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京是一座传承与创新并进的城市”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4 07:53:00 来源:南京日报

2024年“行思中国”国情研修活动在宁举行,大咖们称赞——

“南京是一座传承与创新并进的城市”

“南京是一座传承与创新并进的城市”

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大家通过文物实物、数字沙盘、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了解南京城墙的历史文化及遗产价值。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虎踞龙盘,毓秀江南,这里是南京。厚重的历史积淀深深烙进这座城市的骨子里,在创新的激活下正释放无限潜能。

6月11日—13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2024年“行思中国”国情研修活动在南京举行。中央媒体新媒体工作室负责人代表,以及微博、腾讯、快手、百度、哔哩哔哩、爱奇艺等商业传播平台负责人和平台博主代表共50余人走访调研紫金山实验室、南瑞集团、南京城墙博物馆等地,且行且思、学思结合,全方位感受南京传承与创新并进、文化与科技同行的城市底蕴。

科技创新,顶天立地

12日上午,调研团来到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同推进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紫金山实验室,步入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原始创新、顶天立地、世界一流、不可替代”16个大字,似在诉说着这个实验室的雄心壮志。

“专注原始创新,我们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助理野永东介绍,目前实验室建立了业界首个6G实验室,初步建成6G端到端实验平台,6G光子太赫兹通信实时传输速率从400Gbps提升到1Tbps,再次刷新世界纪录。实验室还突破大网操作系统、毫米波太赫兹通信与核心器件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在多个国家重点行业应用。

边走边看,腾讯“有点数”财经科技主理人张晓东不禁啧啧称赞:“在这个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的年代,紫金山实验室的布局非常具有前瞻性,无论是已经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还是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都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

作为能源电力领域的龙头企业,南瑞集团也始终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基础前瞻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持续攻坚突破,以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

站在南瑞集团展厅的一面专利墙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庄胜春感触颇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提到南京首先想到六朝古都,但这次实地走访后,我发现南京还有很多高精尖的科技创新项目,是一个很新锐、很前瞻、很有未来的城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京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向“新”而行、提“质”奋进,在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23年,南京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4位。

千年文脉,绵延不绝

当紫金山入城的余脉汇入古鸡笼山,便交汇出绵延千年的金陵文脉。约1500年前,这里是中国历史上首个文学馆的所在地。时光飞逝,如今这里已成为南京文学叙事的新空间——世界文学客厅。

12日下午,刚走进世界文学客厅,微博博主“以史为鉴”、资深媒体人王晓君仿佛被施了定身术,站在一处文学坐标前久久没有离开。“我喜欢历史,这次能在世界文学客厅了解文学史上的南京,寻访悠久的金陵文脉,就高兴得走不动了。”他说。

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之美誉,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书香文脉。自越王勾践建越城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中华民国等在南京定都,千年文脉,绵延不绝,有超过1万部文学作品写作于南京或者与南京有关。2019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成功入选“世界文学之都”,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世界文学之都。王晓君边走边仔细记录,“作为一名历史博主,我非常喜欢南京,回去后也会把南京的历史介绍给更多人。”

从世界文学客厅离开,调研团又走进了南京城墙博物馆,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口。玻璃幕墙上,古朴沧桑的城墙、青砖白墙的老门东、川流不息的车辆皆倒映其中,南京历史的厚重与都市的繁华相得益彰。

当天,调研团通过文物实物、数字沙盘、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了解南京城墙的历史文化及遗产价值,半个小时的参观结束时,大家的手机中都存下了不少照片。“和前两次为了工作来不同,这次我更注重静下心来体验,能感受到南京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人杰地灵的城市,更重要的是还有很多文化载体,能让大家静下心来,慢慢品读一本书。”光明日报记者、进进工作室负责人张进进说。

保护更新,老街升级

来到南京老城区小西湖街区堆草巷33号,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映入眼帘,隔着镂空花墙和篱笆,院内花草繁茂。70多岁的老街坊刘光纪闲坐院中,与来往驻足的游客聊着“城南旧事”。“自从将我们家院子修缮成共享景观后,邻居常来家做客,游客到此歇脚,老街区的烟火气更旺了。”刘光纪笑着说。

小西湖街区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22处历史风貌区之一,也是南京明清风貌特征保留较为完整的居住型街区之一。2015年以来,政府部门、设计团队和实践团队共同努力,充分听取每户居民意见,小西湖改造探索出一条“自我更新、有机更新、持续更新”的保护新路径。共享院落、共生院落、平移安置房等创新举措应运而生。部分居民搬走后腾出的空间,引进了茶馆、民宿、餐饮、虫文馆、工作室等新业态,新与旧在这里融合共生。

“街边的老人微笑着,孩子们在巷子里嬉戏,十足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中国日报社记者孟哲把自己看到的场景记录了下来,在他看来,小西湖“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实践既尊重保留原住居民、留下街区传统文化,又赋予居民安全便利的现代化生活环境,每一处改造都透出情感和温度。

“市井坊间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合书千载大文章”。作为朱元璋建造南京明城墙时守城兵卒驻扎之地,老门东也在保护中更新,摇身一变成了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漫步于青石板路,古街老巷、灰墙黛瓦,商铺林立、游人如织,这里既集聚了非遗、老字号,也有年轻人喜爱的创意咖啡、潮流文创、沉浸式剧场,传统与现代在此相融,让老门东变得更有活力。

目之所见,思之所及。“总的来说,我认为南京是一座历史与现代相融、传承与创新并进的城市,也希望自己今后还能有机会来这赏美景、品美食、探文化,慢下来体验美好生活。”爱奇艺博主“阿晨吃饱了”何晨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外国记者点赞南京 “这是一座很有气质的城市”
...力。图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灯光秀。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昨天,“媒体记者看南京”活动正式开启。来宁报道赛事的国内外媒体记者一起走进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2025-03-21 07:33:00
江苏南京:以戏剧之美彰显城市之蕴
...续与创作者和观众相约。《逆转未来》剧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3月31日开始,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将正式启幕。届时,话剧、儿童剧、锡剧等20部
2024-03-29 13:04:00
...号越打越响,也少不了南京刻进骨子里的“跑”的基因。紫金山夜跑、紫金山越野跑、明城墙跑、浦口老山和江宁横溪山地跑……在南京,光是大大小小的环玄武湖跑赛事,每年就有几十场,你能切
2023-11-11 15:20:00
江苏南京:一座城市的 艺术“共生密码”
...”启幕。图为模特带来服装设计毕业作品秀。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5月20日,第十届南艺520毕业展演嘉年华在鼓楼水岸·南艺“520广场”启幕。图为嘉宾在参观美术、
2025-05-22 07:21:00
碑亭巷:“旧模样”与“新面孔”收录南京记忆
扫码登录紫金山新闻客户端看视频大行宫地铁站前往碑亭巷的手绘地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美编 鲍逸倩 制作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秋天的江宁织造
2025-09-17 07:45:00
这些文保手绘图,告诉你南京有多惊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流徽榭、灵谷塔、古天文仪器、湖熟古八景之梁台映月……一幅不大的画纸,线条远近、浓淡相宜,陆续呈现的是南京的一个个历史古迹。画作都出自青年画家刘莹莹之
2023-03-15 15:21:00
...机构、战略,展露了南京矢志创新突破的蓬勃雄心。走进紫金山实验室,“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媒体记者一行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科创图景。发布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重大突破成
2023-06-06 07:1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秉印名城南京和创新创业人才如何实现双向奔赴?2023紫金山菁英人才节昨天在江宁开幕,落户南京、江宁的创新创业人才现身说法:南京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卓
2023-11-12 09:10:00
江苏南京:创新为笔,书写“博物馆之城”新篇章
...——创新为笔,书写“博物馆之城”新篇章□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
2025-05-18 09:0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