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武帝颁布占田制兴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2:4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占田制,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从占田制的内容看,它是一种既保证政府收入,又保护士族特权的一种土地制度。占田制并不是官府授田,更不是将地主的田地授与农民,而是在屯田制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占垦荒地,占田制中对于官僚士族占田、荫客、荫亲属等特权的规定,其主要精神不在于对官僚士族的特权加以限制,而在于确认和保护他们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

晋武帝即位后,常年的征战,造成国库空虚,经济衰退。太康元年,司马炎在平吴之后,颁布占田课田制,并且对既存律令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去其繁苛,存其清约。终使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国泰民安。

武帝颁布占田制兴农

太康元年(从元280年)司马炎在平吴之后,颁布占田课田制。占田课田制是从曹魏的屯田制演化而来的。曹魏的屯田,有用士兵的兵屯,有用屯田客的民屯。屯田客除交屯田租外,不负担其他课役。军士或士家既要作战,在分休时又得屯田。初期屯田,解决了流民与荒地的问题,安定了社会,缓和了阶级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租役繁重,屯由客时有逃亡,为了援稻屯田客的反抗逃亡,整齐划二编户和屯民的赋役负担,因而用“以均政役”的名义,罢去农官,将其管地一律改为州县,制定出共同的租调交纳数量,从而屯田也转变发展为占田课田了。魏末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司马昭掌握大权时,“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典农即指典表中郎将,典农校尉,他们都改为太守,都尉即典农都尉,都改为县令或县长,不言而喻,他们治下的典农部民。屯田客等也就成了属于州县的编户了。这一变革,不是一次完成。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又下令:“罢农官为郡县。”(《晋书·武帝纪》)经过这样的改变,直到平吴全国统一后,才颁布占田课田和户调式的。所以,屯田制转变为占田课田制,是在缓和当时阶级矛盾,整齐赋役征收办法的要求下,不得木改弦更张的措施。

其次,西晋实行占田课田制,还由于存在许多荒地和逃亡隐匿的人口。经过屯田,农业虽然取得恢复和发展的较好成果,但荒地与浮逃人口的问题,依然存在。如要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安定社会,巩固政权,就必须进一步解决荒地和隐逃户的问题,把劳动力编制到土地上。如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司马炎下诏,要郡国守相,巡行属县!“敦喻五教,劝务农功”次年,又“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晋书·武帝纪》)。同年又曾下诏说:“朕惟人食之急,……夙夜警戒,念在于农。虽诏书屡下,敕厉殷勤,犹恐百姓废惰,以捐生植之功。而敕史2000石,百里长吏,未能尽勤,至使地有遗利,而人有余力。”就在汲郡一郡,王宏为太守时,“督劝垦荒5000余顷”(《晋书·王宏传》)羊祜镇襄阳,“垦田800余顷”(《资治通签·晋纪》)可见晋初荒地还不少。劳动力也是晋初一个严重问题,当太康平吴,统一南北之时,全国户数只有245万多户,当两汉1000多万户的四分之一。户数这样少,也是荒地多的一种表现,同时更表明劳动力的游离于土地,因此当时的傅咸说:“今之不农,不可胜计。”西晋统治者为了稳定政权,增加赋税收入,就不得不设法垦荒,争取到更多的劳动人手固着于土地上,使劳动力与土地相结合,恢复和发展农业,达到稳定政权的目的。

再次,由于曹魏以来大土地私,有制的继续发展,豪势之家占田无限,因而在占田法令中规定按品位高低占田,企图限制一下占田太多的情况,当然,官品越高占田越多,而且超过规定广占田地者很多。占田制想使地主阶级内部对田地的瓜分维持在一定比例上,以缓和其内部矛盾。但实际上收效不大。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颁布了这一丑制。内容是:一为诸侯的刍藁田:“国王公侯,京城得有一宅之处,近郊田大国田15顷,次国10顷,小国7顷。”;二为编户百姓的占田课田,规定为:“男子一人占田70亩,女子30亩,其外,丁男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三为官吏的按品占田,规定为:“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赋占田。品第一者占50顷,第二品45顷,第三品40顷,……。”在颁布占田课田制的同时,颁行了户调式这一剥削制度。据同书所载:“又制户调之式,丁男之户,岁输绢3匹,绵3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男女负担户调的年龄为:男女年16以上至60为正丁;15岁以下至13、60以上至65为次丁;12以下,66以上为老小,不事。”

司马炎在施行占田课田制时,对豪门世族的占田制也进行了规定。即按官品的高低占田并按品级荫有人户和占有佃客。佃客实际上就是附着于贵族官僚的占、田土从事生活劳动的农奴。因此,土地不是佃客的占有物,恰恰相反,佃客却是土地的附着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晋朝经济的发展
西晋官吏不仅按品级占田和占有佃客,而且还有菜田或厨田。据《晋书·职官志》记载:“太宰,太保等诸公和位为从公官品第一的,”给菜田十顷,驺十人“特进等品秩第二的,”给菜田八顷,田驺八
2024-07-04 22:48:00
祸起萧墙,历史上的“八王之乱”有多乱?
...司马懿父子三人辛苦创立的万世不拔之业,传到孙子辈晋武帝司马炎手中,国运日盛。晋武帝在位初期,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制,社会一片繁荣,史称“太康之治”。灭掉吴国之
2023-01-19 21:46:00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的辉煌与荒唐
...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西晋成立之初,晋武帝为了收买人心,大封功臣。280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结束了。晋武帝司马炎终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全国
2024-03-21 06:11:00
晋武帝都做了哪些措施呢
...司马昭死后,司马炎逼迫曹奂,正式建立了西晋,是为晋武帝。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吴、蜀交战,因其卓越的军事政治指挥才能,连续辅佐曹丕、曹叡、曹芳三帝,成为魏国的实权人
2023-05-20 20:30:00
是什么导致晋武帝就这么不偏不倚的选中了他的智障儿子呢
.............立了一位“傻子”做了继承人........(喂喂喂,晋武帝虽然不算一代明君,但好歹算是一代雄主
2023-02-25 15:46:00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从盛世明君沦为最失败的君主
...的军阀混战和地方割据。此后司马炎积极发展经济,实行占田制,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史称“太康之治”。然而随着国家承平日久,司马炎开始懈怠政务,走上骄奢淫逸的道路,甚至带头腐败,
2023-03-11 10:07:00
晋武帝司马炎: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开创“太康之治”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6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2024-04-02 03:20:00
西晋盛世背后的隐忧:司马炎改革与世家门阀的较量
...个月多,司马炎就终结了三国时代。次年,东吴灭吴,晋武帝司马炎定年号为“太康”,完成篡魏灭吴大业的他,想要整个司马家的天下传下千秋万代。他开始了他的改革,锐意进取,好似明君。当
2024-02-12 10:05:00
聊聊司马炎统一三国后的生活
...睿从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五
2023-05-04 16: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