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普较其他专业领域的科普,有着显著不同。随着全新媒介生态的变化,如何高质量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值得社会各界认真思考和关注。
食品安全科普的现状
食品安全科普面临的社会背景有其区别于其他专业领域科普的特征:一是人们的主观认知很难改变,由于以往的生活经验,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比较固定。比如,虽然专家一直强调不要妖魔化食品添加剂,但是很多人一提到食品添加剂,就觉得不安全、不该用。二是科普工作要应对公众已经形成的负面情绪,这类情绪容易激发公众对科普的抵触心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三是公众对食品安全技术有“恐惧”,人们能够接受航天等领域的新技术,但对食品生产中采用的一些新技术往往不认同,认为要追求纯天然、原生态的食物,比较反感在食物制作当中使用科技或者高科技手段。
因此,把食品安全“科学共识”向“社会共识”转化非常困难,而高质量的食品安全科普材料也非常稀缺。
综合上述分析,食品安全领域科普面临的第一个困境是公众听不懂、难破圈,包括政策、科学结论、研究成果等在内的食品安全科学信息,很多仅仅是科普圈专家“圈对圈”转发点赞传播,没能下沉触达真正有需要的人群。第二个困境是所谓的传播“飞沫化”,即便传递的信息已经达到“铺天盖地”的地步,但是公众还是反映听不懂、听不见,对信息视而不见、字而不信,科普没有对促进公众形成科学认识产生影响力。第三个困境是控制影响难,某些专家的科普反而起到反面效果,引起误解、误读,甚至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公众对食品安全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食品安全科普的国际趋势
国际和国内的食品安全科普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挑战和困境。早期的食品安全科普主要由自然科学家基于自身科普实践经验,围绕如何讲得更通俗、更有趣味等技巧层面进行探索,这是起步阶段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但是,随着媒介生态的巨变,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逐步进入深水区,单以经验技巧层面的“小改小革”作用不大。所以国际层面现在提出了新的解决对策,那就是推行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循证的食品安全精准交流科普模式,该模式以提升权威机构科学结论、科学决策的公信力为信息交流的核心目标,而不是唯传播量论。
此外,传统的科普主力仅仅是自然科学家,现在的国际趋势则是要让社会科学家参与进来,包括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社会科学家“作后盾”出主意,由站在“前台”的自然科学家面向公众进行科普。
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科普
以受众为中心的精准科普过四关路径模式(CFSA)是对循证的食品安全科普交流模式的实践,所谓“四关”即目标关、设计关、实施关、效果评估关四个关口。这一模式旨在构建一个循证的、符合我国民众认知规律的、以受众为中心的精准交流方法,简称为“精准交流”或“精准科普”。
目标关指的是科普首先要有清晰的目标,要把宽泛的目标精准地分解为具体的目标;设计关指的是将科普活动精准化,对科普“产品”进行设计,找到正确的科普对象,提供正确的内容,被受众认可,并提供改变其行为的动力和能力。在实施关,精心设计的科普信息的发布能够有效触达目标受众,实施关包括4种干预措施,分别是政策干预、媒体干预、产品干预、亲友相传。
最后一个关口是效果评估关,效果评估是提升科普质量的重要方法,特别是事先就应进行的信息预测,这一部分做好后可以避免科普资源的浪费。效果评估包括过程评估、事后评估等,是国内科普较薄弱的环节,需要加强。
科普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建议
第一要改变理念。从单向的我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科学的知识,变成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要非常明确以受众为中心的精准科普目标。
第二要改变团队。从单一主体自然科学家到双主体协同,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双主体的专业队伍能提升科普质量的“供给力”。
第三要改变模式。推进社会科学同时又是循证的精准的科普模式,如前文所说的“过四关”,强化对受众认知的洞察,加强调查研究,并规范科普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陈君石
(来源:科普中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0 0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