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医中的“气血”概念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7 09:23: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彭望君 广西师范大学医院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至今为止仍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无数患者恢复身体健康。中医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观点,其中“气血”这一概念十分常见,如一些电视剧中经常出现“太医把脉诊断气血不足”的场景,但许多人并不了解“气血”的具体概念。“气”不是空气,“血”也不是真实的鲜血。“气血”是中医方面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真气和血气。《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将“气血”称为“人之神”,是生命之根基,想要身体好、气色好,必须保证人的气血是充足的,可见“气血”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中医认为“气血”指的是人体中的精微物质,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后天之精所转化,并由气和血两种基础物质所组成。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气血”,特别是女性、儿童和老人。接下来,本文针对中医中的“气血”概念进行阐述,帮助大家了解更多有关中医“气血”的知识和内容。

一、中医中的“气”

气是人体内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包括先天之气、水谷之气以及吸入人体的大自然气息,三者时时刻刻在人体内起到推动、调控、温养、防御、固摄、中介的作用,保证人体表面的正常温度,抵御各种病毒的侵袭,为人体器官提供运作的动力,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气的运动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因此要重视身体气的运行。如果体内的气失常,可能出现气虚、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病理状态,其中气虚主要表现为疲劳、乏力、气短等症状,气滞主要表现为胸闷、腹胀、情绪低落等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内经》将气和精进行关联、区分,讲述了精和气的转变关系。

二、中医中的“血”

血是运行在人体经脉中的红色液态物质,来源于内脏,由水谷精微和肾精所化,血内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滋润着人体的各个器官、脏腑以及组织,帮助调节人体内多个生命体征的平衡,例如体温、水分、营养等,有濡养、化神的作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之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一旦血失常,患者可能会出现血虚、血瘀、血热以及出血等病理变化,其中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症状,血瘀主要表现为疼痛、肿块、紫癜等症状。人体任何部位缺少血液的滋养,都会影响该部位的正常生理活动,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严重缺血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中医中的“气”和“血”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认为,气和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协作。《景岳全书·血证》提到,“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的关系。人体的健康和好的气血相连。中医上说气血充足意味着身体强健,反之身体虚弱。一旦气血不足、亏虚,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使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例如健忘心悸、视物昏花、面色萎黄、皮肤粗糙、头发干枯、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疲倦无力、女子月经量少等症状,此时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治疗。在中医辩证中,“气血”十分重要,并且讲究气血之间的联系和调和,确保人体内气血充足。气血保持协调平衡的状态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法则之一,即想要保证人体的健康,人体内的气血应协调平衡,保持充足的状态。

不同人群在气血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特别是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一旦气血不足,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补气血方案。一般情况下,儿童、女性以及老年人更容易缺气血,儿童补气血需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的特点,女性补气血需要注意月经周期和生育史等生理特点,老年人补气血需要注重调理脾胃功能以及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总而言之,如果存在气血不足的情况,应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良好情绪,规律作息,避免身体过度劳累。健康生活,才能保证人体气血充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2: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何为“滋阴补气”?带你认识这一中医概念!
...型,它们会导致人体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当人体的阴液或气血不足时,就会出现多种症状,比如疲劳、失眠、消化不良等。滋阴补气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且实用的滋阴补气策略:01饮
2024-03-19 11:28:00
关于如何补充女人气血,精华都集中在这里了
女性的气血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两种重要物质,它们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互相促进,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气血的盛衰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保
2023-06-30 17:07:00
中医如何解释气血失衡?
气血失衡,作为中医病机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涵盖了气的失常、血的失常以及气血关系失常三个方面。这一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刻的内涵。那么,中医究竟是如何解释气血失衡的
2024-11-28 15:39:00
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的优势有哪些?
...中医药理论中,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可以通过阴阳失调、气血不足、水液代谢失调等方面来解读。首先,中医将心力衰竭视为阴阳失衡的结果,在中医理论中,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心脏
2024-10-17 08:54:00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重要物质基础,气血不足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出现
气血不足是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气和血的相对不足状态。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维持身体健康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气血不足时,人体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身体不
2023-07-05 16:11:00
补气血,中医强调“贵在通畅”
...,脾胃的运化功能受伤后,就不能把食物能量转化成人体气血,会堆积在腹部,从而造成了形体肥胖。另一方面,许多女性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易影响肝的疏泄,肝疏泄不通就不能让气血调达。气
2024-05-10 10:29:00
气虚体质过冬,调畅气血是关键
...有这样的感受的人不在少数。查一查便疑惑:“我是不是气血不足了?”究竟什么是气血,对人体来说有何重要性?又该如何补气血呢?记者请教了南京市中医院的专家。气血是生命的根本,但盲补
2024-01-12 01:06:00
中医如何帮助成年人缓解工作压力带来的身心疲惫?
...工作压力导致的身心疲惫,其根源在于脏腑功能的失调、气血的不和以及情志的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肝、脾、肾等关键脏器的功能下降,会导致气血生成不足,运行不畅,进而引发一系列身
2024-11-28 15:48:00
中医如何看待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如何用中医调理?
...过短等情况。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中医如何看待月经不调以及如何用中医调理。一、中医对月经不调的看法1.阴阳失衡:中医认
2023-10-26 01:0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