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说:把牛杀了,小偷自会来自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7 23:29:00 来源:精彩生活

从连续二十几年热播的著名动漫《名侦探柯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虽然这么多年柯南总是在上小学,毛利小五郎的脖子在这一千多集中同一个位置起码被扎了近一千下,结果还是什么问题没有,可以推断,这部动漫的所处时空是没发生改变的。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说:把牛杀了,小偷自会来自首

但是奇怪的是,主角们所用的电子仪器却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更新换代,从当年的按键手机变成了现在的智能触屏手机,可以说是单方面的与时俱进,虽然说这个设定很不合理,但是丝毫不影响这部剧的观赏性。

要说这部剧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其中千奇百怪的凶杀方法与作案手段了,杀死的,淹死的,饿死的,毒死的,以及各种密室和不在场证明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但是终究就像我们主角所说的那样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凭借他的超高推理天赋解开了许多疑难按键,其实中国古代也有不少类似的悬案和同样厉害的破案高手,比如神探狄仁杰,总是在凶案现场寻找一些蛛丝马迹,最后通过自己的独特方式将各种疑难案件尽数破解。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说:把牛杀了,小偷自会来自首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著名人物,乃是宋朝的官员,也是多数百姓心目中的信仰,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百姓心目中的青天,所有的案件在他手里都能够侦破,所有受冤的人在他的庇护下都能沉冤得雪。他就是开封府府尹包拯。

当然,身为青天的包大人破案手段也不在少数,经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处理方式,比如有一位老农的牛被半夜割掉了舌头,包拯却说,回去把牛杀了,凶手自然会自首。

案件突发

人民信赖包拯,说明包拯案子办得好,所以经常出了事第一时间就来开封府找包大人求助,所以,开封府门口的鸣冤鼓基本就没有休息的机会,动不动就有人来找包大人伸冤。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说:把牛杀了,小偷自会来自首

这不,有一天大清早,就又有人在府前击鼓,当然也并不一定是蒙受了什么冤屈,说不定是有什么案子要找包大人解决,包拯听到有人击鼓,自然不敢怠慢,所以就命文武官员升堂议事,而后进入公堂的乃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农民。

他跪在公堂之上,诚惶诚恐地对包拯讲述到,他今天早上去喂他家的耕牛之时,发现耕牛不怎么吃东西了,随即在检查中发现,牛的舌头不知道被谁割去了,因为昨日黄昏喂牛的时候都还是正常的,所以歹人应该是昨天晚上下手的。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说:把牛杀了,小偷自会来自首

要知道,这牛如果长时间不进食可能就会饿出问题,到时候这老农一家的耕作和收获就成了大问题,所以包拯还是相当重视的,问“近日可曾发现有行为诡异之人跟随你啊?”老农摇头否认“你可曾有得罪于他人?”老农又摇头。

这件事情可就难办了,古代是没有摄像头的,如果找不到别的线索这位老农很有可能要自认倒霉,因为这都是在半夜三更的时候犯下的事,可能除了牛和他自己之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可是牛也不能开口说话。换作一般人早就放弃了,但是遇到的却是包拯。

独特处理方式

面对老农的证词,包拯说道“你回去将这只牛杀了吧,到时候凶手自会前来认罪。”听到这句话的老农可以说吓了一跳,莫不是包大人不知道凶手要让自己顶罪,所以诚惶诚恐地跪下瑟瑟发抖。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说:把牛杀了,小偷自会来自首

要知道,当时可是宋朝,耕牛作为一种生产力远大于一般人的劳动工具可以说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若是宰杀耕牛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当然包拯也看出了这位老农的顾虑,于是向他保证到“你尽管去杀,我保证你的安全”。

老农有了包大人的撑腰,当即回去就把这头没了舌头的牛宰杀了,并且很快就去回禀包大人说自己的事办完了,保证了解过后说道“好了,你可以回去等消息了,对于你报官之事,切不可对外声张。”

老农虽说不明白包大人其中的用意,但是坚信包大人如此做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所以拜过之后,便转身离去,虽说包大人答应帮他破案,但是这种处理方式自己却是前所未见的,但是有不得不遵守命令不泄露此事,所以在回家之后就表现出一定的不自然。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说:把牛杀了,小偷自会来自首

凶手落网

这一天,又有一个人前来开封府击鼓,包拯则是一副早就知道这件事要发生的样子,所以胸有成竹的就上了堂,结果这个人是向包拯状告老农杀死耕牛之罪,包拯当场就把这个人拿下,结果这个人还是一脸懵逼,不知包拯为何会拿下报案之人。

结果包拯在审讯时解释道,老农将先前报案之事并没有对外声张,也就是说,只有自己和包拯知道这头耕牛已经死亡,并且是在官府允许下的杀牛,理论上是不犯法的,要是有第三个人前来状告老农违法,那么这个人就只能是凶手。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说:把牛杀了,小偷自会来自首

所以包拯这一招引蛇出洞可以说是运用得恰到好处,利用凶手想要加害当事人的犯罪心理巧妙地将他引了出来,并且让他自投罗网,很快,在包拯的审讯之下,这人也知道自己的事情藏不住了,于是就全部招认了出来。

自己是老农的同乡,只因为两人在言语上产生了争执,而自己又落了下风,所以就想给老农玩一手阴的,所以就趁着夜色,潜入老农院中,将耕牛的舌头割去来泄恨,但是谁知道第二天老农不但没有破口大骂,反而表现的无比淡定。

这个人就有点奇怪了,所以就跟着老农去他家里想要一探究竟,结果就发现了老农杀了牛的实事,将老农对包大人破案方法的不自然错误理解成了老农做贼心虚时的不自然,所以以为老人是偷偷将牛杀死,所以强大的报复心理让他前来报官。

老农的牛半夜被人割掉了舌头,包拯说:把牛杀了,小偷自会来自首

结果没想到自己竟中了包拯的引蛇出洞之计,最终自己也落了个栽赃陷害的罪名,道歉不说,还有另赔老农耕牛一头。

总结

所以说,永远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搞不好自己以为无人知晓的事情其实早就暴露了,这就是所谓的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民耕牛牛舌头被割,包拯:我教你一招,小偷就会自首
包拯,北宋名臣,以清正廉洁、高招断案而闻名于世。他为官25年,从一介书生做起,终官枢密副使、礼部侍郎,位极人臣。他不仅在朝堂上赢得了明君宋仁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民间也深受百姓的敬爱
2023-09-19 16:39:00
宋朝老农报案牛舌被割,包拯为何下令杀牛
...用以陷害之用。这不,说来就来,当时的开封府尹包青天包拯就接到这样一桩案子。一老农来报案,说自家的耕牛被人割了舌头,不能吃东西,眼看活不了几天了。如果就此饿死,毫无疑问,这老农
2022-12-22 17:47:00
农夫报案:牛舌头被人偷割,看包拯如何破案
...要是能做到被百姓称青天的,那必然是流传千古的,例如包拯。包拯一生中办过无数案子。几乎没有出过差错,其中有一个“牛舌案”一直是被当成典型例子,甚至被载入史册。其实在现实中,官员
2023-10-13 14:36:00
耕牛舌头被割断,看包拯如何破案
天长县地处江淮,农业发达,商业兴旺,繁荣一时。包拯上任以后,天长县境内可谓是太平盛世,好些日子都没人上门告状了。结果有一天早晨,县衙却有个老汉击鼓鸣冤。包拯升堂之后,只见老汉跪地
2024-06-05 20:45:00
包拯60大寿上,他感叹膝下无子,儿媳却下跪:其实您还有一个儿子
...,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司马光谈及包拯,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开封府那个“刚正不阿”的官员,不畏强权、为百姓伸张正义,也因此获得了“包
2024-08-24 22:33:00
包拯是怎么断“牛舌案”的
...出他对刘备父子的衷心。还有一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包拯,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办案铁公无私毫不留情。包拯从小受父母的影响,自小父母便教育他要成为一个刚正不阿的人,要讲诚信有正
2024-04-21 14:14:00
北宋时期,看包拯如何巧破耕牛丢舌案?众人惊呼:妙哉。
...这一句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们要说谁了吧?没错,就是开封包拯。这个人物就是古代社会的中的清廉官员代表,也是一个正面教材。包拯为人刚正不阿,同样利用自己高超的智慧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了很
2023-09-26 14:43:00
...的绝望。那么,是什么人做出了这等残忍之事?天长知县包拯又是如何巧妙破案的呢?故事发生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清晨,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了一片金黄的麦田上。农夫像往常一样准备带牛去
2024-06-20 10:13:00
农夫报案称自家的牛被割去舌头,包拯:你把牛宰了,凶手便会自首
聪明绝顶、断案如神的包拯,高居庙堂也能清正廉洁、体察民情,遇到不公敢明辨是非……作为普通老百姓,要碰到包拯这般为民请命的清官得有多难,所以不善表达的他们,只能发自内心称赞这类人为
2024-09-06 12: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