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6 14: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古代的女性地位低下,她们的存在最大的价值似乎就是可以帮男人传宗接代。因此且不说皇帝,哪怕是达官贵人以及家里有点钱的都基本是三妻四妾的现象。

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古代哪个男人不想要个儿子?在他们看来,家业还是传给儿子比较稳妥,所以就体现了三妻四妾的重要性。纳妾也几乎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流行趋势。

清朝道观年间的大富商胡雪岩,他对原配妻子非常好,虽然从未动过纳妾的念头,但最终也随波逐流了学着别人纳妾。可是他纳妾的方式很奇特,可以说换妾跟换衣服差不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富商之路

胡雪岩在清朝道观三年间出生于安徽省湖里村,他自幼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去帮别人放牛。12岁他父亲病逝后,就开始外出闯荡,做过商行伙计,还当过学徒、干过各种杂役,生活苦不堪言。

19岁的时候,胡雪岩被杭州阜康钱庄掌柜收为学徒。他勤奋上进、为人机灵,办事也非常灵活,被掌柜当做亲生儿子来看待。多年后掌柜去世,因膝下无子便让胡雪岩继承了他的钱庄。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胡雪岩在商界的口碑非常好,继承钱庄之后的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干将生意越做越大。随后他应官府的要求代理公库,并用公库帮助农民养蚕发展丝绸业。

他鼓励农民种桑养蚕,又负责收购并运往上海等地变现,得到的钱又悉数上交给杭州的公库,他没从中抽取一点利息。后来又协助浙江巡抚开办药店,让各路运粮人员承接供药业务,很快便得到了发展。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王有龄担任杭州知府之后,感念于胡雪岩对当地经济所做出的贡献,对他名下的阜康钱庄鼎力相助,使得钱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还开设了多家分店。

与此同时,他的胡庆余堂中药店也开始创立,并研制出了八宝丹和行军散等特效药提供给军需,药店也传承至今。因此,胡雪岩被人称为“活财神”和“江南药王”。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与清军激战的时候,胡雪岩还从上海等地购置了一批军火来支援清军,后来获得左宗棠的信赖,被任命为他的主管,负责全浙江的粮饷,从此他也走上了亦官亦商的道路。

胡雪岩为人和善,即使已经成为了大富豪却依然谦逊有礼。一次当地一位布商生意失败急需一笔周转资金,他想以2000两的低价转卖自己名下的家产,市面上最少要5000两。

他找到胡雪岩问他是否愿意出这个钱?胡雪岩让布商先回家,自己则派人去打听虚实,结果证明布商所说不假。他立即让账房提了5000两银子前去拜会布商。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布商也纳闷,为什么要多给3000两?胡雪岩说:“我只是暂时替你保管家产,等你渡过难关再赎回来”。布商非常感动,后来他发愤图强从胡雪岩手中将房产赎了回来,但胡雪岩却只收了点利息。

由此可见他的为人有着经商者的慈善和诚信,也因此胡雪岩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因为他的人品大家都想跟他合作。

感情生活

胡雪岩在外面的生意越做越大,自然少不了别人对他的八卦。其中最让人敬佩的便是他跟原配夫人结婚多年后依然感情很好。他也从来没有想要纳妾的念头,是很难得的。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他的原配陆氏是胡雪岩经过父母包办婚姻而娶进门的,但是她从胡雪岩还是学徒的时候就嫁给了他,可以说她陪着胡雪岩度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在家里,陆氏可谓是贤妻良母,不仅将家中老母照顾得很好,而且还帮胡雪岩将公事处理得井井有条。那时候胡雪岩手上的公文非常多,陆氏经常帮他整理公文方便他查阅。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这么好的妻子,难怪胡雪岩会那么珍惜。要说这陆氏就没有缺点吗?毕竟人无完人还是有缺点的。对于胡雪岩来说,陆氏最大的缺点就是没能给他生个儿子。

陆氏嫁给他之后连续为他生了两个女儿,但始终生不出儿子。这让刚过而立之年的胡雪岩难免心中焦急。毕竟这么大的家业,总不能传给女儿吧,因为女儿长大后最终是要嫁人的。

想到这里,胡雪岩人生中第一次有了纳妾的念头。那年他35岁,一次他到湖州去置办桑蚕生意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漂亮的姑娘,于是胡雪岩就将她带回了家并纳为小妾。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这是他的第一个小妾,别人都叫她“芙蓉姑娘”。对于她的出身已经无从考究,坊间传言她是一名风尘女子。陆氏听说丈夫出个差就给自己纳了个小妾,竟然耍起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

最后胡雪岩被她闹得烦了,于是直接说:“我的万贯家财需要个儿子继承,你生不出就不要耽误别人”。此话一出,陆氏便彻底绝望了,再也闹不起来,只能默许了这个小妾。

这个小妾也很争气,一年后就为他生了个儿子,在家中的地位也算是坐稳了。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频繁纳妾

按理说胡雪岩终于有了儿子也应该消停了,但是他感觉像是上了瘾一样开始频繁的纳妾。只要是他看上的姑娘,都不能幸免地被他纳入府中,有时候甚至到了明抢的地步。

据说胡雪岩前后一共纳了13位小妾,被人称为“杭州十三钗”。但实际上数量应该比这还多。为此,胡雪岩也被戴上了荒淫和好色的帽子。

而胡雪岩频繁纳妾的背后却是有着很大的隐情。据说胡雪岩纳妾是为了讨好那些达官贵人。相传江苏学政何桂到他家做客时,看上了他的一个小妾,于是胡雪岩便将小妾送给了他。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他给王有龄和左宗棠也都曾送过小妾,可见小妾是他笼络权贵的一颗棋子而已。

还有一个原因是,战争时期胡雪岩已经家道中落,频繁纳妾只是为了“炫富”。因为有些小妾他娶进门以后,第二天便拿几百两银子打发她们改嫁。

女人频繁地在胡家进进出出,街头巷尾肯定会有所议论。也就给人一种印象,那就是胡雪岩好有钱,换小妾都可以这么频繁。这样一来,与他合作的人就会信心倍增,不用担心自己的合作伙伴突然垮掉。

胡雪岩35岁后,为何频繁纳妾进门

然而事实是,当时的胡雪岩已经拿不出什么钱了。李鸿章在查封他的家产时候,发现他在北京的钱庄已经欠下了1200万两的巨额财产。查封他的府邸时,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一代大富豪沦落到如此境地实在让人感慨,胡雪岩落寞之后,他的小妾们也都各谋出路了。只有罗四夫人对他不离不弃,平日里这位夫人不仅帮胡雪岩打理事业,还为他管理家业,可谓是贤妻良母。

胡雪岩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罗四夫人陪着他走完了最后一程。而胡雪岩用纳妾来掩饰自己真实情况的方法也被后世许多商人效仿,成为“活广告”的一种有效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利己利人的胡雪岩因何败落
...无徽不成镇”“遍地徽”是对徽州商帮繁荣的真实写照。胡雪岩是徽商的集大成者,然而民国北洋政府编修《清史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竟然连胡雪岩的名字也没有留下,于是有“清史而立货殖
2023-07-19 16:50:00
1882年,为了抵制洋商控制生丝价格,胡雪岩利用自己的声望,号召华商大量囤入生丝,抬高价格。当时没人能料到,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会因为这件事而落得家破人亡。胡雪岩,生于道光三年(1
2024-07-23 17:11:00
红顶商人胡雪岩实业爱国,却商业破产身死,打败他的是谁呢?
陈道明饰演的胡雪岩顶子,是清代官员官帽顶部的装饰,红顶的官员身份较高。所谓红顶商人,就是俗称的官商,是国家官员又下海经商。放到今天世界各国,有这种背景的人经商自然是无往不利。中国
2024-01-29 04:47:00
聊聊胡雪岩的发家史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出生在安徽徽州绩溪,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经商的朋友们可能会非常熟悉他,他在弥留之际,告诫子孙:“勿近白虎。”那么白虎到底是什么呢
2024-02-18 22:03:00
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如何崩塌的
成也官商,败也官商。胡雪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红顶商人”,其商业帝国的崩塌,“商”的一面看是他在与西洋外商的生丝大战中失利,“官”的一面则是李鸿章和盛宣怀在背后捅刀子掐断了胡雪岩的
2023-07-25 15:17:00
慈禧为什么还要逼死胡雪岩
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首富,他从一个放牛娃变成清末首富,身上自然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和肯定的地方,胡雪岩13岁父亲去世,他只身外出谋生,由于他聪明勤快,很快得到阜康钱庄老板的赏
2022-12-26 16:32:00
击败清末首富胡雪岩的人是谁,名字很耳熟
...徽商也很是活跃,但全盛时期则是在明清两代。晚清首富胡雪岩便是徽商中的一员,胡雪岩出生于徽州绩溪,他与许多徽商的起点是一样的,幼时家贫,但又因父亲早逝,年仅13岁的胡雪岩便开始
2024-05-28 10:08:00
“红顶商人”胡雪岩被抄家后,他的子孙后代,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清末有个“红顶商人”胡雪岩,名号够响亮吧?他本是个从安徽乡下走出来的穷小子,凭着过人的经商头脑和胆识,硬是在乱世中闯出了一片天,甚至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赐,荣登人生巅峰。然而,风光
2024-12-20 09:48:00
乔致庸与胡雪岩,南北商人的典范
“北有乔致庸,南有胡雪岩”,之所以把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因为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乔致庸出生于1818年,胡雪岩出生于1823年,乔致庸比胡雪岩大了5岁。两个人一个代表晋商,一个
2023-10-21 07: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