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北朝的谍战之王,一战气死北齐皇帝高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9 19: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高欢被誉为小曹操,他诛灭尔朱势力,把持东魏政权,为北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高欢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可是这位堪比曹操的枭雄,最后却以悲剧的形势落幕,玉壁之战,他以二十万大军连战五十余天,却折损近半,惨败而还,最后于归军途中病死。而这个让高欢以很不光彩的方式落幕的人,叫做韦孝宽。

南北朝的谍战之王,一战气死北齐皇帝高欢

韦孝宽原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韦孝宽性格沉稳,正直中又带有机敏,自幼就熟读经史。韦孝宽二十岁时,碰到叛乱,他向朝廷毛遂自荐,请求作为先锋前去平叛。

朝廷很欣赏韦孝宽的勇气和魄力,任命他为统军。这个官职并不高,但韦孝宽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跟着上级将领南征北战,每一战都立有战功,逐渐从军中脱颖而出。侍中杨侃担任大都督,出京镇守潼关,他对韦孝宽非常赏识,不仅提拔他做了都督府司马,还将女儿嫁给他为妻。

韦孝宽这个人,和他作为同僚会十分舒心,因为他性格温厚,容易相处,能力突出但不自傲;可要是和韦孝宽作为敌人,就会感觉如芒在背,寝食难安。

韦孝宽的身上所具有的是帅才,而不是将才,他没有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的本领,但却可以轻而易举就让敌人自己将首级送来,因为他是南北朝时期的谍战之王。

韦孝宽常年驻守在边境要地,他十分重视间谍的培养,不论是他派遣到北齐的间谍,还是收买的敌国间谍,都对他死心塌地。而就是利用间谍,韦孝宽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奇迹。

南北朝的谍战之王,一战气死北齐皇帝高欢

韦孝宽第一次巧用离间计是针对扬州刺史牛道恒。当时西魏国力衰微,战事不顺,边境经常发生骚乱,不少部落和百姓都投奔东魏。东魏想趁机侵吞西魏的土地,所以派遣将领段琛等人通过军事行动打击西魏和东魏接壤的势力,并让扬州刺史牛道恒去鼓动西魏的百姓。韦孝宽深知牛道恒的威胁比段琛还要大,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可是韦孝宽的军事实力无法和敌人抗衡,主动出击正好落入敌人的圈套。

韦孝宽于是使出反间计,他派间谍找到牛道恒的手迹,然后让善于模仿字迹的人伪造一封信,信中的内容是牛道恒希望归顺西魏。为了制造这封信是在油灯下所写的痕迹,韦孝宽还把灯灰烤焦。正因为这封信细节上看不出任何问题,所以段琛一收到信,就对牛道恒产生了怀疑,不论牛道恒如何解释,两方都无法互相信任。敌人主将无法互相信任配合,军队又如何能有战斗力,韦孝宽抓住良机发动突袭,大败东魏军,俘获了段琛和牛道恒等人,平定崤山、渑池一带。

韦孝宽足智多谋,他的军事能力不仅展现在优秀的谍战上,还表现在其突出的守城能力上。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调集精兵二十万,向西魏重镇玉璧发起进攻。高欢连营数十里,故意暴露弱点,想要引诱西魏军出战,只可惜守卫玉璧的是韦孝宽,他一眼就看出高欢的意图,坚守不出。

高欢一计不成,决定攻城。西魏的军事实力比不上东魏,尤其是玉壁之战时,韦孝宽守城的兵力远少于高欢,所以高欢让士兵四面攻城,昼夜不停,想要利用人数优势迅速将玉璧拿下。为了登上城楼,东魏军在城外堆起土山,韦孝宽见招拆招,不断加高城楼,让敌人始终只能攀城强攻。

南北朝的谍战之王,一战气死北齐皇帝高欢

往上不行,高欢改变战术,在城南挖掘地道。为了分散敌人守兵,高欢集中兵力昼夜不停地攻击北城。韦孝宽自知北城是天险,所以大胆分出兵力,提前挖掘长沟,切断敌人的地道,就等着敌人到来。等东魏军艰难挖通时,等待他们的却是严阵以待的敌军。擒杀先锋后,韦孝宽让士兵在沟外堆积木柴,备好火种,只要再发现敌人潜入地道,就焚烧木柴,用烟熏敌人。

除此以外,高欢还采用攻城车、火攻等一系列攻城方式,但韦孝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通通将敌人打退回去。东魏二十万大军昼夜不停连番进攻五十余天,士兵折损了七万余人,但玉璧仍在韦孝宽手上。东魏被迫撤军,高欢急火攻心,回到晋阳后不久就因病去世。

南北朝的谍战之王,一战气死北齐皇帝高欢

对于北齐人来说,韦孝宽就是他们的梦魇,因为他不仅一战气死了开国皇帝高欢,还用一句民谣杀了北齐的柱石将军斛律光。自玉壁之战后,东西两方的实力对比就发生了转变,西边的北周逐渐占据主动权,而北齐落入下风。斛律光是少有的屡次击败北周的将领,他算得上是北齐的最后一道长城。

可韦孝宽杀斛律光,自己压根没动手,他让人编造了一个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这首歌谣的意思就是斛律光将要当皇帝,北齐高家就要灭亡了。韦孝宽让大人小孩到处传唱歌谣,很快北齐人人都知道了它。北齐后主高纬猜忌将领,他听闻歌谣后怀疑斛律光要造反,就杀掉了斛律光。就这样,韦孝宽除掉了北周的一位劲敌。

除此以外,韦孝宽还向周武帝上了三策:欲出轵关,厚集诸军,百道齐发;欲广储蓄,募勇悍以观变;欲结邻好,待时而动,此三策和朱元璋打天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有异曲同工之妙。周帝采纳了这三策,最终成功灭亡了北齐。而韦孝宽,这位谍战之王,最后也是在凯旋中去世的,给自己传奇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400年前,玉壁城之战,一袋雄主高欢和传世名将韦孝宽的巅峰
...大统十二年,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北齐王朝的奠基人高欢,浩浩荡荡的带领着15万大军去攻打这座守军只有几千人的玉璧城,耗时50多天,最终的结果就是高欢扔下了7万多具尸骨埋在此地
2024-11-07 09:59:00
...,俘获豫州刺史冯邕。西魏大统三年(537年),东魏统帅高欢率十余万人军西征,二十八岁的韦孝宽全权指挥军队,窦泰率军渡过黄河来攻入潼关,韦孝宽临危不乱,指挥军队巧妙设计,在潼关
2024-02-27 16:00:00
一文说尽南北朝两大雄主:高欢和宇文泰
公元546年,一则传言不胫而走。据说东魏的实际统治者高欢,已经在玉璧城下中箭身亡。为此,西魏甚至编排了一首童谣,用以打击东魏的士气。作为童谣的主角,此时的高欢其实已经身患重疾,但
2024-09-02 11:31:00
...还得从南北朝末期说起,梁中大同元(546)年,东魏领导人高欢亲率二十万大军自太原出汾河河谷,意欲由蒲津渡再度入侵关中。与此同时,东魏河南大行台负责人侯景沿中条山西行,配合主力
2023-11-17 11:17:00
王思政大摆空城计,韦孝宽气死高欢
...,一分为二,分成了东魏和西魏。东魏实权领袖是大丞相高欢,西魏实权领袖是关陇豪族宇文泰。南朝梁偏安一隅大搞佛法的时候,东西魏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歇过。01高澄好色,坑惨了老爹高欢。
2023-02-18 19:21:00
...天的玉璧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呢?玉壁之战的经过还要从高欢带领着大量的兵将将玉璧包围之后开始说起,高欢从入驻兵将的那天就开始和西魏的守城将韦孝宽注定了要做势不两立的敌人,在玉璧之
2023-09-20 21:04:00
宇文泰生前为何没有将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
...对峙,谁也不肯让步。而东西魏的两大代表人物,分别是高欢和宇文泰。这俩人是一人手里一个傀儡皇帝,而自己则是在皇帝的身后,默默地独掌大权。当时的宇文泰和高欢,已经可以说是棋逢对手
2023-05-28 21:32:00
高欢十几万大军灭西魏,却被几千玉璧守军阻挡
...战当属玉璧之战。西魏大统十二年九月,东魏的一代枭雄高欢,厌倦了和宇文泰常年的拉锯战。集结十几万大军,想一鼓作气灭了西魏。由于之前几次进攻,都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高欢战后总结经
2023-02-18 18:59:00
他两次背叛旧主,死后却被称为“忠义之士”
...后,将王思政纳入门下,对他礼遇极为优厚。公元532年,高欢攻灭尔朱家族后,拥立平阳王元修为帝,是为北魏孝武帝。王思政因参与拥立之功,进封安东将军。高欢把持朝政后,野心逐渐显露
2023-06-15 09: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