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
红色薪火永相传
——安源区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新高地
李羽晨
走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重温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到安源党性教育基地,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探访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近年来,安源区依托红色资源优势,顺应数字化趋势,深耕“红色+旅游”,加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新高地,让红色基因传承绽放时代光彩。
数字化展示革命斗争岁月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线上”虚拟展厅,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云观展”,而且在有声解说的配合下,有身临其境之感;安源红领巾少儿基地打造的数字展馆运用了多媒体沙盘、VR眼镜、3D沉浸式体验房间、触摸式电子投屏等展示手段,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激情燃烧的革命斗争岁月。
“纪念馆的数字化技术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公众,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讲解员表示,纪念馆运用多媒体展示手段,生动讲述了一个个斗争故事,使参观者在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中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近年来,安源区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红色文化融入生活,深刻阐释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把代代相传的红色文化故事转化为生动的场景,唤醒人们的红色记忆。与此同时,运用AR/VR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利用场景,提升革命文物资源可视化和互动性,以创新化、市场化,数字化理念讲好“红色故事”,赋能红色基因传承,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走“红色+旅游”路子
开餐馆的安源老街居民唐国盛曾长期在外务工,由于学历低,收入微薄,也兼顾不了家庭。“安源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我想这是个商机,所以选择回家创业。”唐国盛说,如今依托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等红色资源,不仅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而且还能照顾到家庭,真正吃上了“红色旅游饭”,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近年来,安源区立足红色旅游资源禀赋,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让红色资源转化为“金色效益”。今年以来,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累计接待各类参观旅游人数上万人次,推动当地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
“为将‘沉睡’的红色旅游资源唤醒,我们修建了孔原、吴烈、吴运铎、王耀南4座革命先辈事迹陈列馆,‘初心学堂’以及孔原故居,打造‘把一切献给党’安源党性教学点。联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修缮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设立村史馆,极大地丰富了红色文化内涵,美化了生态环境,成功把张家湾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红色美丽家园。”安源区张家湾村党总支书记李伯乐表示,中环东路建成后,来张家湾旅游更加快捷、方便,今年以来该村已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
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机制
“我们非常重视红色文化保护和红色基因传承,持续推进全区革命文物资源数据建设,将安源区打造成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安源区文广新旅局负责人表示。近些年,安源区大力推进红色资源保护维护工作,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和自筹等方式,对总平巷矿井口、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抗日将士墓群、湖南省委旧址等革命场所进行了维护修缮。同时加强红色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安源红色歌谣(歌曲)、安源红色故事的挖掘、整理和申报省级非遗项目等工作。
与此同时,通过广泛收集整理本地红色资源,开展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等红色资源排查、登记工作,让党的历史“看得见、摸得着、读得懂”,使广大干部群众从身边的红色史料中切实感受党的光辉历程。当地将文物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较为完整的数据库,为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利用提供基础依据,稳步建立健全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保护开发机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