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想杀猪吃猪肉怎么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1 09:5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想杀猪吃猪肉怎么办

猪与朱同音,这样一来平时人们说起吃猪肉,杀猪之类的话,朱元璋不会感到不适吗?其实根据史料记载,答案显然是不会的。明朝对于皇帝姓名的避讳,主要是避讳名,而不避讳姓。

比如曾经有个开元县,因为和朱元璋有一个字相同,于是就开成了开原县。而像猪和朱,却很少有人避讳,包括杀猪行业也是如此。同时在书中,也没有对猪的避讳。在水浒传中,就有郑屠这样以杀猪为业的人物,书有些对话,是涉及猪的,而在西游记中,主角之一就叫猪八戒。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想杀猪吃猪肉怎么办

三国演义中,张飞一开始也是杀猪的。此外,明朝时期由于上朝时,很多大臣来自各地,说话的口音各不相同,于是就出了一本叫《洪武正韵》的韵书。这里头,也有猪字,可见朱元璋对猪字是没有啥意见的,不然,这些书籍根本不会流传出来。

而在朝廷举行的各类祭祀中,也都有猪的出现,虽然有些人出于心里的顾忌,会把猪叫做彘彘、豕、万里哼等等,但也没有发生过因为说了杀猪之类的话而被朱元璋惩罚。

况且朱元璋早的时候家境贫寒,起于微末,没当皇帝以前,也经常和手下杀猪吃肉,他知道老百姓不容易,要是禁止养猪、禁止杀猪,那是在逼他们。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没有因为朱姓而有所忌讳。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是开明的,因为到了明朝最奇葩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时期,便发生了一件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的大事。

有一天,正好是朱厚照二十七岁生日。而在生日宴会上,朱厚照夹起一块猪肉,正要放入口中。随即他就忽然想到自己姓朱。而且生肖也是猪。朱厚照立马就很不开心。随后,直接离席而去,留下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

不吃怕浪费,吃了又怕惹恼皇帝,后来没过多久,朱厚照就命人写了篇禁猪令,禁止民间养猪,同时也不准杀猪,违背者发配边疆,这也让百姓苦不堪言。但迫于无奈,也只能默默遵守。

而没有了猪百姓也是少了一部分经济与粮食的来源,猪的排泄物是可以当作肥料的,放走了猪之后,不仅施肥受到影响,而且那些猪有时还会啃食农户种的菜。就连祭祀时为了规避,也都没有使用猪肉,而是用羊肉代替。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想杀猪吃猪肉怎么办

而后又过了不久,朱厚照开始发觉有些不对劲,自己平时吃的蔬菜,味道比以前要差了,于是本就喜欢查访民间的朱厚照就出宫前去查看,想要一探究竟。在京城郊外的乡下,看到病恹恹的庄稼和蔬菜,就询问一旁的农夫,农夫则答到,没有猪粪,就没办法肥田了。

由于不知道眼前人就是皇帝,农夫顺带还咒骂了皇帝一番,朱厚照也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他拦住了正要治农夫罪的太监。回宫之后,就下令取消了禁猪令,百姓们这时候才终于敢养猪。而除了明朝不避讳猪以外,其他很多朝代也不会避讳姓氏。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想杀猪吃猪肉怎么办

古代同一个姓的人要比同名的人多很多,光是一个家族就有不少,要是姓氏避讳,那么很多人都要改姓,所以古时候基本都是规避名字。隋唐时期徐世勣带着兵马和土地投靠唐朝,李渊为了奖赏他,就赐他李姓,徐世勣就改名为李世勣。之后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继位,李世民自己其实是不在意的什么忌讳的,他觉得自己的名字很常见,就规定如果有人正好叫世民那就改名,如果只是单个世或单个民就不用改。

但后来李世民去世,李世民去世后,李治为了宣传自己的仁孝之名,就下令世或民即使单个字也要避讳,于是李世勣就改名为李勣,此外本来三省六部中的民部也改成了户部。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不仅只避讳皇帝,自家祖先父母的姓名也会有所规避。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于是每当读书遇到敏字时,就把它叫读作密字,写字的时候遇到了就故意少写两笔。司马迁在写《史记》时,跟父亲司马谈名字相同的人,都会被改名,比如李谈改成李同,张孟谈改张孟同。

此外历史上也有皇帝主动改名的。汉朝时期,有一任皇帝原名刘病已,民间按照规矩规避他的名字,但是病字用的很广泛,这一改,就给很多人带来了不便。刘病已也怕给人们添麻烦,于是就特地改名叫刘洵,但这样的好皇帝着实不多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皇帝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办?朱元璋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和猪谐音,这就有问题了。你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普通老百姓,到了一个饭馆里面,饭馆老板问你,要点什么,然后那人就说了,来一份猪肉大葱馅的饺子,或者给我来一份猪肉卷。估计饭店老板
2023-02-03 16:22:00
大明的老百姓要吃猪肉该怎么办
在古代中国封建等级制度十分的森严。自汉朝以后,由于将儒家做为主流思想所以儒家的礼法被封建王朝门沿用一直到清朝。他们都遵循着严格的制度,比如大臣们吃饭可以吃几个菜王室吃饭可以吃几个
2023-04-25 14:47:00
原创大明的国姓是“朱”,民间百姓能吃猪肉吗?朱元璋直接改一个字!
...明朝的时候,就是大家都知道明朝的皇帝姓“朱”,那么老百姓要吃猪肉的时候怎么办,这样不就跟皇帝的姓犯了忌讳了吗?所以有不少人都会有疑惑,难道朱元璋就不让自己的百姓吃猪肉了吗?其
2025-04-20 13:14:00
“朱”是明朝国姓,老百姓想吃猪肉怎么办?朱元璋想到一个好办法
...字发音绕口,难以亲近人心。明朝那会儿,读书人不多,老百姓表面上称“豕”,私下里还是亲切地唤“猪”。朱元璋的诏令,到头来,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掀起啥风浪。朱元璋心知肚明此等结果,
2024-08-27 12:48:00
朱元璋姓“朱”,它与猪同音,明朝百姓想吃猪肉了,这该怎么办?
...欲很强的姓氏,它与猪同音,明朝百姓想吃猪肉了,这该怎么办?猪肉是民间最流行的肉食,每天都有人杀猪,吃猪,而猪和朱同音,百姓每天杀猪,就像是杀朱,吃猪,就是吃朱,这种说法显然会
2023-08-01 12:49:00
明朝宫中为何没太监姓朱
...鱼的。那么有人就要问了,那明代的时候皇帝姓朱,明朝老百姓允不允许吃猪呢?这个倒还是允许的,一方面明代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本身出身非常低微,他可能不太讲究这个。同时他也知道民间
2023-05-02 16:24:00
明朝的这位皇帝,因猪而丢掉了性命
...和不畏生死,向朱厚照请求撤销这个命令,就是因为明朝老百姓吃猪养猪,早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王公大臣也将猪肉当作主食。朱厚照此番心血来潮,让民间不得再养猪,只会带给整个大明朝农
2023-01-21 22:36:00
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则,否则便会乱套。在古代社会中,规则更是多,比如吃饭的基本礼仪、穿衣的基本礼仪,甚至有一定的身份,而且还是在朝廷做官的话,出行都有一定的礼仪。这些礼仪一般来说,可
2022-12-24 10:36:00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说?一起来了解一下
公羊传,记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会为贤者讳。意思就说,在公羊传一书中记载,古代避讳的一种是指古代在取名或者说话时,避开能代表尊者的字或号古代避讳的一种,是指古代在取名或说话
2023-01-03 19: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