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一个叫做北燕的冷门王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11: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十六国时期,在今天的辽宁西南以及河北东北部,有一个割据政权,叫做北燕。

北燕的都城,是在龙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朝阳市。

这个朝代国祚不长,满打满算,只有仨皇帝。

开国皇帝慕容云,二代皇帝冯跋,末代皇帝冯弘。

而这三位仁兄的继承方式也很有意思,那就是,不靠顺位禅让,而都只靠一个抢字。

冯跋杀慕容云而称帝,而冯跋死后,冯弘又杀掉了冯跋钦定的太子,进而篡夺了帝位。

北燕帝王留给世人的整体印象,是比较残暴的。

然而,在皇帝本人看来,残暴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良善则是另外一种手段。

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二代皇帝冯跋和末代皇帝冯弘,俩人的关系还比较亲密,俩人是亲兄弟,而且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这个冯跋,也是个奇人。

聊聊一个叫做北燕的冷门王朝

(北燕文成帝冯跋)

史书没有记载过冯跋的生年,但粗略估计,这位仁兄大概活了三十六年左右。

您可别小看这三十六年,因为冯跋用短短三十六年的时间,竟然生了一百多个儿子。

这个百子的记载,出自司马光同志的《资治通鉴》。

如果说司马光同志没有扯谎的话,那么冯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皇帝生育之最了。

然而冯跋虽然生得多,但他却想不到,他的弟弟篡夺了帝位之后,居然一个没留,把这一百多号大侄子全都给杀了。

冯弘篡位登基,是在公元431年,大兴元年。

这一年,已经是南北朝的尾声时期,刘宋王朝已经实现了南方的局部统一,皇帝都换了三位,而北方也只剩下北燕,北凉,北魏,西秦,夏国这五个政权。

然而如果更为严谨一点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就在公元431年,西秦被夏国覆灭,而夏国之后也被塞外的吐谷浑所攻灭,所以说白了,当时的北方,就只剩“三北”。

并且,北凉和北燕都属于那种从立国开始就偏安一隅的存在,这么多来也没成什么气候,而一直是以一种相当稳定的曲线滑落,所以日趋强大的北魏统一北方,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时的北魏皇帝,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聊聊一个叫做北燕的冷门王朝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是个狂热的战争分子,所以冯弘登基不过一年,他就率领北魏大军开始征讨北燕。

冯弘这个人,本事不大,脾气不小,认为自己毕竟是一国之君,强敌来袭也不能太露怯,所以下令全国戒严,他本人也拒城自守,一副要和北燕共存亡的样子。

皇帝将心向明月,但问题是,北燕的老百姓们可是无心恋落花。

北燕治下的郡县绝大部分倒戈投诚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喜过望,甚至把原北燕的百姓都移居到了北魏境内。

朋友们,丢几座城池没有关系,张飞丢过徐州,关羽丢过荆州,可他刘玄德还是刘玄德。

因为刘备明白,天下大乱之际,人口基数才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宁愿被曹操的虎豹骑撵的鸡飞狗跳,也要带上几十万老百姓一起逃跑。《魏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世祖徙其三万余户于幽州。

现在拓跋焘一口气就把三万多北燕百姓给领走了,冯弘这波属实是亏大了。

他以为坚壁清野就能对抗一切,但他不明白,纵然千般能防,万般能守,但人心,是留也留不住的。

就如某著名游戏中的一句台词一样: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明眼人都知道北燕是没有翻盘的机会了,只能是慢性自杀。

既然是慢性自杀,那还不如投降。

比如北燕朝廷的尚书郭渊,就曾经不止一次的规劝皇帝冯弘别挺着了,早投降早享福,不投降那你以后可遭老罪了。

聊聊一个叫做北燕的冷门王朝

(臣下劝降)

郭渊还建议冯弘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北魏去和亲,到时候北燕北魏成了一家人,你虽然当不成皇帝了,但混个荣华富贵的下半生,总是没有问题的。

面对怂恿,冯弘毫不动容,而是说了这么一句话:《魏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负衅在前,忿形已露,降附取死,不如守志,更图所适也。

以前北燕和北魏就有仇,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我要是投降,说白了就是个死,我还不如就这么挺着,万一出现转机了呢?

冯弘不投降,选择坚持作战,然而战场上的局势越来越不利,冯弘一看实在是没有必要再挺着了,立刻来了个光速变脸,连夜派人到北魏求和去了。

当年是你要打仗,打仗就打仗,现在又想来求和,把我换回来,和平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让我看透让我伤心放弃你的爱。

太武帝拓跋焘拒绝和解,表示当年我出兵征讨你的时候你干嘛去了,现在来求和?晚了!我还非得把你打个满面桃花开,我再让你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拓跋焘的态度很强硬,但架不住冯弘好说歹说,最后北燕还是把自家的公主送到了北魏去和亲。

北魏有了北燕公主并不满足,又提出冯弘应该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北魏来做质子。

冯弘一听,当时可就急了。

聊聊一个叫做北燕的冷门王朝

(北燕昭成帝冯弘)

因为,他估计自己是没有机会翻盘了,所以他的儿子们是未来北燕唯一的希望,怎么能把王朝的希望交给北魏呢?

我把我的儿子送到北魏,你们咔咔都给我杀了,到时候我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年蜀汉后主刘禅有蜀道之险,却仍旧落得衔璧舆榇,昔日东吴末帝孙皓能倚靠长江,最终还是归顺了晋朝。

看着无力挽回的局势,冯弘那是相当不开心。

是啊,这就是历史的残酷之处。

无论你多么的有雄心壮志,无论你多么想要力挽狂澜,无论你多么的渴望成功,无论你有多么强大的信念,无论你有多少不能倒下的理由。

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如果你没有能力,那一切都只是一场空谈。

而就算是你有了能力,你没有机会和机遇,你也是白搭。

历史不是电视剧,更不是童话故事,历史就是这么直接了当,相当粗暴。

西楚霸王项羽不会想到自己有乌江自刎的一天,其智近妖的诸葛亮也无从料到自己会魂归五丈原。

悠悠苍天如此轻薄于他们,又何况是你一个小小的冯弘呢?

大臣们都劝冯弘投降,但冯弘却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知道,北燕的控制面积,是在辽宁和河北一带,而在北燕的身后,则是处在边疆的高句丽王国。

眼见北燕不保,冯弘联系上了高句丽王国,表示我能不能先去你那旮沓躲两天?

聊聊一个叫做北燕的冷门王朝

(长寿王高琏)

当时的高句丽君王,是长寿王高琏。

这个高琏,热情好客,立刻就同意了冯弘的请求,并且很快派人把冯弘和北燕一众皇室子弟大车小辆接回了高句丽境内。《魏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脱其弊褐,取文通精仗以赋其众。

我们可以看到,高句丽对这位已经亡了国的北燕皇帝,那还是很尊敬的,帮他们褪去了破旧的衣服,换上了精美的铠甲,还发放给他们武器和装备。

可以说,作为主人家的高句丽,这服务还是很到位的。

然而,高句丽有情有义,但冯弘却很显然有点失了智。

他在高句丽的时候被高琏安置在了一个叫做北丰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新宾县。

按理说你在别人的地界,就算你当年是皇帝,那也是昨日黄花去了,你就应该老老实实的,然而冯弘还活在过去,认为自己还是当年北燕那个尊崇的帝王,在北丰专门搞了一套政令,又制定法律,设置官职,那小日子过得比当年在北燕龙城还要惬意。

长寿王高琏当然对冯弘的这种行为很反感,但毕竟人是自己接来的,也不能说翻脸就翻脸,所以只好一直忍让冯弘,你愿意在北丰过家家,那你就过,你别给我惹事儿,那就万事大吉了。

诚然,在高句丽安度余生,已经是冯弘最好的结局了,可这位仁兄偏偏不消停,在北丰暗自计划,要逃到南方去投奔北魏的死敌南朝宋。

聊聊一个叫做北燕的冷门王朝

(南朝刘宋)

朋友们,高句丽虽然当时对南朝宋称臣,但和北魏也一直互通有无。

之前长寿王高琏收留冯弘,北魏就已经老生气了,现在要是让冯弘溜到南朝宋去,北魏不得气炸肺了,那必然会出兵讨伐高句丽啊。

所以,长寿王高琏好说歹说,表示哥们你可不能去啊,我把你救了我不求回报,可你要是跑到南朝宋去,你可就把我给坑了。

高琏好言相劝,但冯弘却一意孤行,连夜买了轮渡票,想要跨越大半个地球去投奔南朝宋。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高琏终于忍无可忍,遂派人杀掉了冯弘。

北燕末帝,玩火自焚,终于落得了身首异处的下场。

北燕亡国了,北燕皇帝死了,但北燕皇族却并未销声匿迹。

聊聊一个叫做北燕的冷门王朝

(北魏文明冯太后)

冯弘有个儿子叫做冯朗,北魏和北燕打仗的时候投诚了北魏,后来冯朗在北魏做官,生了个女儿,这个女儿,后来成了北魏的文明冯太后。

冯弘还有个儿子,叫做冯业,从高句丽沿海出发,乘船漂流万余里,最终在今天的广东新会登陆,投诚了南朝刘宋政权。

这个万里南奔的北燕后裔,后来成了广东冯姓的祖先。

昔年北燕已灭,但北燕的子孙们,却天南海北,相隔万里,以另外一种方式生存了下来。

有人功成,有人名就,有人功成兼而名就,所谓是非成败,反倒转头成了一场镜花水月。

在漫长的余生之中,这些曾经的北燕皇族,如冯太后和冯业,会不会想起家国战乱,想起亲人离散,想起命运无常,悲欢荣辱,以及当年那个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故乡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拓跋焘12岁就带兵打仗,灭亡3个国家统一中国北方
...大举进攻北燕,不久就攻陷北燕都城和龙,燕主冯弘逃亡高句丽,后被高句丽王所杀,北燕灭亡。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在南凉末代君主秃发傉檀之子秃发破羌的向导下,一路兵
2023-02-22 21:47:00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十二岁抵御柔然,继苻坚之后再度统一北方的君主
...向边疆政权高句(gōu)丽(lí)求救,没多久冯弘因自大被高句丽王杀掉了,也是悲催,至此,北燕灭亡。接着就是北凉了,这货(北凉王沮渠牧犍),喜欢说大话,到处宣扬北魏打柔然没打
2023-02-03 18:34:00
...。此后,海南再也没有脱离过中央王朝的管辖。在东北,高句丽政权改名为了“高丽”,并同时得到了南北朝册封为“高丽王”。550年到560之间的10年,天下形势大变。在中原,宇文家族
2024-04-29 21:52:00
我国古代各朝代的末代皇帝结局
...燕,末代皇帝冯弘。436年,北燕被北魏击败后,冯弘逃往高句丽,被高句丽王处死。北凉,末代皇帝沮渠安周。460年,沮渠安周被柔然击败并杀害。冉魏,末代皇帝冉智。352年,冉智被
2023-11-14 05:52:00
历史上的“灰姑娘”——冯太后
...末代皇帝冯弘的孙女。北魏太武帝攻打北燕时,冯弘逃亡高句丽,他的儿子冯朗向北魏投降,而冯朗正是文明太后的父亲。冯朗在北魏先后担任秦、雍二州刺史,后因遭到猜忌,被太武帝拓跋焘杀死
2023-08-30 06:30:00
盘点历史上最会打仗的十位天子
...杀苻飞龙,挫败长乐公苻丕,击溃东晋名将刘牢之,大胜高句丽。建兴元年(386年),慕容垂正式称帝,定都中山。之后,慕容垂灭亡翟魏、西燕,击败东晋,平定境内起义军和叛乱势力,这可
2024-07-23 17:02:00
...燕,这里面有拓跋丕不少的功劳。这时北燕皇帝冯弘投奔高句丽,太武帝诏令让高句丽将冯弘送回,可高句丽不同意,太武帝一气之下准备攻打高句丽。拓跋丕不仅能打仗,在政治方面也说得上话,
2024-05-26 06:28:00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中国唯一奴隶皇帝的崛起与影响
...间平定内部叛乱,击败宇文部和段部,击退后赵进攻,破高句丽,威震北方,为日后前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去世,时年52岁。后世评价说,慕容皝乘土崩
2023-12-10 14:59:00
聊聊南北朝史上最奇葩的灭国之祸
...分为二,分别是后燕宗室范阳王慕容德建立的南燕,还有高句丽人高云也叫作慕容云建立的北燕。这就是南燕的由来,南燕的疆土范围在如今山东及江苏的一部分。南燕皇帝慕容德没有子嗣,本来是
2024-05-20 21: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