家都知道,曹睿是曹操的孙子,也会对另一个问题感到费解:从黄初元年到七年,皇帝宝座上坐着的魏文帝曹丕
2024-12-17 09:59:00
有哪些与文昭甄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
...辛未日(231年2月17日),魏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轶事典故魏氏春秋袁绍被打败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纳甄氏为妻,孔融写信嘲笑曹操说:“武王伐纣,将妲己赏赐给周公。”
2023-06-26 21:10:00
三国时期曹魏的镇东将军们
...北伐后就被调离。三、曹泰曹泰,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大司马曹仁长子,曾随魏文帝讨伐吴国。曹仁去世后,曹泰袭其父爵位封为陈侯,官至镇东将军。和夏侯楙一样,曹泰在对外作战上也没有什么
2023-12-05 06: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