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董卓
两汉武德充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汉代对北方作战的士兵和将领多为六郡良家子,他们民风剽悍、家资丰厚、装备精良,他们以入选羽林军为目标,以军功搏爵夺官,积极性极高,这是汉军军力强大的主要原因。两汉因此而兴,董卓就是六郡后人。随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产生,羽林军建制消失,六郡良家子这一群体因此湮灭在历史中。
一、六郡和良家子
所谓两汉六郡,最早见于班固《汉书》,但他没说是哪六郡。范晔《后汉书》说羽林中郎将常选取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六地人士。东汉服虔给《汉书》的注释中解释说,六郡为金城(今青海西宁)、陇西、天水、安定(今宁夏固原)、北地(今甘肃平凉、庆阳)、上郡(今陕西榆林)。但唐代颜师古认为,金城是汉昭帝公元前81年设置,不在传统六郡之列,传统六郡应为《汉书·地理志》中所载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这六地之人因为时常受到匈奴掠夺,为了自卫,所以民风剽悍,“修习战备,高尚气力”。目前史学界多以颜师古的六郡为准。
汉军
良家子的名称,在秦汉一直存在,比如《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期匈奴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身份从军。古代是分贱民和自由民的,良家子是自由民的一种,其范围也在不断变化。笔者认为在汉代,良家子应该是指军功地主以上的阶层,用秦代二十等军功来比喻的话,良家子至少得是最低等的公士以上的家庭。因为只有拥有一定土地,才有经济基础,才能锻炼习武、置办军备、听从军令,战力才能提升。李广就是秦国军功将领的后裔。
六郡良家子之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匈奴传》:“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驰射上林,讲习战阵,聚天下精兵,军于广武”。根据《汉书》的记载,汉武帝曾亲自驰骋战马和六郡子弟一同骑射。汉武帝和一般农民家子弟一起骑马,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能亲近皇帝的人至少得层层政审吧,一般家庭怎么可能轻易和皇帝见面,所以笔者才说秦汉的良家子是指有经济实力的地主之家。
汉武帝
二、六郡良家子的登场
六郡从地理上看包含陕甘宁三省北部,在秦汉这里是对匈奴作战的一线。秦朝灭亡后,匈奴重新占领了河套,并不断南下袭扰,著名的事件就是白登山围困汉高祖,单于写信调戏吕后。公元前166年,匈奴攻破萧关,火烧回中宫,耀兵甘泉宫外。为了洗刷耻辱,汉武帝时期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得到猛士守御四方。《汉书》记载,汉武帝曾说“夫报忿除害,损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请罪,岂朕之指哉”,表达了自己迫切需要军将的愿望。
匈奴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修建了建章宫,为了守卫宫殿,组建了建章骑营,建章骑营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羽林骑。这个骑营的兵员,汉武帝钦点从六郡招收,六郡良家子遂登上历史舞台。有人问守卫宫殿为什么要用骑兵呢?史学界认为虽然经过卫青、霍去病几次征伐,匈奴元气大伤,但随着卫霍等人去世,汉朝缺乏骑兵将领。汉武帝因此组建骑兵营,将之作为培养骑兵将领的摇篮。
为什么是六郡,因为六郡子弟在对匈作战中表现出色,六郡出身的将领不胜凡举,著名的有李广、李蔡、李息、公孙贺、公孙敖等,他们表现出色,加上此刻汉朝的统治中心在关中,六郡受到关中辐射,皇帝用他们最为放心。所以以六郡为选兵地可谓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三十余年的总结。南宋章如愚说:武帝设置六郡良家子为求将之方,置羽林、期门为蓄将之地,而六郡为出将之地,武帝将之养在宫中,作为护卫,一旦有事,选诸环卫而用之。
汉代宫殿
三、六郡良家子的命运
台湾大学的逯耀东教授就认为,六郡良家子是对匈奴作战的骨干,卫霍的功绩,实际也是六郡子弟陷阵流血才取得的。羽林军不是一般士兵,它更类似元代的怯薛,其出身高于一般百姓,从属的羽林军地位也高于一般军队。明代徐孚远评论说:“良家子从军,盖自以才、力从大将军取功名,非卒伍也。”这里的“才”,有两种说法,一个是通假字,通“财”,良家子凭借自家财力置办军备,所以装备精良;也可以当做一般才能讲,凭借自己的才能跟从大将军战阵厮杀。不论哪种解释,足可见羽林军不是一般的士兵。
汉代士族
当然羽林军人数众多,不可能都是将领,能力一般的人只能成为一般骑士。由于汉武帝将骑兵军将的选拔限定在六郡,这就促成了两汉六郡军功集团的产生。《汉书》说,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山是指崤山。六郡就是代表。六郡子弟从军带有严重的家族色彩,比如李广之家,秦代就是将领,汉代仍为将领,李广弟李蔡,李广子李敢,李广孙李陵,可谓一脉相承。此外赵充国、赵昂父子,公孙贺、公孙敖兄弟,也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他们在军界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缺乏政治眼光,这注定了六郡军功集团的衰落。
缺乏政治眼光的典型代表就是李广家族,李广家族一生都在对匈奴作战的一线,但下场都十分悲惨,李广自杀,李敢被杀,李陵孤立无援只能投降匈奴然后全家被杀。一个重要原因是,李广家族只是武夫,毫无政治眼光,不懂进退之道。虽然如此,但六郡良家子在两汉仍是精锐,维持了两汉四百年的强大。
李广
四、最后的代表董卓
随着东汉中央的衰弱,六郡良家子也走向了没落,六郡良家子最后的代表就是董卓。董卓,陇西郡临洮人,桓帝时期入选羽林骑,随后崛起。至189年,董卓兼并何进、丁原部曲,自此成势,主宰朝廷。而董卓的心腹力量就是三千凉州军,麾下将领多为六郡(东汉时以凉州代称六郡)子弟,代表有北地郡的李傕、胡封,武威郡的贾诩、张济,金城郡的樊稠,张掖的郭汜。董卓女婿牛辅是凉州人。贾诩更是推动了李傕、郭汜进攻长安,理由就是贾诩听闻“长安议尽诛凉州人”,所以先下手为强。
董卓
六郡良家子在两汉是一个很重要的军功集团,开始于秦代,崛起于汉武帝,随着汉朝而没落,董卓是六郡最后的代表。随着董卓被杀,李傕、郭汜失败,凉州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六郡子弟终于谢幕。此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代,各地军阀依靠本地人士组建军团,六郡子弟再不复当年盛名,成为一个历史名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