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自从明成祖朱棣将国都北迁到北平,明朝的命运就变得微妙起来。这不仅因为北平的北方直接挨着蒙古大漠,还因为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存在,对明朝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明朝的行政体系中,一般都由民政,军政和司法三个体系,分别是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按察司三司组成。但辽东半岛不一样,辽东半岛只有管军事的都指挥使司,但民政和司法却要跨过渤海,由山东的布政使司和按察司管理。
隔着茫茫渤海,为啥明朝要做出这样的决策呢?考虑到明朝的情况,当时辽东半岛的人口太少,民政事务有限,故而交给了山东管辖,在明英宗时期,辽东才设立了巡抚,分化在山东半岛的民政和司法权力。但实质上,辽东半岛依然是一个军事氛围浓厚的军事管辖区。
如果我们看明朝的地形,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就像是一个城堡的两扇门,拱卫着京师的安全。虽然当时渤海几乎没有海上方面的威胁,但对于倭寇的横行这里还是非常关键的。当时倭寇主要袭扰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明朝初年就开始大肆活动,让京师颇感不安。
虽然此时的倭寇只是小股力量,但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做大呢?明成祖永乐二年,山东半岛成立了水师营,主要负责方位倭寇从山东半岛进犯,又在蓬莱设立水师营,防范倭寇对渤海的侵入可能。在文登的水师营设立后,山东海岸的安全就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辽东半岛的水师的设立,则发生在明成祖永乐十四年,辽东金州卫设立,也就是现在旅顺口的位置。这是明朝为自己设立的两扇铁门,但倭寇不知道。
据历史记载,在永乐十七年的时候,倭寇进犯辽东半岛,结果遭受重创,损失了一千多人,从此倭寇对渤海海峡失去了进犯的信心,一直到嘉靖年间,倭寇都对渤海海峡退避三舍。大家怎么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