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市南区坚持区域整体推进,完善双向衔接协同机制,建立覆盖幼小衔接全过程的运行机制——
幼小衔接双向奔赴,“市南经验”愈发响亮
■市南区幼儿园与小学从课程、教师、幼儿多层面开展双向衔接活动。
■市南区组织山东省幼小科学衔接推进现场会,在会上推出市南经验。
■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建立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市南区创造性地将游戏化课程深度融入幼小衔接过程中。
■青岛太平路小学开启幼小衔接“悦动·入学课程”。
■市南区强化以儿童为主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周一,青岛太平路小学操场上,升国旗仪式按惯例如期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天参与升旗的学生多了80人,他们是来自市南区江苏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当天,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家长代表的陪同下,走进太平路小学,开启了一场访学之旅。体验数学、体育课堂,参观图书馆、礼堂、操场、大课间活动……满满的活动安排让孩子们熟悉了小学校园生活,也促进了幼小相互衔接。
江苏路幼儿园创新做法、推进幼小衔接是市南区区域系统推进科学衔接高质量发展实践的生动体现。多年来,市南区作为青岛市幼小科学衔接示范区,高度重视科学衔接工作,坚持区域整体推进,完善幼儿园、小学双向衔接协同机制,建立实行覆盖幼小衔接全过程的运行机制,为孩子搭建起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桥梁,形成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衔接实践经验,实现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良性互动、双向奔赴。
明确目标完善机制,让幼小衔接“软着陆”
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性质和内容、作息制度与生活管理、教学结构、环境设置、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甚至长期存在难以抹平的“鸿沟”。如何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便成为一道必答题。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幼小衔接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但幼小衔接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幼儿园、小学虽然建立了一些沟通交流机制,但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意愿不强烈,幼小衔接缺乏深度的交流与合作;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活动内容、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断层现象;家长追逐短期教育利益,以知识学习为取向的衔接观加剧了“小学化”倾向等。
怎样高质量系统推进科学衔接?市南区发挥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先行先试,确立了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多重任务与目标,一是推进幼儿园积极与小学衔接,实施以入学准备期为核心的一日活动改革,将学前教育“慧玩空间”游戏品牌创建与幼小衔接实验研究科学融合,帮助儿童全面做好入学准备,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良好习惯与关键素质;二是推进小学积极与幼儿园衔接,联合实施以入学适应期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帮助儿童科学做好入学适应;三是努力形成幼小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探索符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具有区域特点的家校(园)协同育人的工作模式,实现家长普遍树立科学教育观、社会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规范、多方教育资源有效衔接的良好生态。
同时,市南区探索创新区域系统推进幼小衔接的方式方法,根据国家、省、市文件精神,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出台了《青岛市市南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方案》,方案以坚持儿童为本、坚持双向衔接、坚持协同推进、坚持科学管理“四个坚持”为基本原则,建立并全面运行行政推进、课程实施、教研支撑、协同共育、教师培训、专项治理、督导保障的衔接机制,实现幼小衔接“软着陆”。
细化举措抓好落实,打好幼小衔接“组合拳”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非一日之功,需要系统推进,抓好落实。市南区教体局分解任务、细化举措,打出了一套深入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组合拳”,扎实有力地推动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解决行政推进机制不够全面、不够深入等问题,市南区变“各自为战”为“机制融通”,成立科学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双月调度和通报制度,及时跟进指导示范园、示范校的工作进展,确保如期完成实验任务。为解决区域教研联动机制不完善、深层次幼小双向互动不充分的问题,市南区变“单枪匹马”为“并驾齐驱”,教研员每周深入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区域教研。同时,指导园本、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初小幼科学衔接”研讨会和“同课异构”“一课多研”教学观摩与评析活动。如市南区宁德路幼儿园与宁德路小学仅有一墙之隔,双方充分发挥位置上接近的优势,建立了园长、校长每月沟通一次,干部之间每月沟通一次等“112N”双向衔接长效机制,双方制定教研计划,开展联合教研,开展幼儿园、小学孩子双向互动活动。
各幼儿园以培养有准备的幼儿和家长为核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将入学准备各方面内容系统性融合在3年保教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同时,市南区作为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区,变“课程衔接”为“游戏融合”,创造性将“慧玩空间”游戏特色与科学衔接有机融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孩子入学所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策略性组织小组式、探究式、体验式活动,有效防止了把小学环境、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如市南区实验幼儿园与新昌路小学基于双向调研基础上构架的桥梁课程,变课程资源为游戏资源,让幼小衔接成为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
此外,为有效完成课标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市南区变“入学适应”为“科学衔接”,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开学后前两周打破学科壁垒,将课程设定为过渡性活动课程,探索实施全学科融合衔接教育,合理安排内容梯度,打造“一校一案、一校一特色”的课程体系。如青岛太平路小学自主研发了幼小衔接“悦动·入学课程”。在一年级入学前两周的关键时期,学校采用全科教学模式,以“项目化主题式”的方式,把习惯养成、专注力训练、学科知识学习有机融合,将静态训练的规范要求与动态游戏的趣味实践相结合,兼顾自我认知的提高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统筹校内外生活等多个方面,使学生了解学校、喜欢学校、喜欢上学。
为解决家校(园)社科学共育宣传覆盖面有限、校外机构治理不够深入等问题,市南区变“单一衔接”为“全环境育人”,借助主题述职、座谈沙龙、线上交流等方式展示幼儿园及小学在推进科学幼小衔接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成效,邀请家长参与课程讨论,指导家长做好儿童入学前暑假期间的活动安排,积极通过家长开放日、“三长”见面会、学区恳谈会、校长会客厅等沟通渠道,宣传普及教育知识,解答家长疑虑,共商教育策略,共助儿童成长。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形成幼小衔接“市南经验”
市南区实施延长衔接时间轴、优化教研路线图、传好幼小接力棒、构建育人新生态等策略,纵深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入学适应教育,逐步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且可复制、可推广的幼小衔接“市南经验”。
市南区组建幼小衔接协作体,依托示范园、示范校在难点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14个单位作为幼小衔接协作体,9组18个幼儿园、学校作为示范园、示范校,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建立了4处幼小科学衔接活动室,探索科学衔接新路径。同时,市南区积极承办市级幼小衔接课程推进会和民办园幼小科学衔接研讨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宁德路小学的“融通‘慧’接 悄然自渡”案例、文登路幼儿园的“聚力幼小趣衔接 共绘家园同心圆”案例入选山东省幼小衔接优秀案例,获得全省推广。
此外,市南区还积极探索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课程组织与实施方式,研发了入学准备、入学适应教育实施指南,逐步构建起12年一贯式的衔接模式。市南区系统性编写《活力启蒙 科学准备——市南区科学衔接家庭教育实施指南》,并面向全区幼儿园及在园幼儿家庭发放,为家长提供适合家庭环境的科学衔接游戏指导。指南获市教育局推广。
2022年7月5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参与承办的“山东省幼小科学衔接推进会青岛·市南专场”在市南区宁德路幼儿园和青岛宁德路小学举行。会议以“幼小衔接,怎样做才科学”为主题,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线上直播的形式将青岛市、市南区幼小科学衔接取得的丰硕成果完美呈现。现场观摩环节,宁德路幼儿园与宁德路小学一起分享了幼小衔接的经验与做法。会议在线观看人数高达41.2万。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让幼小衔接坡度更舒缓、梯度更合理,让幼小衔接工作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如今,市南区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仍在继续,市南教育人持续擦亮“最优教育在市南”金字招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专家点评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要追求各学段教育的质量提升,也要谋求各学段之间的有机衔接。其中,幼小衔接是当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关切。市南区作为青岛市幼小科学衔接示范区,不断完善区域幼小衔接育人体系的建设,打造环境共融、教研联动、家园社共育、强化监管的幼小衔接市南范式,初步构建起幼小科学衔接的良好教育生态。
市南区坚持问题导向,在区域发展层面,着眼解决幼儿园与小学“各自为战”、幼小衔接缺乏科学性、家长社会盲目“超前学习”等问题,发挥行政推进作用,实施区域全面覆盖,突出工作机制建立,实现了参与广泛、双向衔接、家园合力、持续深入的目标,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市南经验”。在幼儿园和小学实践层面,通过专家引领、制度保障、联合教研等方式突破学段屏障,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教育实践方案,研发了教育实施指南,有利于形成持续性、常态化家园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市南区重视在幼儿园阶段充分发挥示范园和协作体的作用,特别是创造性地将游戏化课程深度融入幼小衔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在小学阶段扎实开展“零起点”教学,灵活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实施方式,强化以儿童为主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支持儿童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为每个儿童搭建成长适应的阶梯,帮助儿童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为主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同时,帮助家长缓解焦虑,积极转变家长观念,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作用,合力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基。
幼小科学衔接的价值不仅是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更是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基。希望市南区在对标对焦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加大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从儿童视角出发,继续以“支持人的长远发展”为目标,通过机制的完善和落实推动幼小科学衔接常态化,通过不间断的宣传宣讲影响家长和社会对幼小衔接的认识,通过课程的研究和改革推动幼小科学衔接走向深入,打造幼小科学衔接样板区,让“最优教育在市南”深入人心。
(李铁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0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