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刘秀会把陵墓选在黄河滩上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06: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关于刘秀,有人把他称为“位面之子”,也就是天选之子的意思,大概意思就是他能成为皇帝很大程度上得天道相助,是运气特别好的皇帝。

为何刘秀会把陵墓选在黄河滩上呢

(刘秀像)

当然了,刘秀运气好,其实也是他努力的结果。他虽说是正儿八经的大汉皇族后裔,但到他那一代时,家庭早已破落。

不过,刘秀不甘沉沦,努力学习,在长安研学期间,立下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人生大志。

后来,刘秀更是白手起家,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最终建立了东汉政权。

刘秀统一天下后,对军队和吏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百姓休养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几次释放奴隶,减少赋税等。在他的治理下,很快便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刘秀生前由于善待开国功臣,推行仁政,深得朝臣和百姓赞誉,是历史上近乎完美的皇帝,受到了后世不少赞扬。

可是,在他刘秀去世后,他陵寝所在地的选择,却让后人颇为费解。

要知道,在封建王朝,皇帝对自己的身后之事总是特别重视,他们往往登基之初就会四处选择吉地,并大兴土木修建帝陵。

一般而言,背山面河的阳面之地,往往是帝王们的首选。按风水学来讲,这种地方开阔通便,不仅彰显他们开阔的胸襟,驾驭万物的志向,并能福荫后人,永固江山。

比如,洛阳北部的北邙山便是历代皇帝首选的上好吉地,由于它山势开阔,又面对黄河,因此是历代中原建都的皇帝们首选陵寝之地。古代一直流行“生在苏杭,死葬北邙”,意即如此。

为何刘秀会把陵墓选在黄河滩上呢

(北邙山)

然而刘秀的皇陵,却偏偏在北邙山对面的黄河滩上,也就是传说中的“枕河蹬山”。从风水学上来看,这似乎并非吉地,对后世江山也没有好处,那么一向“有权略”的刘秀,为何会葬在这里呢?

关于这个问题,野史上有个记载,说刘秀本来是想在北邙山上修建陵墓,但太子刘庄偏偏是个反骨,他说向东,刘庄一定向西,总之处处跟他不对付。

刘秀担心就算自己在北邙山建了陵墓,刘庄也会存心捣乱,把他葬在黄河滩上,所以犹豫不决,一直没有建造陵墓。

结果这一拖就到了62岁,刘秀得了一场大病,眼看就到了弥留之际,刘庄在病榻前问他,想葬在何处?刘秀本想说北邙山,但一想到刘庄从没有依过他一件事,便改口说自己命中缺水,死后就葬在黄河中便是,说完便驾崩了。

刘庄想到多年来,总是顶撞刘秀,心里愧疚不已,不免大哭起来,并对着刘秀的遗体发誓,这次一定听从他的嘱托。

随后刘庄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打造了图案精美的龙船,作为刘秀的灵柩。

待到下葬吉时,刘庄命人将灵柩抛入汹涌的黄河中。

谁知灵柩落入水中不久,汹涌的黄河水竟向北涌去,而灵柩落地之处的河床却显露了出来,紧接着又刮起一阵大风,瞬间灵柩所在的地方便高高隆起了一座陵丘,于是此处便成了刘秀的原陵所在地。

为何刘秀会把陵墓选在黄河滩上呢

(刘庄像)

当然,这个野史不足为信。

据史书考证,刘秀在公元50年时,便开始在北邙山和黄河之间建造自己的陵墓了。

由于刘秀是个谦卑的人,他认为自己“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所以他在建造陵墓时,要求“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才令流水而已”,意思是陵寝占地不要超过二三顷,同时也不要把陵墓修得如山陵一般,只要排水畅通即可。

刘秀弥留之际,还特意交代说,随葬品只可用瓦器即可,切不要把金银铜锡等贵重器皿作为随葬品。

在刘秀的指示下,他的陵墓被修建得简朴庄严,再加上后人都知道他墓中不过是些不值钱的瓦器,因此当北邙山的帝王陵墓被疯狂盗挖时,刘秀的原陵却从没有盗墓贼光顾。

当然,除了墓室中没有什么值钱的陪葬品外,还一个原因,就是原陵处于黄河滩上,它的下面就是流沙结构,所以盗墓贼就算想下手,也不敢贸然行动。

所以,刘秀的陵墓最终“枕河蹬山”,都是他关心民间疾苦,提倡节俭的缘故。与他生前的作为是一脉相承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代雄主汉光武帝,为何选择葬在黄河里?
...前有河,后有山”的原则,而帝陵更是如此。但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墓,却是南靠邙山,北临黄河,山与河的方向刚好相反。中国的风水学历史悠久,对于帝王陵墓的建造,更是风水学的集大成者。从
2023-05-11 17:48:00
刘秀是历史上的一位较有作为的开明君主,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他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于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这位皇帝就是著名的汉光武帝刘秀。刘秀可以
2023-03-15 16:11:00
刘秀公园在高邑县城南2华里的花园村村南。史料记载,公元25年,刘秀于此千秋台登基称帝,欲开创其千秋霸业,故曰:“千秋台”。陵寝墓地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
2024-07-10 13:17:00
盘点东汉时期的贤明之君的作为
...。个人眼光下,东汉贤明君主主要集中在前三位: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炟。从章帝开始,东汉政权逐渐落入外戚和宦官之手,再难见雄才大略的君主。以下将深入探讨这三位贤明君主的
2023-12-13 14:54:00
汉明帝刘庄是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亲是光烈皇后阴丽华,他父亲汉光武帝刘秀,不仅是东汉开国皇帝,而且创立了光武中兴。如此辉煌的成就交给他,他又有哪些治国措施呢?东
2023-10-09 16:25:00
...姓人心惶惶,各地四处起兵造反。年轻的拥有汉室血统的刘秀也在家乡南阳起兵,他行至邯郸时,听闻郭家有位美丽的妙龄女郎,便登门求婚,与圣通结为夫妻。公元24年,刘秀在邯郸即皇帝位。
2024-06-07 06:50:00
东汉比较贤明的皇帝都有什么作为?
...的眼光判读的话东汉贤明的君主也就前三位帝王: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炟了。从章帝以后,东汉政权操于外戚甚至宦官之手再无雄才大略的君主。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光武帝
2023-06-26 10:52:00
...?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是要是说起他老爹光武帝刘秀,大家就都知道了。太子刘疆被废起因是生母郭圣通和阴丽华之间的皇后争夺战。光武帝刘秀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就十分仰慕新野第一
2023-03-12 14:48:00
东汉皇帝的天花板是他
东汉一朝,除了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以及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你还知道谁?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有一个共性的视觉盲区,那就是明明很强的东汉王朝,偏偏在历史上的存
2024-11-07 09: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