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平均亩产597.79公斤!三亚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头季测产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20 15:35:00 来源:南海网

南海网7月20日消息(记者 利声富)19日,三亚水稻国家公园,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南繁优质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再生稻第一季进行理论测产,实测平均亩产597.79公斤。这是三亚市第二年进行再生稻示范种植,示范表明,三亚再生稻种植潜力很大。

平均亩产597.79公斤!三亚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头季测产

7月19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三亚市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再生稻第一季进行理论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

稻浪飘香,稻谷金黄……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的测产专家仔细观察发现,田间种植的爽两优1143和青香优19香长势均衡,茎秆粗壮,株叶形成好,结实率高,穗大粒多,综合性状良好。于是,专家组选取了3个代表性强的点位进行理论测产,综合平均每亩干谷产量为597.79公斤。

平均亩产597.79公斤!三亚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头季测产

7月19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三亚市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再生稻第一季进行理论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

“根据三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我们优选爽两优1143和青香优19香等再生能力强品种,开始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开展热区雨季再生稻品种试验示范。”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再生稻品种示范头季取得不错的产量,头季收割后,再通过施肥,稻秆上存活的休眠芽重新长穗,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进行第二季收割,从而实现一茬两收。

良种还需良法配。“爽两优1143和青香优19香两个良种再配合再生稻生产关键技术,实现良种、良法相互配套,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性、标准化技术模式,促进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示范中,他们除了适时足量施好粒芽肥外,还根据气温高低决定稻桩是留高桩还是低桩等。

平均亩产597.79公斤!三亚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头季测产

7月19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三亚市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再生稻第一季进行理论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

再生稻是指种一茬收获两季,即头季水稻收割后,实施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促使头季稻桩上的腋芽生长发育与抽穗结实,实现一种两收的水稻种植模式。

南繁优质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是三亚市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做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全面推进三亚市稻种升级、稻米提质、稻谷增产、农民致富,服务三亚“米袋子”,促进海南省水稻产业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而推出的项目。该项目通过开展再生稻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海南好米”评选示范和“海南好米”金奖品种种植,助力三亚市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粮食优质发展,筛选推广新优品种、高质高产新技术。

平均亩产597.79公斤!三亚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头季测产

7月19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三亚市再生稻品种示范基地再生稻第一季进行理论测产。记者 利声富 摄

“再生稻比双季稻施肥少、成本低。通过筛选再生稻品种,建立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实现再生稻单产亩产提高,促进农民增收、耕地增效、粮食增产,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每年南繁季、冬季瓜菜收获完后,在三亚水稻种植两季时间则不够,只种植一季又有多余时间,再生稻种植既增加农户收入,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是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好途径。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章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0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亚市举行再生稻种植产业发展咨询会
...术,特别是适宜海南的再生稻栽培技术。三亚百亩再生稻示范基地。再生稻是指种一茬收获两季,即头季水稻收割后,实施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促使头季稻桩上的腋芽生长发育与抽穗结实,实现一
2024-02-29 01:16:00
看三亚再生稻如何“再生金”
...亚首次再生稻试验示范传来喜讯:三亚水稻国家公园试验示范基地再生稻亩产达到886.63公斤。试验表明,再生稻种植在三亚具有很大潜力。
2024-02-28 02:20:00
种业振兴新“稻路”上,三亚实现杂交水稻亩产4000斤
...稻路”上,三亚先后进行杂交水稻一年三季亩产4000斤、再生稻示范试验等增产试验。三亚水稻生育期相对较短,平均产量普遍不高。为探索提升三亚热带地区特色三季水稻生产能力,评价筛选
2024-03-21 00:29:00
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
...稻路”上,三亚先后进行杂交水稻一年三季亩产4000斤、再生稻示范试验等增产试验。2023年12月30日,三亚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第三季测产
2024-03-20 09:40:00
胡凤益团队成功培育成多年生稻栽培品种
...验示范就传喜讯:再生季242.03公斤,加上头季644.6公斤,示范基地再生稻亩产达到886.63公斤。试验表明,再生稻种植在三亚具有很大潜力。1月5日,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
2024-01-07 00:49:00
三亚百亩再生稻迎来测产 平均亩产量644.6公斤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的水稻专家,对三亚再生稻示范基地进行测产验收,经测试,该基地的再生稻平均亩产量为644.6公斤。据介绍,再生稻是指种一茬收获两季,即头季水稻收割后,
2023-10-03 22:01:00
谢华安院士指导的再生稻新品种,又获高产!
...员王玉玺,代表验收专家组宣布尤溪县麻洋村再生稻百亩示范基地再生稻第二季验收结果。加上头季再生稻测产验收结果866.31公斤,基地今年亩产达到1353.87公斤。从2000年开
2023-11-14 12:11:00
泸州泸县:再生稻再创新高 总产量全省第一
...,泸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级水稻种植结构调整、优质稻示范基地建设、“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等项目1598万元,创建中稻再生稻吨粮田5万亩,建成百里中稻再生稻产业长廊17万亩,着力
2023-10-23 16:45:00
三亚今年力争种业产值翻番达50亿元以上
...打造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市,实施“万亩高产稻和百亩再生稻工程”,确保粮油播种面积不低于11.2万亩;保持常年蔬菜基地规模1.6万亩、自给率60%以上;实施“百万雄鸡”工程,力
2024-05-18 06: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开街即火!国庆中秋假期长春这里超热闹!
“宽城子这么有名的地方,有这么深厚的历史,一定要来的。”游客张女士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润德•东天里(东天街)开门迎客
2025-10-04 08:03:00
评论员 刘玉婧这两天,走在吴桥杂技大世界园区,不觉有些恍惚,这里真的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小城吗?迎面而来的,是世界各地的顶尖杂技演员
2025-10-04 07:14:00
打造成语IP 强化科技赋能 提升服务质量邯郸构建“两区三带”全域旅游新格局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原来诗仙李白在邯郸曾留下十几首诗歌作品
2025-10-04 07:16:00
央媒看太原随着双节假期的到来,公众出行需求旺盛,交通运输迎来了客流高峰。9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以《探亲旅游车流叠加保障高速公路出行顺畅》为题
2025-10-04 07:17:00
“山西非遗的N种可能:传统与当代的对话”艺术展,9月30日在山西饭店傅山艺术馆开展。作为山西省“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2025-10-04 07:17: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国庆节不仅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更是厚植孩子爱国情怀的时机。不少家长在“放假清单”上,列上了现场观升旗、访红色景点
2025-10-04 07:17:00
记者走基层|邢台市英谈古寨:山村花竞秀 歌舞迎嘉宾
邢台市英谈古寨山村花竞秀 歌舞迎嘉宾10月2日下午,在邢台市信都区英谈古寨,游客正在拍照打卡。河北日报记者吕若汐摄10月2日
2025-10-04 07:19:00
日前,秦皇岛蟹团团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人矫春颖和爱人来到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餐饮店,收拾桌椅,打扫卫生,为正式开业做最后准备
2025-10-04 07:24:00
华商网讯 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将于10月5日白天在海南文昌登陆或近海擦过。海南省海口市防灾减灾救灾消防和安全生产委员会10月3日晚发布消息称
2025-10-04 07:45:00
双节期间,公众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山西交控交投集团所辖高速各路段以高效的保畅机制和优质的通行服务,全力保障广大司乘平安便捷出行
2025-10-04 07:48:00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现场机械轰鸣,热火朝天,一片繁忙。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
2025-10-03 08:36:00
9月30日,市交通运输局发出《致全市广大出租车(网约车)司机朋友的倡议书》,倡导全体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规范运营、文明待客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潘书婷)新鲜采摘的蔬菜,手工制作的漆扇,沉浸式AR体验,巡游式英歌表演……近日
2025-10-03 08:37:00
便捷交通体验 厦门“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集美区在农村公路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养护机制,提升运营成效。图为集美区乡道321。海沧区通过优化农村公路布局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昨日,记者从厦门公安公众服务网获悉,因周边项目工程建设需要,思明区和集美区部分路段限行
2025-10-03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