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牛,被百般刁难,称帝之后为何不将其处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5 11:34:00 来源:戏说三国

今天要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另一面的、一个全新的朱元璋,多为民间流传。

朱元璋,元朝末年出生于安徽凤阳的一个特别贫穷的家庭,小名叫朱重八,父母靠帮当地的地主刘德打工为生,到朱重八八岁时,由于当时的元朝政府相当腐败,各种苛捐杂税,百姓民不聊生,父母实在没办法解决一家子的吃饭问题了,再这样下去,一家人都可能饿死。于是父亲朱五四就找东家刘德商量,让朱重八来帮他放牛,赏他一口饭吃,也能保他一命。

朱重八从小就古灵精怪,爱调皮捣蛋,和几个放牛娃一起喊打喊杀玩游戏,玩拜皇帝,朱重八是真命天子之命,当时一起放牛的徐达汤和他们,不管是谁坐在土墩上,只要朱重八一拜,都会从土墩上摔下来,摔得头破血流,因为朱重八是真命天子,他们受不起。到朱重八坐上去让他们拜时,他们怎么拜,朱重八都坐得稳如泰山,从此他们都拜朱重八为大哥,成了孩子王。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牛,被百般刁难,称帝之后为何不将其处死?

由于小孩子贪玩,没有好好放牛,牛没吃饱,回去时被地主刘德看到了,就把这些放牛的孩子毒打了一顿,朱重八从小就爱记仇,被地主毒打一顿之后,发誓一定要报此仇。

这天,放牛娃们一起把牛赶上山后,又在一起玩拜皇帝,没有好好看住牛,导致一头小牛从悬崖上掉下来摔伤了,如果让地主刘德知道他们没好好放牛摔伤的,大家又少不了被一顿毒打。朱重八就想了一个计策,大家一起把小牛杀了,用火烤来饱吃了一顿,然后清理了现场,再把牛尾巴塞到石缝里,叫小伙伴们拉住,然后就跑回去告诉地主,说小牛跑到石缝里了。

地主刘德跟朱重八一起来到山上一看,果然看到几个放牛娃正抓着牛尾巴在用力地拉着,里面还不时的传来牛叫声,地主赶紧也上去抓住牛尾巴用力地往外拉,只听得"啵"的一声,生生地把牛尾巴给扒断了,众人摔成一堆。试想,这朱重八乃是天庭派下来的真命天子,凡人不知道,山神土地还会不知道吗?因此山神土地在里面抓住牛尾巴,还学着牛叫,让朱重八和放牛娃们免了一次皮肉之苦。

朱重八在刘家放牛一待就是六七年,已经长成了个小少年,这年在凤阳县境内发生瘟疫,朱重八的父母双双都在这场瘟疫中死了,但是朱家穷得连一块安葬之地都没有,朱重八只好硬着头皮求刘德要,好让父母早点入土为安。刘德直接拒绝,说你们一家吃我的喝我的,死了还要我地来安葬?没门。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牛,被百般刁难,称帝之后为何不将其处死?

后来还好在当地还有一个地主叫刘继祖,他看朱重八兄弟俩可怜,给了他一块墓地,朱重八的父母才得以安葬。朱重八安葬完父母之后,谢过刘继祖,从此对刘德怀恨在心,发誓一定要报此仇,决定远走他乡,闯荡江湖,没有出头之日,决不回乡。

朱重八开始浪迹江湖,当过和尚要过饭,吃过不少苦,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军,改名为朱元璋,意思是诛灭元朝。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战,终于推翻了元朝,当上了皇帝,建立了明朝之后,决定回乡祭祖,给当年给他土地安葬父母的刘继祖赏了100顷的良田,子孙后代世代为官。

朱元璋回乡后,附近的百姓都来拜见他,刘德吓得躲在跪拜的人群里不敢抬头,朱元璋早就见到了他,叫人把他叫到面前,大笑道:"老东家好久不见,我们来叙叙旧。"又在他耳边细声说:"以你当初对我们家的所作所为,你有一百条命都不够我杀,我现在要杀你的话易如反掌,但是我不想这么做,破坏我名声,以后你要好好做个善人,宣传我们好,否则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但是朱元璋表面上还是说到德的好话,而且还赏了他30顷的良田。后来虽然刘德改过自新,从此多行善事,但是多年后刘德一家还是没有躲过这一劫。

朱元璋有一次在和陈友谅的战争中输入很惨,只剩几个人躲在山顶上又饥又累,干粮都吃完了,又不能烧火做饭,剩最后一点米和几个芋子,就用一个瓷器装点水,把仅剩的米和芋子放进去让阳光晒粥吃,不了一心石头滚下来把瓷瓶打掉了,把米汤都漏掉了,几个人就用筷子叉着芋子吃了后就分手逃命。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后,逃得命的人来找朱元璋,见到朱元璋时说:“当年我们一起南征北战时,石将军攻破瓷都,汤将军逃走,竹将军打芋将军一枪一个!”朱元璋大喜给他封官。消息传出后,又有人来找朱元璋,可是他们不会讲话,直接陈述当年逃命的事,朱元璋大恕,直接把他们杀了。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牛,被百般刁难,称帝之后为何不将其处死?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从小就是个嫉妒心很强的人,当初就发誓要报此仇,他对那些一起帮他打江山的功臣都不放过,又怎么能容忍得了刘德这样的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耕田的牛就看起来非常关键。都是在这类大自然环境下,朱元璋出世了。朱元璋不仅代表农民,而且代表的还是最底层的农民。朱元璋家里十分穷,可以说家徒四壁,就连耗子去了他家都要满含泪水
2024-06-26 16:52:00
曾让朱元璋放牛的地主刘德,待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下场如何?
刘邦与朱元璋,两位开国帝王,皆被世人视为草根逆袭的典范。但若细究起来,朱元璋的起步之低,竟是连刘邦也望尘莫及,堪称极致的草根逆袭。刘邦前半生还算风光,身为泗水亭长,家庭和睦。而朱
2024-08-27 11:22:00
历史背后的真相,揭秘朱元璋的宽容与大智慧
...会坍塌,那些不经意间的琐碎或许正是问题的关键。就拿朱元璋来说,不少人在他身上所看到的是多疑,是嗜杀,是不能同富贵的残忍,但作为一个立体人物,朱元璋能从草根逆袭为皇帝,那么背后
2024-04-25 06:26:00
电影《阿凡提》模仿朱元璋幼时杀牛传说
...巴也没拉住,地主懊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明朝笔记记载朱元璋幼时杀牛传说 有趣的故事,加上演员的精彩表演,的确让人捧腹。可惜,这个故事不是编剧兼导演肖朗先生首创。明人王文禄所著
2022-12-30 11:56:00
朱元璋:童年给地主刘德放牛受尽欺辱,称帝后对他的态度尽显胸襟
...的痛苦,不再担惊受怕。他便是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从落魄的乞丐到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如此特别。究竟是怎样的英才,才能怀有如此远大
2024-08-09 11:57:00
朱元璋这个名字其实是后来才改的,他原来叫朱重八。原本朱重八家里人丁还算兴旺,日子也在逐渐变好。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元朝末年时安徽凤阳,也就是朱重八的老家闹了一次严重的瘟
2023-02-25 17:50:00
明朝的16位皇帝的名字连起来,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组合
...建王朝,其兴衰成就与教训,值得后人深思。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如何从贫寒青年一跃成为九五之尊,如何建立这个传续近300年的王朝,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但是
2023-10-26 14:31:00
朱元璋痛恨江南人,是因为在江南地区的悲惨遭遇
朱元璋的一生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他的前半生非常的悲惨凄凉,他童年时代过得非常贫困的生活,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他自己的父母兄弟也因为吃不上饭饿死。当时他的父母下葬的时候仅仅就盖了
2022-12-20 15:25:00
朱元璋:从穷困潦倒到开国皇帝的逆袭
1368年建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著名的世界各地,和明名称的变化,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他8日在家里,农村人口的文化,给孩子的名字是盲目的,所以朱元璋,以前叫做朱八,每个人都
2023-09-03 22: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
壹点笔墨|无棣朱氏溯源考
2019年清明节期间,我曾倡导并组织青州衡王府的衡恭王后裔族人,举行了首次集中、统一、大规模的“衡恭王后裔祭祖恳亲”活动
2025-08-23 18:34:00
8月23日,“河北五超”承德主场对阵保定,“皇上”又来给承德加油,上次喊出夹子音,这次直接上设备!
2025-08-23 21:45:00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