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刑罚知多少,最轻刑罚剃胡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0:00 来源:戏说三国

“夏刑大辟二百,膑刑三百,宫刑五百,劓刑各千。”由此可见,在古代,刑罚种类很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上千种。轻则剃胡须,重则危及生命。

古代刑罚知多少,最轻刑罚剃胡须

大家对于古代最了解的刑罚都是那些极其残忍的刑罚,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古代最轻的刑罚

,刑罚虽轻,但很多人宁愿选择更重的处罚,也不愿意承受最轻的刑罚。这是为什么呢?说起古代的刑罚种类,很多人脑海中都会闪过很多惨不忍睹的血腥画面,比如砍头,五马分尸,夹手指等等。

与这些即刻就要了小命的刑罚相比,宫刑,毁容,发配边疆这些惩罚,都算是非常轻的了,即使是断手剜膝,那也至少还留着一条命苟延残喘。最重的刑罚场景,大家在影视剧当中也经常能够见到,那么古代最轻的刑罚是什么呢?是让人损失钱财吗?

古代刑罚知多少,最轻刑罚剃胡须

其实,除了最直接的缴纳罚金,在汉代,还有刑罚可以通过缴纳罚金而避免受刑,尤其是宫刑这种刑罚,让人痛苦的同时,还让家族都绝了后。司马迁被判处宫刑时,如果能有足够的钱缴纳罚金,也就不必忍受生不如死的宫刑了。但司马迁家徒四壁,尽管不想被施以宫刑,但还是因为交不起罚金,不得已忍受宫刑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不过,如果要想通过缴纳罚金,来躲避刑罚,即使普通人的家庭能够凑齐这些钱,但这样一大笔的罚金缴纳出去,也是非常让人肉疼的。于是就有人表示,与缴纳大笔的罚金相比,剃发这种刑罚,还算是很轻的,不用缴纳让人肉疼的大笔罚金,而且对身体上下的每一块肉,每一寸肌肤都不会造成损伤。

古代刑罚知多少,最轻刑罚剃胡须

剃发的刑罚起源于西周时期,在古代称为“髡刑”。这是针对当时的王亲贵族而言的。如果那时候皇家贵族子弟有人犯了宫刑,但碍于其尊贵的身份,以及繁衍皇家子嗣的任务,当时的人们便想到用剃发来代替宫刑。

在三国时期,曹操下令,毁坏庄稼的任何人都要被处斩,没曾想话音刚落,他的马就踩踏了旁边的庄稼。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自己不能做好表率,便不能服众。无奈之下,曹操只能听从大臣建议,以发代首。

古代刑罚知多少,最轻刑罚剃胡须

为什么在古代剃发被称为是一种刑罚呢?古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他们的眼里,头发是父母给的,不能随便剃掉。倘若随意剃发,便是不孝,所以这种刑法罚尽管对身体没有伤害,但却十分侮辱人。

但还有一种比剃发还要轻的刑罚,被称为“耏刑”。这是什么刑罚呢?这种刑罚指的是剃掉一个人的胡须作为惩罚。为什么剃胡须也成为了一种刑罚呢?胡须和头发一样也是属于身体发肤的部分,剃之则为不孝。除此之外,从春秋时期开始一直到唐朝,都盛行一种想法,他们认为胡须是美貌和才能的代表。关羽就是典型代表。

古代刑罚知多少,最轻刑罚剃胡须

而且胡须留得越长,就代表年纪越大,人生阅历自然也就更丰富,因此,胡须还是一个男子年纪和经验的代表。三国时期的刘备就因为没有胡须一事,被张裕嘲笑。没有胡须会影响一个人的颜值,但仅仅是胡须的缺失并不会对五官产生较大的影响,毕竟天下之大,有胡子的人很多,但没有胡子的人也不少。

和剃发,缴纳大额的罚款相比,剃胡须这种刑罚可以说是非常轻了。但依然有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种刑罚。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自己的脸面问题。虽然这类刑罚对身体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害,但一旦接受,就意味着将要忍受他人很长一段时间的嘲笑和讽刺。剃胡须这种刑罚在秦汉时期最为盛行,但后来却逐渐减少了。

古代刑罚知多少,最轻刑罚剃胡须

有人推测,秦汉时期几乎人人都想方设法地留长胡须,从秦始皇兵马俑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很热衷于留胡须,兵马俑的士兵都留着各种各样的胡须。

无论是剃胡须作为惩罚也好,五马分尸作为惩罚也好,都属于古代刑罚的一种。其目的都在于告诫人们,不要做出损害别人权益的事情,否则就必须要接受相应的惩罚。有因必有果,自己种下的“因”,就必须自己承受结出来的“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的剃头刑罚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你可曾想过,一个男子剃去胡须和头发,竟成为一种残酷刑罚?当这刑罚落到身上时,即便不痛不痒,官员也会羞愧难当、名誉扫地。而今日,男士们每日剃须,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时过境迁,
2024-01-14 20:22:00
小鲜肉嫪毐受宫刑,赵太后命不割隐私只拔胡须,女网友:太好了
...。很多女网友看到此处也跟着心疼,当看到嫪毐没有遭到刑罚时,都欢呼:太好了!【三】嫪毐获封长信侯人生到达了巅峰。嫪毐因为侍奉赵太后得力,深受赵太后的喜爱。当时赵太后是秦国的监国
2024-02-26 13:25:00
古代有一种刑罚没有疼痛感,却让人十分屈辱,现代人却每天都要做
...统治者无疑都希望国家安定,社会承平,于是便设计出了刑罚。“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刑罚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即小惩大诫,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却往往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以排斥异
2023-05-05 09:10:00
宫刑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宫刑,又称为腐刑,是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刑罚。它的主要对象是男性,通过割除生殖器官,使受刑者失去生育能力。这种刑罚在古代社会中广泛存在,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刑罚。那
2024-10-18 20:23:00
死刑的替代:汉朝刑罚制度中的金钱赎罪与宫刑选择
刑罚的存在意义,便是威慑民众不敢轻易触犯法律。华夏民族在很久以前就制定了刑罚,皋陶便是第一位执掌刑罚的人,当时的刑罚都是肉刑,不管罪行大小都要从犯人身上割下点什么,可以讲非常恐怖
2024-04-16 02:40:00
古代比宫刑还可怕的刑罚:阉流刑
古人的创造力真令人叹为观止,据我听说过的刑罚,最让人毛骨悚然的要算凌迟、脱衣之刑、梳洗之刑。其他的滴水刑、炮烙之刑、人彘、骨醉无不表现出古人的非凡想象力。至于阉流刑,我想并不比凌
2023-07-19 09:30:00
古代髡刑的历史源流与含义
...回答,部分答主说“髡刑”就是把全身毛发都剃光的一种刑罚,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说文解字》言:“髡,剃发也”,“髡”的意思就是剃去头发,《左传.哀公十七年》曾记载着这样的一件
2023-10-01 09:03:00
宫刑是什么,太监的宫刑痛苦吗
...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宫刑。宫刑是一种古代的刑罚,也被称为腐刑或阉割。这种刑罚是将男性的生殖器官完全或部分切除,使其失去生殖能力。在古代,这种刑罚通常被用来惩罚犯罪的男
2024-10-18 20:22:00
揭秘古代女性遭受的三大酷刑
在古代,对女人的刑罚比较残酷,有些专门针对女人特征制定的一些刑罚手段,不仅是对女人身体的摧残,更是对精神上的伤害,是极其可耻的,比如刑舂、拶刑(拶指)、杖刑、赐死、幽闭(对女性的
2024-01-11 15: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
组图: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临沂展出
“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近日在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以“金色海昏”为主题,展出了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120余件(组)珍贵文物
2025-08-29 14:42:00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每当七夕临近,《古诗十九首》里这几句诗总会在心头流转。作为最具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
2025-08-29 16:39:00
郑玄与岳镇海渎:最早提出五岳四镇的具体指称
鲁网8月29日讯(记者 王玉龙)岳镇海渎是古代国家祭祀的“山川神”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详尽的注解
2025-08-29 17:14:00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网红打卡墙引发热议。孙女士认为墙画可能误导青少年,建议修改;而众多热心人士则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发声
2025-08-29 19:38:00
救命!福州怎么全是“神仙CP”
宝子们好!👏大家今年七夕怎么过呀?小编可是有点难过!(因为在上班过)大家发现没今年各大城市大屏由甜蜜蜜变成了“显眼包”图源
2025-08-29 20:10:00
在二十四道拐 二战援华医生后人感慨:祖辈若看到今日中国,必感震撼而欣慰
贵州晴隆,蜿蜒的二十四道拐见证过战火与生机的跫音。近日,援华名医林可胜(Robert Kho-Seng Lim)的孙女Shawn Lim Mottley 与 Mirah Lim Todd
2025-08-29 06:34:00
抗战中的太原:四桩惨案遗址的历史诉说
晋阳堡“11·8”惨案纪念馆(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岁月流转,晋阳堡的残碑、籍营村的焦窑、边家庄的断壁、河家庄的窨子
2025-08-29 07:02:00
郑玄与酒礼:只敬两杯,成礼不为过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8月26-27日,首届全国郑玄经学学术研讨会在潍坊市峡山区举办。这场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
2025-08-28 15:00:00
四代人的守望:79年守护一座烈士纪念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梦媛 李海涛 赵旭正午的阳光洒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运粮河畔陈户烈士纪念园,守塔人王建亮弯着腰,正仔细清理砖缝里新长出的杂草
2025-08-28 15:38:00
郑玄与服虔:功成不必在我
鲁网8月28日讯(记者 王玉龙)郑玄与服虔都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尤其在《春秋》和《左传》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2025-08-28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