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明的老百姓要吃猪肉该怎么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5 14: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古代中国封建等级制度十分的森严。自汉朝以后,由于将儒家做为主流思想所以儒家的礼法被封建王朝门沿用一直到清朝。他们都遵循着严格的制度,比如大臣们吃饭可以吃几个菜王室吃饭可以吃几个菜;大臣们应该听什么样的歌曲,王室又该听怎样的歌曲。这些都是有严格的界限的,如果过臣们逾越了这些界限的话。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就只有死亡了所以很盛行的一句话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君和臣父与子之间都有些严格的界限。

大明的老百姓要吃猪肉该怎么办

除此以外还有在名字上有着特殊的要求,比如唐朝皇帝宗李世民名字里带有一个民字那么全天下的百姓都不能称之为人民只能称为百姓。再比如唐代有名的诗人被称为诗鬼的李贺就因为父亲的名字中的一个字与进士的进同音,因此无法考取进士,即使有官职高的人求情也无法改变。明朝的国姓是朱而百姓吃猪肉怎么办,明朝开国皇帝只改了一个字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国政治体系的发展中,中央集权不断发现到了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高峰,那么如果普通的人民的名字或是称呼和王室的相冲突了该怎么办呢?举个例子来说像徐达这样的功臣,他的孩子徐辉祖也就是后来朱棣的小舅子,他的名字最开始带有一个文字,但是在他九岁那年和朱元璋刚刚出世的大孙子朱允文冲突了。明明是他先去的名字,但是和王室的名字相冲突,之后他不得不为那个刚出生能懂得小娃娃改''文''为''祖''变成了后来的徐辉祖。这儿大家可能就越来越不明白了,猪和朱同音,百姓吃猪肉该如何呢?

大明的老百姓要吃猪肉该怎么办

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比如一个农民,他想杀猪但是他一个人忙活不过来,于是就邀请另一个人,他对另一个人说走,去我家帮我杀猪。那么肯定随之而来的就是他的杀身之祸了,锦衣卫会将他带走然后二话不说等着秋后问斩。大家都知道,一手创立明朝的朱元璋出身于农民,祖上都是农民那么他当然知道猪肉对于百姓的重要性,如果不让百姓吃猪肉了肯定又会引起极大的暴乱。而他本身建立明朝就是在暴乱中取胜的,所以朱元璋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出现。于是朱元璋将猪改名为彘,这样一来既不和国姓相冲突也不会剥夺百姓对食物的追求一举两得,所以皇帝仅仅改了两个字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实在聪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原创大明的国姓是“朱”,民间百姓能吃猪肉吗?朱元璋直接改一个字!
...明朝的时候,就是大家都知道明朝的皇帝姓“朱”,那么老百姓要吃猪肉的时候怎么办,这样不就跟皇帝的姓犯了忌讳了吗?所以有不少人都会有疑惑,难道朱元璋就不让自己的百姓吃猪肉了吗?其
2025-04-20 13:14:00
明朝皇帝姓朱,老百姓要杀猪怎么办?朱元璋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和猪谐音,这就有问题了。你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普通老百姓,到了一个饭馆里面,饭馆老板问你,要点什么,然后那人就说了,来一份猪肉大葱馅的饺子,或者给我来一份猪肉卷。估计饭店老板
2023-02-03 16:22:00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想杀猪吃猪肉怎么办
...于微末,没当皇帝以前,也经常和手下杀猪吃肉,他知道老百姓不容易,要是禁止养猪、禁止杀猪,那是在逼他们。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没有因为朱姓而有所忌讳。不过
2024-05-21 09:51:00
“朱”是明朝国姓,老百姓想吃猪肉怎么办?朱元璋想到一个好办法
...字发音绕口,难以亲近人心。明朝那会儿,读书人不多,老百姓表面上称“豕”,私下里还是亲切地唤“猪”。朱元璋的诏令,到头来,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掀起啥风浪。朱元璋心知肚明此等结果,
2024-08-27 12:48:00
朱元璋找借口杀沈万三,故意问:这是啥菜?他巧答3字保住小命
...说,非常感谢陛下的盛情款待,自己只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老百姓,而且如果国家需要自己帮忙的话,自己一定会出财出力的。
2024-10-15 10:55:00
朱元璋姓“朱”,它与猪同音,明朝百姓想吃猪肉了,这该怎么办?
...欲很强的姓氏,它与猪同音,明朝百姓想吃猪肉了,这该怎么办?猪肉是民间最流行的肉食,每天都有人杀猪,吃猪,而猪和朱同音,百姓每天杀猪,就像是杀朱,吃猪,就是吃朱,这种说法显然会
2023-08-01 12:49:00
...重新铸造货币,但是朱元璋的大明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老百姓也一直过得很艰难,因此这项工作开展的非常不顺利。活人不能被憋死,铜弄不来大明的日子也得继续过,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朱
2023-07-15 18:53:00
大明是怎么保障一年能稳收3198万石税粮的
...交易。所有村镇、农村,不能出现陌生人,里甲长和普通老百姓都有纠送官府的责任,不举报就是违法。非公干人员,要出门得有官府的那个路‬引‬通行证。地方公干人员,出门主要的也是收税。
2023-02-01 14:27:00
朱元璋灭元后,如何处置被俘虏的数十万蒙古女人?只一招彻底征服
...走就行了,别赶尽杀绝,毕竟那些人中还是有不少普通的老百姓的,他们又没做错什么。虽然朱元璋是“驴脾气”,谁的话都不爱听,但爱妻马皇后都开口了,他只能不情不愿的同意了。于是他给了
2024-08-20 14: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