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首架全国产化2吨级“空中出租车”在沪首飞
俞陶然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首架机完成首飞。 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俞陶然)近日,御风未来公司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首架机在上海成功完成首飞。M1成为我国首架自主研发、全国产化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电动系统、飞控系统、复合材料三个核心环节全部实现国产化。
这款首架机采用复合翼构型方案,拥有20个旋翼,最大载重500公斤,可乘坐5人,巡航速度为200公里/小时,设计航程为250公里。它将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未来主要用于满足城市内、城市间的短途空中出行需求,把2—3小时的车程距离缩短至30分钟左右。
eVTOL飞行器近年来在全球兴起,被认为是未来“空中出租车”的主要形态。这种飞行器能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对场地要求低;与直升机相比,其安全性更高,可达到民航客机的安全等级(每飞行10亿小时才允许出现一次灾难性事故),而且由于采用电力驱动,可实现低噪音和零碳排放。
10月10日,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实现试点运行;到2035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
目前,御风未来的适航相关工作在有序推进,已完成全动力地面测试、电磁兼容测试、全动力空中测试、气动伺服弹性测试、动力系统失效模式测试、悬停试飞、低速飞行试飞等多个测试项目。
御风未来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谢陵说,新能源技术在航空产业的应用,将引发通用航空电动化革命,改变国内传统通航产业严重依赖国外机型和供应链的现状。在政策红利加持下,谢陵希望eVTOL早日投入商用,实现“人人可享有空中出行”这一愿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