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腊月风和意已春:古代诗人怎么过腊八节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07 08:52:00 来源:缘之心

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宋代已经基本定型,当时主要的庆祝活动有浴佛会、食腊八粥等。诗歌记录生活,翻开古代诗人的作品,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过腊八节的吧。

苏轼腊八送别“网红”张怀民

腊八节的庆祝活动浴佛会,由寺院的僧人们主持,走街串巷,很是热闹。宋代《武林旧事》有记载:“僧尼辈竞以小盆贮铜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铙钹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杓浇灌,以求施利。”僧尼们将佛像从殿堂请出,放进装满糖水的小盆里,在喧天的锣鼓声中,送进人们的家中巡视。浴佛会原本在四月八日的佛诞日举行,后来移到了腊月初八。《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当时的活动场面:腊月初八这一天,僧尼们列队穿过大街小巷,他们手捧铜制或木制佛像,一边念着佛经,一边用杨树或柳树枝条蘸取香水,洒在佛像身上。

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在诗词中记述了这一习俗。元丰六年(1083年)腊月初八日,苏轼在好朋友张怀民的暖阁内饮酒,一起过节。张怀民何许人也?他就是五十多天前的一个月夜,苏轼披衣夜访、同游庭中,并在900多年后成为“网红”的那个闲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当时,闲人张怀民已经接到朝廷的调令,即将回京就任新职。苏轼此番来,也是为他送别。他赋词《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一是祝贺他在新年来临之际,又履新职,可谓双喜临门:“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二是希望他进京后,身处繁华之地,也不要忘了黄州的老朋友:“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第三层意思,则是天气不冷,又逢浴佛佳节,是难得的相聚时光:“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

腊月风和意已春:古代诗人怎么过腊八节

宋 赵佶《腊梅山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游受赠佛粥 更觉乡村可人

宋代,腊八粥也从寺院走入民间,成了流行的节日习俗,普通人家,都会使用“果子杂料”,煮粥而食。自己吃之外,人们还把腊八粥作为联络感情的礼物,互相赠送。正如宋人《鸡肋编》所说:“宁州腊月八日,人家竞作白粥,于上以柿、栗之类,染以众色为花鸟象,更相送遗。”

分赠腊八粥,据说源于佛教中乳糜供养的故事:佛陀在菩提树下得道时,得到了牧羊女奉献的乳粥(乳糜)。这种乳粥是将米、粟等加入牛羊乳中煮熟而成的,和腊八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人们也称腊八粥为佛粥、僧粥。

一个雪后的腊八节,天气寒冷,北宋诗人王洋(1087年至1154年)起了个大早。正在书斋读书时,邻居方智善送来了冒着热气的腊八粥。王洋接过碗来,仔细端详,果然数出了八样材料:有栗、桃、枣、柿等甘甜果品,还有菱角、枳椇子、灵芝、木耳等珍物。这让他食指大动,一口气全喝完了。感动于邻居的厚意,他写下了《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之因成小诗》:“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栗桃枣柿杂甘香,菱椇芝栭俱不录。”

南宋诗人陆游也受赠过腊八粥。1192年腊月,罢官后的陆游退居乡里。风和日暖的日子,68岁的诗人常常拄着竹杖,在周围漫步。他看到邻居家的柴门内炊烟袅袅,溪流边牛儿的蹄印布满了河滩,仿佛春天已提前来临。腊月初八这天,他又漫步至西村,看到人们正在互相赠送佛粥,让他更觉乡村的可人。为此,他提笔写下了《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吃腊八粥的习俗如此深入人心,即便是战场上的将领,或者旅途中的游客,到了腊八这一天都想吃一口腊八粥。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有一年的腊八冒着大雪赶路,但旅途中无法制作腊八粥,他因此非常遗憾:“平生腊八日,借钵受斋糜。客路岁将晚,旅庖晨不炊。”南宋抗金将领赵万年在固守襄阳城时,恰遇腊八节,城中熬制了腊八粥犒劳守城士兵,他有诗写道:“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腊八如果降下瑞雪,喜庆气氛又将增添不少,诗人们还会乘兴开个“诗词大会”。南宋的《玉海》记载,北宋淳化初年,连续好几个冬天没有下雪,淳化三年(992年)腊月初八日,都城开封终于飘起大雪,积雪深达尺余。宋太宗非常高兴,在中书省为近臣们摆下宴席,并且下诏:今日尽兴,不醉不归。酒酣耳热之时,余兴未了的宋太宗又赋诗一首,并用隶书亲自誊写,由身边的宦官带至酒宴展示。同一天,宋太宗还在秘阁宴请三馆学士,在诗词风盛的宋代,学士们聚会自然少不了吟诗作赋,当日应命献诗的有二十五人。

腊月风和意已春:古代诗人怎么过腊八节

清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十二月“踏雪寻诗”

明代腊八“国宴”吃腊八面

明代时,除了腊八粥,还有吃腊八面的习俗。腊八这一天,朝廷会在紫禁城的奉天门(今太和门)赐百官宴。可能是觉得在国家级的大宴会上“吸溜吸溜”地喝粥有些不雅,腊八宴上,皇帝赏赐的是“腊八面”。明代状元吴宽,就曾经和同僚们一起,参加过腊八国宴。这天下着雪,天气很冷,但他还是感觉非常荣耀,回家后写下了《腊八日赐宴》:“诏遣长筵列凤池,人间节序九重知。食传内饔真成例,坐接同官易得诗。”

不过,吴宽在诗中只是抒发了自己的心情,并没有说明自己吃的是哪几种节日食品。明代俞汝楫编纂的《礼部志稿》给出了详细的腊八节菜单:“上桌按酒四般,菜四色、腊面一碗,酒三钟;中合桌,按酒四般,菜四色、腊面二碗、酒六钟。”按照品阶不同,官员或者坐上桌,或者坐中桌,上的菜也不一样,但这一碗节日气氛浓浓的“腊面”,是桌桌都有、味道相同的。陕西省关中一些地方,现在还有腊月初八早上吃腊八面的习俗,不知是不是明宫习俗的延续。

清代腊八消寒会上饮酒赋诗

清代,诗人们喜欢在腊八这一天举行冬日聚会,称为“消寒会”。消寒会上有两个主要节目,一是吃腊八粥,二是吟诗作赋。

乾隆十八年(1753年)腊八,诗人王又曾的朋友早早地就托人送信,邀请他到自己的味初斋小聚。王又曾骑上毛驴,沿着冰冻打滑的街道,急急赶来。一路上,他看到男女老幼们都往什刹海而去,去凑浴佛会的热闹;胡同里,腊鼓咚咚响,节日气氛浓郁。在味初斋,他和北漂的老乡们,吃粥、饮酒,抽韵赋诗,直到深夜。

另一位清代诗人全祖望,也曾在腊八节的早晨,和一帮诗友在瓶花斋聚会。喝粥之余,众人玩起了“联句”。其中有“岁序何匆匆,弹指忽届腊”“浴佛东京遗,消寒我辈法”等句,点出了这次腊八消寒会的时间和主题。

腊月风和意已春:古代诗人怎么过腊八节

清 项幼平《消寒雅集》

乾隆皇帝在繁忙的政事之余,留下了众多诗词,其中和腊八节有关的就有《腊八日雪》《腊八日纪事》《腊八粥》等。1730年,20岁的弘历写下了十二联的长诗《腊八日》,在盘点了腊八节的来历之后,他记述了皇宫中腊八粥的材料和制法:“松榛枣栗杏胡桃,黍稷粱豆堆累累。水火既济入鼎烹,声泻松风万壑起。”松、榛、枣、栗等十样配料,在鼎中上下翻腾,听上去有如深谷中的松涛。煮成的腊八粥似乎还有助成佳句的神奇功效:“便啜数碗润诗肠,侑以新句加绮靡。”【编辑:付子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北宋著名直臣、诗人、散文家——王禹偁
...《邵氏闻见后录》谓“其家以磨面为生”。他九岁能文。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县(今山东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984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
2023-06-06 15:06:00
他一身傲骨,三次贬官不悔改,连欧阳修都叹服
...。于是,诗人成为了官员,被安排到地方工作了。后来,宋太宗闻其诗名,亲自召试,王禹偁“赋诗立就”,宋太宗阅后,高兴地说:“不出一个月,你就会天下闻名啊!”立刻重用为左司谏、知制
2023-01-31 14:50:00
食物指引回家的路
...家户户都会熬上一锅由米、豆等多种食材组成的热腾腾的腊八粥。“腊”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浸透着对未来美好的期许。腊八节来源于古代的“腊日”。在远古时代,“腊”
2024-01-18 02:45:00
乌台诗案苏轼贬居黄州,写下一首孤独的词
提起苏轼,我们便能想到那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的大诗人。他作为唐宋时期的诗人代表,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宝藏。不过,就算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也免不了有失意的时候,尤其是因所谓的“
2023-09-30 15:36:00
...当属“腊月”。一到腊月,过年就要进入倒计时啦!从喝腊八粥开始,扫尘、办年货、贴春联、守岁……越往后,仪式感越热络炽烈。腊月,说不尽的诗意,道不完的中国味。岁暮天寒,与你一起品
2024-01-11 15:17:00
...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 端拱元年,宋太宗亲自对贡士进行考试,召试王禹偁赋诗,他一挥而就。太宗看罢,对他的诗赞赏有加,并说:“不出一个月,这首诗将传遍天下。”
2024-06-28 18:40:00
腊八节,杭州人的“感恩节”
...香,菱椇芝栭俱不录。”宋代王洋在腊八节那天早上喝了腊八粥,高兴地写下了《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常言道“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初八,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2024-01-18 20:16:00
这个11月,张怀民——一位生活于近千年前、生平不详的古人,又如往年此时一样,兴起一波“怀民亦未寝”的网络流量,甚至连百年中华书局也聊发少年狂,在公众号发出“张怀民被叫醒941周年
2024-11-25 09:40:00
古人的花式卖萌,盘点古人日记里有趣的卖萌小故事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
2023-05-18 14: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