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锣棒声声 平安天天
台州三门:女子打更队走村巡查护平安
钱祎、陈栋、陈玲玲
4月25日傍晚6时许,刚暗下来的天空下起细雨,台州市三门县亭旁镇杨家村的女子打更队还是照常出动了。
82岁的姜宝云利索地套上打更服,同时不忘打趣小姐妹动作笨拙。她是队内年纪最大的队员,身体健朗,心性活泼,出发时笑着用两根食指比划出一个“十”字,表示她已经在队里干了10多年。
黑底红边的打更服,胸前背后的白色圆圈内各有一个红色的“更”字。敲着锣鼓、打着竹棒,女子打更队穿街过巷,引来不少人驻足。
“咚,咚,锵!各位村民大家好,消防安全要记牢,煤气阀门要关紧,电瓶车充电门外放,电线老化及时换,做好防贼防盗,放假了家长要管住小孩,不要到溪边乱嬉水……”淳朴的方言,清脆的锣鼓声,声声入耳,让人安心。
围观的大多是游客,对村民来说,这样的场景已“见怪不怪”。
杨家村是三门最大的行政村,又是亭旁集镇所在,常住人口8000多人,老房就有300多间,以木质结构居多,屋屋相连,巷深路窄,一些地方只容得下一辆手推车经过,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施救。据史籍记载,更夫在三门已有1800多年历史,尤其以杨家村保留的更夫队时间最长。2007年,最后一名老更夫“退役”后,为传承这份祖业,村民杨莲春便接过了这个任务。
“当时村干部问谁来接班,我说我来,没想到因为一句‘玩笑话’,干了17年。”一路走,杨莲春一路说起女子打更队的往事。
起初,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杨莲春叫上小姐妹,9个人组成了打更队。
“有人笑我们‘癫’,说我们吃饱了没事干。”头一回上街宣传消防安全,杨莲春和姐妹们就被泼了冷水。
不被理解,更要坚持!挫折反倒激起了她们的斗志。“我们从小就生活在村里,总希望家家户户都平安,‘癫’就‘癫’到底吧。”最早入队的何春叶选择用行动回应。
义务打更17年来,三门女子打更队已累计行走5万多公里。如今,她们走在街头,一路上不断有村民打招呼,流露出赞许的神色。“多亏了你们经常提醒,我爸以前老忘记关煤气,现在已经养成了随手关煤气的好习惯。”从县城回村看望父母的一位村民,遇到女子打更队时连连感谢。
和传统更夫不同,女子打更队的“业务”在不断拓展,她们化身网格员、“娘舅姆”,参与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
集镇一圈巡查下来,要走两个多小时。镇村干部和派出所警力有限,女子打更队便成为当地平安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晚上9时30分,阿姨们脸上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但她们仍精神饱满,中气十足。打更结束,她们还和民警一起开展“拉车门”行动。“哎,这辆车没上锁!”一位阿姨发现情况后,立即喊来民警通知车主。几分钟后,车主赶来锁好了车,阿姨们还围着他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一番。
“这样的行动,我们经常联合开展,阿姨们的‘教育’比我们效果更好。”回程时,亭旁镇派出所所长陈红表示。
目前,女子打更队已有38名成员,平均年龄50多岁,都是利用闲暇时间来参与基层治理的妇女。有意思的是,一些曾“泼冷水”的村民,也成了打更队的一员。大家说,女子打更队用脚步管控了风险,用嘴巴磨出了平安,用坚守筑牢了底线。
村民杨谷山说:“她们不仅宣传的内容广泛、切合实际,还真能为村民解决问题。”
有一对夫妻,因婆媳矛盾,丈夫又没能及时妥善处置,时有激烈争吵,媳妇一气之下就回了娘家,一待就是两年。女子打更队队员杨爱花知道后,多次上门沟通劝解,最终成功劝和。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推动和女子打更队的影响下,亭旁镇54个村都组建了夜巡队、护村队,成员已发展到800多人。“平安大巡防、‘我为村民守一夜’等成为全民共识,平安建设的群众防线越筑越牢。”亭旁镇党委副书记胡建锋说。
不仅如此,三门坚持全域全程、共治共享,创新推出“平安自治合伙人”,10余个行业近千人成为平安“吹哨员”“劝导员”,凝聚起广泛、可靠的力量源泉。仅2023年8月以来,他们就提供有价值案件线索824条,协助破案22起。
锣棒声声中,杨家村火灾、交通、溺水事故10余年来零发生;亭旁镇连续8年被评为三门县平安先进集体;三门已连续19年创成“平安县”,捧得浙江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
女子打更队的事迹也在当地成了顺口溜:“基层治理在网格,人人都是护旗手。日有巡逻夜打更,矛盾隐患不出村。三治融合打基础,四防五措促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