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治日报
日前,沁县漳源镇罗卜港村蔬菜种植基地里,10多名村民正在栽种白菜,一垄垄绿色的白菜苗青翠欲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村民王效峰半蹲在菜地里,小锄头飞快地掏出一个小土坑,一放一埋间,一棵小白菜苗就被整齐、笔直地种了下去。“蔬菜的种植和采摘工作简单,一天能挣上百元,我家离这儿不远,还能照顾家里。”王效峰开心地说,在基地赚的薪资补贴家用绰绰有余。
近年来,漳源镇罗卜港村利用村集体拆迁复垦后的土地,种植土豆、白菜、卷心菜等时令蔬菜,一年三季,实现各类蔬菜种植有效接茬。同时,基地还吸纳周边村民前来务工增收。
罗卜港村对流转土地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实施头茬种土豆,二茬种萝卜、白菜的尝试,第一年农民便尝到了“甜头”,一亩地的收入相比种玉米增加了5倍。由于白菜亩产可达8000斤,收入可观,今年,收了土豆后,地也没闲着,村里按照往年惯例,又接茬栽了白菜。
说起白菜的收入,罗卜港村党支部书记卫留清又打开了话匣子:“‘白菜’谐音‘百财’。如今,罗卜港村的白菜真成了老百姓的‘致富菜’,许多村民靠在基地务工和流转土地拓宽了致富路。我们村紧盯市场消费需求,基地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行有机种植管理模式,种出的白菜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
卫留清介绍,这些白菜收获后不仅本地畅销,还销往沁源的各大煤矿食堂,成了众多消费者的“抢手菜”。蔬菜的种植茬数多、周期短、销路好,基地需要常年用工,满载运转时一天需要七八十个工人。村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不仅为村民打开了一条致富新路,更极大地提振了村民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罗卜港村一地多用,把小白菜打造成大产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产销对接、市场运作的道路,把特色蔬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来抓,同步推进其他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产业集聚化、品牌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郭学红 秦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