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弘昼犯错能忍,弘曕犯错乾隆为何揭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6 22:1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雍正一生中有十个儿子,其中只有四个顺利长大成人,而三阿哥弘时因犯错被雍正削除宗籍,最后在雍正五年郁郁而终。也就是说,实际上雍正驾崩的时候,膝下只有弘历、弘昼、弘曕三个儿子了。

弘昼犯错能忍,弘曕犯错乾隆为何揭发

弘历继承了皇位,也就是乾隆帝。弘昼早在雍正十一年的时候,就和乾隆一起被封为亲王,所以哥哥继位,他的身份还是不变,仍然为和亲王。弘曕是雍正最小的儿子,出生于雍正十一年,因此父亲驾崩的那一年,他年仅两岁。

弘曕的生母姓刘,她并非雍正潜邸的人,而是后来通过选秀进宫的,初封为答应。不过在一年之内,她就先晋为常在,又升为贵人。雍正十一年,刘贵人为雍正生下弘曕,因此晋封为嫔,封号为谦。

乾隆登基后,将谦嫔刘氏尊为皇考谦妃。乾隆三十二年,谦妃去世,享年54岁。乾隆为此辍朝三日,派四阿哥为谦妃初上坟礼读文致祭,谦妃的宝顶在泰陵妃园寝前排纯懿皇贵妃(弘昼生母)之右。

弘曕是雍正最小的儿子,不过序齿为皇六子,又因其在圆明园出生,所以还有个乳名叫“圆明园阿哥”。乾隆兄弟本来就少,所以对弘昼、弘曕都很疼爱。他即位的时候,弘曕尚且几岁,有时候见到弟弟想逗逗他,但弘曕出于害怕,就跑掉了。

后来,弘曕到了读书的年纪,乾隆还专门为他请了当时著名的学者沈德潜。沈德潜满腹才学,只可惜屡试不第,直到乾隆四年才考中进士,此时的他已经67岁了。但有才华的他很快就声名远播,乾隆对他亦是大为赏识,倍加恩宠。

沈德潜活了97岁,他去世后,乾隆追封为太子太师,赐谥文悫,入贤良祠祭祀。由此可见,乾隆特地让沈德潜当弘曕的老师,足以证明他对弘曕的重视。而弘曕也没有辜负乾隆的期望,他博学多才,被誉为“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善诗词的弟子。史料更有记载:

“弘曕善诗词,雅好藏书,与怡府明善堂埒。”

乾隆三年,乾隆的叔叔果亲王允礼去世,由于允礼没有子嗣,所以庄亲王允禄就奏请,将弘曕过继给允礼。于是,乾隆就将弘曕过继给允礼为嗣,承袭果亲王爵位。虽说是过继出去了,但不管怎么说都有血缘关系,所以弘曕长大后,乾隆仍然对他委以重任。

弘曕刚满18岁,就得以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不久又管理造办处事务。弘曕继承了果亲王殷实的家产,又得到乾隆的重用,慢慢导致他有些恃宠自傲。

之前笔者写了关于弘昼的文章,我们知道弘昼一生做了不少荒唐事,但乾隆并未过重处罚过他。可今天要说的弘曕不一样,他犯了错之后,乾隆却当众揭发,甚至将其降为贝勒。同样都是乾隆的弟弟,为何弘昼犯错他能忍,弘曕犯错他却要揭发呢?

这就要对比一下,两人犯错的性质和目的了。弘昼之前笔者已经讲过,他的一系列荒唐行为,只不过是为了保命,消除乾隆对他的疑心。所以他的所作所为,只会令别人觉得他是一个荒唐的王爷,而不是一个有野心的王爷。

比如他当众殴打军机大臣讷亲,是因为二人意见不合,你可以说弘昼冲动,不成熟,甚至是有些荒唐,但不能说他在大是大非上有任何问题。

同理,他为自己举办丧礼也是一样,只是在别人眼中荒唐至极,没有什么原则上的大问题。而且他的荒唐,更能衬托出乾隆的英明,又证明雍正选择继承人是眼光独到,所以乾隆会纵容弘昼。

可弘曕就不一样了,比如在他生母谦妃五十大寿时,崇庆皇太后嘱咐他要多准备礼物,可弘曕却以不与乾隆斗富为由给拒绝了。你说你不与皇帝斗富,但自己母亲大寿,怎么也该准备一份心意吧。但弘曕最终什么礼物都没有准备,这对于“大孝子”乾隆来说,是十分接受不了的,弘曕这就落得一个不孝的名声。

其次,弘曕本身就继承了允礼丰厚的家底,但他仍不知足,还是四处敛财,也不知收敛。更重要的是,他还霸占普通百姓的产业,这绝不是一个亲王该有的行为,也就是给爱新觉罗家抹黑了。

除此之外,还有更过分的。比如乾隆派他去盛京恭送玉牒,可弘曕却说自己要先去打猎,然后再去盛京。这可是违抗皇命,当众让乾隆下不来台,令乾隆很是恼怒。

乾隆二十八年,一起京师王公大臣贩卖人参牟利的案件浮出水面,弘曕牵扯其中。乾隆派人彻查,结果发现弘曕令各处遣关差购买蟒袍、朝衣、刺绣、古玩以及优怜,只给很少的价钱。他还私下嘱托军机大臣阿里衮选用,后者没有答应。

弘曕此举是什么意思呢?说明他曾私下接触朝中大臣,这就有结党营私、干预朝政的嫌疑了。对比起弘昼的“荒唐”,弘曕这可是不忠不孝,属于原则上的大问题。所以乾隆很是震怒,说道:

“朕实为之寒心。”

一系列事情加起来,让乾隆无法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才决定将弘曕的乖张行为揭发出来,算一笔总账。其实乾隆也并没打算将弘曕怎么样,只是小惩大诫,只要他以后知道收敛就好,毕竟自己也就这么两个兄弟了。

可谁知当乾隆斥责弘曕的时候,他的态度还很恶劣,竟讽刺乾隆没有在他生母谦妃寿辰的时候加赐称祝。本来他要是老老实实认错,表示今后一定改过,也就没多大问题了,可他非要和乾隆硬刚,就是自讨苦吃了。

乾隆一听也没发火,只是反驳说那一次九州清晏失火,诸王都赶来救火,弘曕当时住得最近,却来得最晚,还和旁人嘻嘻哈哈,丝毫不关心乾隆的情况。又说有一次弘曕和弘昼一同去向太后请安,却跪坐在他平时跪坐的地方,实属僭越。好吧,顺道又把弘昼拉下水了。

既然都提到这里了,好像不处置弘昼也不行了,因此弘昼最终被罚俸三年,他的问题并不大。不过对弘曕的处罚就重了,史料记载:

“贝勒弘曕交罚银一万两,九月初九日广储司奏为销毁亲王金宝一颗。”

这里记载的是“贝勒弘曕”,说明乾隆已经将其降为贝勒,同时还罢免了他所有官职。这就是为什么弘曕和弘昼都“仪节僭妄”,但弘曕的处罚却要重得多的原因。

对于这样的结局,弘曕并不服气,结果竟气病了。说到底,乾隆还是心疼这个弟弟的,所以立马就赶去探望。见到弘曕的样子,乾隆道出实情,之所以会如此惩罚他,也是出于他年少不懂事,只要今后改正他的脾气,还是会重用他的。

紧接着,乾隆就将弘曕恢复郡王爵位,但弘曕还是想不过,不久便病逝了,时年33岁。乾隆万万没有想到,弘曕会因此事就这样死了,他倍感痛惜,将自己的遗憾刻在弘曕园寝的石碑上,赐谥号为“恭”。弘曕去世后,其长子永瑹承袭了郡王爵位。

其实将弘曕与弘昼对比一下,就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家会夸弘昼聪明了。虽然弘昼表面披着一层“荒唐王爷”的外衣,但内心是忠于乾隆的,乾隆对他也是委以重任,人家弘昼差事是办得妥妥当当,只是在私人问题上放纵不羁,从不在原则性问题上挑衅乾隆的底线。

可弘曕不一样,他对母亲不孝,已经令他的人品大打折扣。加上他干预朝政、结党营私,这是对君不忠,属于大是大非上的原则问题。也幸亏他遇到的是乾隆这样的哥哥,要是换成雍正,早就打发你去守皇陵了,严重的话就是圈禁,到时候,怕不是要气死一百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09: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弘昼是怎样的人?为何被称为荒唐王爷
...乾隆三年(1738年)的某次早朝期间,乾隆皇帝的弟弟和亲王弘昼在朝会上因为一些小事与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一等公的讷亲产生了口角。随即弘昼不顾乾隆在场,就如同市井无赖一般,当
2023-06-06 14:18:00
弘历登基称帝外,康熙另外九个儿子结局如何
...跟钮祜禄氏一样都是侍妾格格,跟钮祜禄氏一年生下儿子弘昼。弘昼是雍正第六子,序齿排行老五。值得一提的是耿氏虽然不得宠,但却因为有一个好闺蜜钮祜禄氏而得以安度晚年,而且乾隆看在生
2024-04-26 21:21:00
乾隆去探望32岁弟弟,乾隆刚走,弟弟说:我现在可以死了
乾隆兄弟共有七人,长大成人的只有弘时、和两个弟弟弘昼和弘瞻。弘时是乾隆的三哥,比乾隆大七岁,死于雍正五年(1727),只活了23岁。关于他的资料记载很少,据说他因与父亲雍正发生过
2023-09-14 17:00:00
历史上雍正最聪明的一个儿子是谁
...载雍正共生有10个儿子,抚养至成人的只有弘时、弘历、弘昼、弘瞻4人。弘时在成人的儿子中年纪最长,按理说他是太子的第一人选。但他为人骄纵跋扈,不尊法度,一向不被祖父康熙所喜。康
2023-05-08 14:03:00
乾隆年间,国内没有强大的反对势力
...严厉惩治皇亲国戚手足兄弟的事件,乾隆有一位弟弟名叫弘昼。这位弟弟自幼就是娇生惯养大的,处处盛气凌人。不但在宫中横冲直撞的,就连宫女们都会被弘昼调戏侵害。乾隆从不惩治这位弟弟,
2023-08-05 17:09:00
聊聊乾隆皇帝唯一的养女——和硕和婉公主
...和硕和婉公主生于雍正十二年,父亲是雍正第五子和亲王弘昼,母亲是弘昼福晋乌扎库氏。乾隆继位不久便将和婉公主接到了皇宫,收为养女,当时乾隆为何要将和婉公主收为养女呢?笔者认为有以
2023-01-12 14:40:00
聊聊雍正帝第五子——弘昼
爱新觉罗·弘昼(1711~1770年),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宗室大臣,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历之弟,母为纯懿皇贵妃耿氏。雍正十一年(1733年),晋封为和硕和亲王。雍正十三年(17
2023-06-26 22:22:00
他是雍正的“傻”儿子,连乾隆都不敢招惹他
...他们就是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与和硕和亲王爱新觉罗·弘昼。其实我们都明白皇宫中的斗争是无穷无尽的,根本没有感情可讲,想要上位就必须踩着兄弟姐妹,弘昼是雍正最为聪明的一个儿子,但
2023-06-14 14:48:00
弘昼为什么会干荒唐事?
很多人都认为,乾隆皇帝的五弟弘昼一生行事荒唐,尤其是活着给自己办葬礼这种荒唐事,是他大智若愚寻求自保的一种做法。那么,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要看这种说法对不对,得看看谁对他有威胁,谁
2023-08-08 18: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