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爱因斯坦死前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笔记烧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8 21:5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病逝,享年76岁,他一生的成就至今无人超越。爱因期坦是伟大的科学家,受到科学界的敬仰,但有一件事却至今让人们无法理解。爱因期坦临终前,把所写的笔记全部烧掉了,这究竟是为何呢?为些,科学家提出了4个可能的理由。

爱因斯坦死前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笔记烧毁

一、笔记可能是有关核武器的制造方法,我们知道,爱因期坦是核能的开发者,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核能。爱因斯坦是非常反感战争的,从早期爱因期参加过多次的反战团体就可以看出来。爱因期坦研究原子弹的目的也是为了终止这场战争,不过随着1945年德国投降,爱因期坦看到战争要结束了,和平即将到来,已经没必要研究核弹这种大杀器。

二、笔记可能是记载有关穿越时空的理论和方法,根据爱因期坦相对论,当物体的速度达到或超过光速的时候就可以穿越时空。而爱因期坦对于时空扭曲的研究是第一的,晚年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在时空,时间方面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而且可能已经有具体的方法。但考虑到,人类一旦掌握了穿越时空这门技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对于人类不一定是好事,于是就把这些数据全部毁掉了。

三、笔记数据完全错了,爱因期坦可能在晚年研究论证一个理论或其它的科学难题,但在临终前发现这些研究数据是完全错误的,他不想把这些错误的数据留给后人,以免后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于是就把这部分错误的笔记全部毁掉了。

四、笔记是记录宇宙终极秘密的,爱因期坦晚年致力于研究宇宙,而且成就非凡,现代探索宇宙的很多科学理论都是在爱因期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的。我们知道,爱因期坦在晚年的时候喜欢研究神学,当然这个神学不是迷信,而是站在宇宙的角度来研究的,爱因期坦认为,宇宙中无数的天体,为什么能够如此有序的运行,它的背后会不会有什么力量在支配呢?

爱因斯坦死前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笔记烧毁

不管爱因期坦临终前为什么要烧掉那些笔记,他都是一位让人敬仰的伟大科学家,或许现代科学家觉得遗憾,认为爱因期坦临终前烧掉的那些笔记或许会让人类的科技突飞猛进。科学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爱因期坦提前发现的理论和秘密,未来也一定会被人类从新研究发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9 0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爱因斯坦为什么要烧掉笔记本?
提到爱因斯坦,大家都会想到他的相对论。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光电效应、核能反应、量子理论、光子学说等重大发现,都同样出自于他的研究。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为人类做出不凡贡献的科学巨匠
2023-08-14 16:50:00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甘晓爱因斯坦也会犯错吗?4月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在北京发布的一项重要成果表明,爱因斯坦关于暗能量的想法可能错了。国家天文台团队发现暗能量动力学
2025-04-12 09:48:00
“爱因斯坦探针”上天捕捉转瞬即逝宇宙“焰火”
...京日报我国成功发射卫星,星上“龙虾眼”探测X射线“爱因斯坦探针”上天捕捉转瞬即逝宇宙“焰火”图为2023年7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做爱因斯坦探针
2024-01-10 05:46:00
宇宙真的存在一个造物主?它是一种神秘力量?爱因斯坦信奉神学?
...是一种信仰的妥协,而是一种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理解。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曾经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革命的先驱,同样晚年也陷入了对神学的深深信仰。这一转变,
2024-06-20 11:02:00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捕捉宇宙“焰火”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将开展高灵敏度实时动态巡天监测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研制的一颗空间科学卫星,因主要科学目标涉及黑洞、引力波
2024-01-10 06:59:00
“宇宙焰火”的捕手来了
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示意图。本文图片均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提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送上太空140多天后,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正在履行它的使命——观测宇宙中的剧烈爆发
2024-06-07 11:25:00
中国发射新天文卫星 探索变幻莫测的宇宙
...。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重1.45吨,大小如一辆大型越野车,外形像一朵有12片花瓣盛开的双蕊荷花。已从事30多年空间天文研究的卫星首
2024-01-10 14:13: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近日,中国空间科学卫星爱因斯坦探针(EP)首批在轨探测图像在2024中关村论坛空间科学论坛上发布,广受关注。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的消息说,作
2024-05-02 17:04:00
克尔的解决方案——黑洞物理学的突破
...最令人惊奇的经历是认识到新西兰数学家罗伊克尔发现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的精确解提供了无数质量的绝对准确的图像。居住在宇宙中的黑洞
2024-06-17 09: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