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阿来:30年前我是怎样写出《尘埃落定》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13 12:12:00 来源:新黄河

今年是作家阿来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经典《尘埃落定》创作完成30周年,10月12日,阿来与著名学者、评论家李明泉,作家罗伟章,一同来到2024年天府书展主会场,共同探讨了《尘埃落定》这部文学经典的诞生历程和成长轨迹,出版人曹元勇担任了这次分享会的主持人。

阿来:30年前我是怎样写出《尘埃落定》的?

“我曾五年没有写作”

自问世以来,《尘埃落定》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尘埃落定》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对藏地文化的深邃挖掘,不仅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认可,更在广大读者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它以厚重的历史质感、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优秀的作品如同悠扬的旋律,即使时间流逝,那些感动人心的力量依然会在读者心中久久回荡。在现场,大家仿佛回到了30年前的那个春天,窗外画眉鸟的鸣叫在呼唤着阿来。作为作者,阿来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对文学非常有热情,但那时候自己并不知道文学对自己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在“糊里糊涂”写过一些东西之后,他突然没有勇气回看自己的作品了:“虽说我的这些作品寄托了我对文学的热情,但我清楚这些作品和我心中的标准相差甚远,这种对自己很严格的判断就使我不能够写作了,如果还继续写这样的作品就相当于自我取消了生命的意义。文学最大的秘密和最大的活力都蕴藏在土地和人民之中,但书本并没有告诉我们是哪块土地和哪些人民,于是我开始漫游。我一边读书一边行走,这一走就是五年。”

与自然演变共振的故事

到了1994年,阿来坐在家里,《尘埃落定》的开篇就出现了,从5月写到12月,从春天写到冬天,阿来认为这也许是天意,他的故事和自然的演变出现了共振:“窗外的白桦树刚开始发芽时,我的故事也开始蓬勃发展了,树叶全绿的时候,我的故事也逐渐丰满,树叶开始发黄的时候,故事开始走向凋零,到了树叶落光的时候,故事就结束了,二少爷走了。”

《尘埃落定》从完稿到出版中间隔了4年,之所以这么艰难,是因为阿来固执地坚持不修改自己的小说,因为心中最隐秘的情感是没办法修改的。“我那时认为这是我最好的作品。”阿来坦言。

阿来:30年前我是怎样写出《尘埃落定》的?

“这本书会活得比我久”

李明泉认为,《尘埃落定》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阿来的写作具有诗性,《尘埃落定》就像一池酒,阿来用藏地的文化、对人性的剖析等要素将它酿造成了,到今天我们还在品味这部作品的魅力,《尘埃落定》还被改编成了歌剧、话剧、川剧等艺术形式。他还强调,“傻子少爷”这一形象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他大智若愚的个性值得多数人学习。再者,《尘埃落定》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一个书写边地文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读者认可,是因为它写出了人的普遍性和复杂性。李明泉认为,阿来灵动的语言也是《尘埃落定》经典化的原因。

罗伟章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示《尘埃落定》最大的价值是对生命内部的探望,阿来写的是藏族的故事,但他写的是每一个人的局限、欲望和命运,这是被历史带着走的。在这个基础上,故事是可以被人物带着走的。“30年几乎可以分为三个代际,每一个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都能让这部作品的价值不断放大,并且《尘埃落定》成为了很多写作者的灵感,这就是一个经典对文学的贡献,我十年前写作一部小说,手边就放着一本《尘埃落定》,在写作停顿的时候,我就会读读它,这对我的语言帮助很大。”

有了《尘埃落定》,阿来的写作就在一个高水平的层面发展了,又涉猎了诸如非虚构、散文等多种文体。阿来认为我们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写作?写作对我们的生命有什么意义?“我一直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这就要求我在写作的时候把我狭窄的心灵打开,写作的过程也是我进入崭新空间的过程。我认为做这些努力非常有意思,但我觉得通过写作我活过好几辈子了。跟书中人物的命运在不同时空交错,这就是写作对我最大的奖赏。《尘埃落定》完稿30周年了,我相信这本书会活得比我久。”

记者:钱欢青 编辑:钱欢青 校对:汤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尘埃落定》创作完成30周年,阿来:这本书会活得比我久
今年是作家阿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经典《尘埃落定》创作完成30周年,今(12)日下午,阿来与评论家李明泉、作家罗伟章一同来到天府书展,共同探讨了《尘埃落定》这部文学经典的诞生历程
2024-10-13 11:32:00
话剧《尘埃落定》原著作者阿来来渝畅谈川渝文学与戏剧创作
...编话剧《尘埃落定》对谈川渝文学与戏剧活动暨原著作者阿来见面会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举办。《尘埃落定》原著作者、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作协主席阿来,以及川渝文学界、戏剧界重磅嘉宾以对
2023-11-15 23:42:00
...晚,马尔康第十一届嘉绒锅庄文化旅游季暨2024·马尔康“阿来诗歌季”颁奖典礼在阿坝州马尔康市举行。马尔康市人民政府市长蒋刚介绍,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
2024-11-04 10:27:00
阿来书房连续三年亮相文博会
...:封面新闻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深圳报道6月6日,作家阿来和俞敏洪、董宇辉在四姑娘山做了一场直播,露营山地、夜观星空,畅聊文学与生活。阿来书房抖音直播间以“坐看云起时”为题,
2023-06-08 18:57:00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热爱自然,在文学中融入自然—作家阿来在西藏大学谈生态文学写作本报记者 晓勇4月14日下午,西藏大学纳金校区在花香四溢的校园春色里,迎来了著名作家阿来,他从自
2024-04-18 10:22:00
《我在岛屿读书2》阿来谈科幻,物理的想象,和关系的想象
...了多角度的解读内容。这一期当中,观众们更是可以了解阿来老师的另一面。他除了是《尘埃落定》等严肃文学的创作者之外,他竟然还是一家科幻文学杂志的主编,刘慈欣等很多科幻作家的作品,
2023-07-22 23:54:00
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石刻文化之旅 资阳安岳举办阿来线下讲座
四川新闻网消息 5月17日,“阿来讲安岳”线下讲座在资阳市安岳实验中学举行。作为2024安岳文旅推介暨安岳石刻文化艺术季子活动,阿来在讲座中生动阐释了安岳石刻背后千年的文化艺术魅
2024-05-18 13:49:00
“回家了”!重庆原创歌剧《尘埃落定》唱响西藏昌都“茶马艺术节”
...民族歌剧《尘埃落定》创排于2018年。全剧根据著名作家阿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作品改编,全剧以藏族土司“二少爷”与少女卓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西藏社会变迁和藏族人民在中国
2023-08-26 15:55:00
作家王跃文谈《家山》:关于家乡的故事像潮水扑面而来
...篇小说《家山》对谈”举行。《家山》作者王跃文、作家阿来、作家叶舟围绕《家山》的文学写作与文学思考展开对谈。王跃文谈及创作新作《家山》时的心情表示,《家山》写了100多个人物,
2023-10-24 18:2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
从“傻妮子”到“婷宝”: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婷十余年助人为乐书写孝老篇章
鲁网11月14日讯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37岁的程婷有两个充满温情的称呼:乡亲们疼惜地叫她“傻妮子”,颐美康养院120多位老人则亲昵地唤她“婷宝”
2025-11-14 10:18:00
记者走基层|医药管理双中心 基层用药更安心
11月7日,在故城县医院,药学部主任秘相征(右)和审方中心主任冯晓林对已开具的处方进行复核。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11月7日15时
2025-11-14 07:5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近日,九江市民李女士(化名)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九江市“学车之星驾校”存在违规经营问题
2025-11-14 06:49:00
《诗经》里最潮的“打卡地”,为何都在河洛?
大河网讯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洛文化分布于黄河流域核心区域,地处中原的腹心地带
2025-11-14 06:48:00
温情入户 心愿到家——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社工助力“慈善微心愿”圆满送达
鲁网11月13日讯一袋大米、一提面包、一件厚实的棉衣……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是困难老人藏在心底的朴实愿望。近日,随着莱芜慈善总会“慈善微心愿”活动的深入开展
2025-11-13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