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金秋九月庆丰收,行走在贵州田间地头,红红的高粱迎风曼舞,娇艳的葡萄挂满枝头,饱满的玉米粒粒归仓。初秋的黔中大地,处处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农业产业迎来丰收的身后,贵州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农担)孜孜不倦播撒下一场场金融甘霖,当好乡村振兴守护者的身影格外动人。
作为一家专注服务农业的政策性担保公司,贵州农担在中央一号文件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号召下,遵循贵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精准发力,以创新金融产品放大财政支农支小政策效应,与政府、金融机构“抱团”助力“一县一业”“多县一带”富农产业集群化发展,在贵州大地书写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农担答卷。
乡野间,贵州农担人一日一日翻越连绵不绝的高山,将担保服务送入千家万户,润泽多彩贵州一片片广袤大地,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的故事正精彩上演。
党建引领 农担服务达万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初秋的贵州大地,到处洋溢着缤纷色彩和丰收喜悦,金色的秋天与农民的笑脸相映成辉,描绘出一幅幅和美乡村丰收图。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题中之义在于“强筋健骨”,贵州农担人以党建引领拧成一股绳,汇聚起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自成立以来,贵州农担党支部始终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主动自觉将支委会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三重一大”重要事项前置程序,确保支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有效发挥;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担保业务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始终处在业务开拓、风险防控、代偿清收的第一线。
特别在2023年以来,贵州农担党支部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启动“双联双促”帮扶过程中,巩固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成果,鼓励全体党员干部将党的创新理论书写在土地上,锤炼出一支政治过硬、组织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业绩过硬的“六硬”农担队伍。
传承“晒黑脸、两脚泥、睡地板”农担精神,他们不论山高水深、不管严寒酷暑,不辞辛劳攀上山地林场、深入田间地头,将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尽心尽力做好项目调查,将金融资源引导到农业产业“最后一公里”。
9月12日,当第一抹阳光洒入三都水族自治县,由贵州农担派驻当地凤羽街道南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李瑞与村民们在田里收割水稻,金灿灿的稻谷通过勤劳的双手装满了一袋又一袋。
而另一边,贵州农担派驻三都水族自治县大河镇仙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谭寅亮也与村民们一起收获圆润饱满的新鲜玉米。
秋日的阳光晒红了两位驻村第一书记的脸,豆大的汗珠浸湿了他们的衣衫,但丰收的喜悦让他们忘却了辛劳。
作为党员,他们深感为群众造福的责任之大、担子之重,走村串寨为产业发展想办法、出主意、跑市场,帮助当地农产品找销路,并与村民同甘共苦抢丰收,用脚下的泥土诠释心中的真情,努力成为群众自家人。
作为贵州农担派驻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驻村第一书记,他们带着贵州农担既融资又融智的使命而来,多次向“娘家人”争取资源,为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支持,为乡村振兴贡献“农担力量”。
在贵州农担牵线下,南岭村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到新工作;仙桥村白血病患者拿到了1.59万元捐款,三名大学新生也带着贵州农担捐赠的8000元学费踏上求学路……
一份爱心,一份希望,贵州农担砥砺奋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让帮扶地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守正创新 保驾护航激活力
在发展道路上,贵州农担意识到,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的重点在农村,服务对象面广、点散、户多,单打独斗难以应对,农担人于变局中育新机,主动发挥财政资金支农惠农作用,与政府、金融机构携手同行,为贵州乡村产业振兴保驾护航。
7月14日,贵州瓮水贵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内,负责人张琳正与技术人员讨论鲑鱼及鲈鱼的养殖技术,手机响起,一条来自贵阳银行的收款短信让她喜上眉梢。
“没想到300万元这么快就拿到手了,有贵州农担给我担保,贷款申请就是快,这下购买鱼苗和饲料的钱有着落啦!”张琳喜滋滋地说。
“我们在了解到该公司的需求后,向他推荐新农直通车,以‘28’风险分担模式为其提供担保,为公司融资助一臂之力。”贵州农担黔南运营中心负责人王振兴说。
“28”风险分担模式针对受众面小、金额较大的项目,由银行与贵州农担以2:8的比例承担风险责任,风险共担共管,既打消银行不敢贷的顾虑,也解决农村经营主体融资无担保的困局。
不只是“28”风险分担模式,贵州农担根据不同项目特点,还创新限率代偿模式,由贵州农担承担不高于1.5%的风险责任批量为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其受众面广、额度小,农村经营主体能够获得更多的增信和担保支持。
两种担保模式双拳出击畅通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渠道,为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500亩及以上坝区、林下经济等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提供担保,描绘出乡村振兴华美图卷。
虽有担保之法,但额度低、周期短的小额信用贷款仍无法满足涉农企业成长需求,贵州农担主动寻找突破口,依托贵州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研发新产品,打开融资担保新局面。
贵州农担创新推出“一县一业”农担产业贷和“黔农十二贷”,并衍生出“贵州黄牛产业担—能繁母牛贷”“六盘水—刺梨贷”“铜仁碧江—仙草+夏枯草贷”等18款担保产品,吸引金融机构向涉农企业投放贷款,为百姓打通一条额度高、周期长的融资渠道。
贵州农担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订制个性化产品,相继与农业银行、农信系统、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研发“高粱贷”“方竹笋贷”等10款金融产品,丰富的融资担保产品如星星之火,助力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成燎原之势。
众人拾柴火焰高,贵州农担还承接由贵州省乡村振兴局、贵州省财政厅推出的“乡村振兴产业贷”担保产品,以及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财政厅推出的“三农”抗疫贷担保产品,为符合产品条件的农业融资贷款项目提供免担保费、免抵押物的担保增信,同时按照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的工作部署,大力推动新农直通车业务,开创政担协同支农的新局面,增强“三农”领域内生动力。
为减轻企业因担保产生的融资成本负担,贵州农担以减免担保费、与合作金融机构约定贷款利率上限等方式,累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约融资成本超过13亿元,让涉农企业融资“不再贵”。
因农而生,为农担当。贵州农担持之以恒在广袤乡村撒播金融甘霖,滋养贵州乡村振兴大树枝繁叶茂,所到之处皆欣欣向荣。
如今,放眼贵州发展沃土,农担人帮助一个个涉农企业获得资金:截至8月末,贵州农担与全省101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合作授信规模达831亿元,农村资本结构性短缺之渴得以缓解,政银担合作为贵州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数字转型 快速审批解难题
走进贵州农担,荣誉墙上一面由清镇市刘姨妈风味食品厂送来的锦旗在夕阳中闪着微光,锦旗上“服务‘三农’解民忧,情系乡村促发展”的字句激励着农担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服务百姓、助力发展。
锦旗的背后是贵州农担人及时纾困企业的动人故事。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3年3月,由于公司订单量激增,原材料购买、工人工资等资金需求加剧,但由于担保能力不足,企业无法获得足额贷款。正当企业负责人吴茂云为难之时,贵州农担联合农业银行以担保方式在2周内发放300万元贷款,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没想到现在办担保这么便捷、这么快,门都不用出,点点手机就搞定。”吴茂云惊喜地感叹道。
他心中的喜悦不仅源于银行端的给力,还有贵州农担数字化转型的一份功劳。
对涉农企业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快不破。为了让企业的“救命钱”更快地流入企业,贵州农担主动打响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仗,通过科技赋能,搭建农业担保业务综合管理平台,缩短担保流程,努力让每一分钱都“跑”起来。
决定金融能走多远的永远是风险管理这条生命线。如何找到快速审批与风险防控平衡点,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合规经营共谋划、共推进,是摆在每一家担保机构面前的必答题。
考场作答,贵州农担成竹在胸,这源于其既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
以数字化转型填补风险管理体系短板,贵州农担与工商银行、贵州银行、省联社等银行共建“银担直连”系统,植入特定风控规则、准入条件,并与人行、法院、税务等监管部门、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共享数据摸清涉农企业经营情况,引入代偿追收、风险监测、预警风险等数字化预警机制,织就一张完善、紧密的全流程风险防控网,护航贵州农担行稳致远。
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贵州农担在黔中大地大展拳脚,但面对全省庞大的农村经营主体,他们也有覆盖不到的“盲区”。跳出自我局限,贵州农担运用发散思维借力发力,让普惠金融服务到更广阔的农村地区。
主动牵手市县级担保机构或地方政府,共同组成全省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军”,借助联盟成员地熟、人熟、事熟优势,引导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资金“下乡入村”助百姓快速申请到“救命钱”,为健全贵州农业担保金融服务体系贡献农担智慧。
辛勤耕耘换来好口碑:2023年初,铜仁市碧江区政府向贵州农担送出感谢信,感谢其支持建设“东莞加多宝仙草和夏枯草种植基地”;黔东南州金融工作办公室也递来感谢信,感谢其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融资担保行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感谢信承载的是荣誉,数据让贵州农担拼搏进取的故事更富有吸引力:截至2023年8月,34.94万个项目在贵州农担助力下获得担保546.14亿元,14.73万个在保项目资金余额达223.15亿元。
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举措正帮助一批批“三农”项目冲破“融资难”“融资贵”牢笼,推动贵州农业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山乡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根沃土、向阳而生。
【致敬耕耘】
贵州农担党支部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常晓强:
在贵州大地,农业产业遍地开花,地区发展日新月异。
作为服务贵州农业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我们心怀“农担兴农,金融助农”初心,按下担保增信功能键,主动提供优惠的担保费率、灵活的担保期限和融资条件,为风险较高、收益较低、资信较弱的农业产业“撑腰”,向农村地区引入商业性金融这股资金源泉,让“中国饭碗”盛满贵州土特产,为贵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注入农担力量。
千亩高粱点美景,一泓沧浪映年丰。在此,我谨代表贵州农担祝愿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朋友们节日快乐、五谷丰登,腰包鼓起来、过上好日子,生活越过越红火!
【数说丰收】
截至2023年8月,贵州农担累计支持家庭农场(含种养大户)获得融资467.76亿元,项目34.36万个;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融资18.72亿元,项目999个;支持农业企业获得融资59.66亿元,项目4613个,全面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累计支持农林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等8类行业,其中,支持13.68万个畜牧业生产获得融资193.12亿元,助力16.74万个农林业、渔业生产获得融资269.41亿元,帮助4.51万个农业新业态获得融资83.61亿元。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贵州农担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