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立 春 日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02 04: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

□李天斌

不久前落下的夜雨,不急亦不缓,不大亦不小,恰到好处的滋润与生动。不像微雨,只是画纸上的一抹湿痕,若有若无似的。亦不像暴雨,摧毁一般,仿佛世界与生命的历劫。这雨,好似为立春作了铺垫或是宣告,也觉得带有些仪式感的意味,让人想要敲响某扇门时,先得整整衣襟。

门前那株红梅还在开着花,却只有一枝,其余从半腰分出去的四枝一直空着。使得独独开放的这一枝,不是热闹,亦不是落寞。就好比一边是大面积茫然,一边是微茫的希望。虽然微茫,那生的气息,一旦在那里涌动,倒也能带来些安慰。近看,花朵虽然挂着层层红蕊,却分明有些暗淡了。前几日在微雪之中,它们却是灼灼夺目的,一旦入春,却又急匆匆地枯了下来。物与季节,总是强调各自相宜,一旦越界,便会有冲突。梅花旁边是一株桂花,近看梅花时也顺带看见桂花枝头竟还有一朵朵秋冬时留下的花朵,虽然是残花了,可那一缕缕的白,却显得固执无比,似乎要常留芬芳的样子。这让我觉得无比惊诧。我原以为当属于它们的季节过去后,那桂花早该是零落成泥的结果,却不料还能在此时看见它们,世间的坚持,原来就在那悄无声息处,如孑影,如孤灯,却又分明让心魂有某种灼热,在枯与荣的切换中酝酿着。

有隐约的阳光浮现,仿佛自地底升起暖气,一缕又一缕地爬上泥土与草木,还有高高的建筑,最后一直爬到天空之上,天地之间是一层淡淡的微黄。能看见有阳光的影子在那微黄间想要露面,却又还被某一层纱帘隔着,正是欲出未出,还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境,给予人想象的空间和妙意。

我决定去水碾坡看看。水碾坡还未开发,虽然征拨了,可是来不及建房和修路,那里还有树林、土地,还有农民在那里种有庄稼,还看得见农历节气的痕迹。在这立春之日,我必须得去走一趟。

去水碾坡要绕过小区,再绕过县政府大楼,再绕过食堂,最后才绕到先前的那一条沙子路。这样一描述,可以看出沙子路是被挤在边上去了。自从村里开发为县城新区后,从前的事物就一直都被往边上挤,譬如村子的房屋,先前是居中而建,现在全规划到山脚了;又譬如先前的田地、河流等,被新的建筑和道路所覆盖,只剩下往边上的那一部分,也呈现出被挤出去的感觉;又譬如这一条沙子路,先前进村出村,都要依靠它。算不得人马喧闹的繁华,却也有贴心贴意的温暖。我少年时进山放牛割草、跟父母去地里劳作,也没少走这条路。后来亦是从这条路上背起行囊外出读书,并从此离开泥土上的生活。如今还能依稀看见,那些散落在路上的脚印与梦想,但现在一条路却真的是模糊了——它被前后切断,前后都有新的建筑物耸立起来,往前往后的路,早已改道;倒是从先前的路旁,迅速长出了无数杂草,仿佛竞赛一般,一簇比一簇还要繁密,有些凌乱,还有些狼藉,尽显时间的沧桑,也颇有一番富有生命力的鲜活。

路边倒是有一株柳树,很是显眼。叶子早已落尽,枝条低垂着,似乎在蓄积劲道,似乎要厚积薄发。虽然立春了,但没有任何声息,就像某只虫子,破茧成蝶尚需些时日。还有它们是否真能醒来,也让人担心与怀疑。原因是摸摸那枝条,干裂、迟钝,而按平素的经验,有些人,有些事物,有些梦,往往消失于无声无息之中。也没发现树上竟然停了两只麻雀,等我拂动枝条时,才看见它们惊慌飞去的身影。忍不住略略怔了一下,想着自己干扰了一棵树与两只鸟的宁静,虽然不是有意为之,心里也总有些内疚。

从柳树下过去,几分钟后就到了水碾坡。水碾坡是隆起的一座小山。小山不算高,离地面不过百数米。小山分东坡和西坡,东坡地势平缓全是地;西坡地势稍微陡峭些全是草坡。东坡地里的玉米、大豆和高粱迎着朝阳生长,露水瀼瀼的充满生机;人侍弄那些庄稼累了后,就移到西坡躺在太阳下,看看村子、天空,再想想一些心事,日子就不紧不慢地过去了。后来开发后,无论东坡西坡,政府全都组织栽了树,栽了树后,就没有人上去了。树全是杉树,几年时间就长成了树林,四季常绿。小山前面建起了一幢幢楼房,是即将迁移而来的县医院用房。小山后面也即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一致铺开的商品房,正紧锣密鼓地往小山方向推进。也不知当商品房越过我眼前这一片还来不及开发的土地后,小山会不会最终被削平?倘若不削平,小山倒是可以作为未来新县城的一大风景,给人们留下一些物质之外远离喧嚣的空间。

杉树始终呈现绿色,看不出立春的任何痕迹。不仅仅是立春,其它节气在这些常绿的植物身上,都一定是无迹可寻。倒也不知这是幸还是不幸,人有参差之别,月有阴晴圆缺,才是生命应有的真味。如这些常青树一般的,是否也缺少了某种韵致呢?倒是杉树林下来的这一片樱桃树,树枝虽然是冬日里苍茫的颜色,可在枝头却冒出了细细的叶芽,一点细细的绿色,从那枝头的末端挤了出来,让人觉得在那苍茫的身子内部,却是盎然的绿意涌动。又想这一棵樱桃树,经历了冬的沉寂,又迎来了春的生机,这样的经历,还真是生命的幸运吧?再说到这立春的节气上,若不是这一棵樱桃树,一路过来的枯萎的颜色,还真让我怀疑古人“阳和始蛰,品物皆春”的说法了,还好有这樱桃树的新的叶芽,作了那万物开始复苏的标记。

地里的油菜还没开花。依然是嫰绿清新的身子,低低地立在泥地上。就像二八年华的佳人,在深闺中枕梦而眠。尤其是菜叶上那几滴露珠,亮晶晶的,待手触其身时,便来回滚动,就像某颗明媚的眸子左顾右盼。这倒让我有了些莫名的安慰,总觉得虽然立春了,一切事物都即将启程,可毕竟时日尚早,还有很多事物可以期待。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总渴望新的时间快点来临,一方面却又对旧的时间留念着,舍不得,也丢不掉。可,该来的总会到来,我们作别过往,何尝不是一次全新旅程的启航?

发现了一堆牛粪,大约有半身子高,显然是有人特意备了来用作春耕的。忍不住心动了一下。自从几年前村里的土地征拨后,这样的场景就很少得见了。或者说,土地的征拨,其实也宣告了村子农历时代的结束。现在,我却从这一堆牛粪身上,看见了农历时光的延续,亲切是自然的,激动也有几分。我是七十年代生人,七十年代往前,在我看来均是属于农历时代的人,对于农历的一切,一定具有某种特别的情愫。至今还记得写过《大地上的事情》的苇岸,还有他说自己生在工业文明时代是个错误之类的话,我想这便是七十年代再往上的人对于农业的共同心理。而苇岸之所以让人倾心,恐怕亦是因了这一柔软的乡愁。

也有几块地荒着。上面野生着零星的柴胡,但已经枯去。我知道柴胡可以入药,可以治疗感冒,以及疏肝理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其均有记述。但柴胡在这里,其生命的价值显然不为人所识,就像旁边的各种野草一般自枯自荣。于是心也就揪紧了一下。如这块地里的柴胡一样的,大地之上,独在一隅,究竟是生而为药还是生而为草,何去何从之间,均只是自己的事情。待得春风又一度,貌似枯竭的生命力,再次会在山野之间郁郁葱葱。

愁绪一旦引发,就继续攀援而上了。空地往上,我看见了一排空荡荡的墓碑。墓碑还在,坟墓早已迁走。征拨用地,村里很多坟墓都迁往九头坡与八大两座山上去了,这里,似乎在酝酿又一轮的生生不息。这与我来这里走走的初衷有些不相宜,却在某种程度上让我更接近村子与农历的某个时间刻度——当农历的踪迹退缩到这为数不多的泥土之上,一块块空空荡荡的墓碑,仿佛也是在作最后的某种言说?可,别离的时间节点,新的开拓发展空间,将再次起勃城市脉动!

太阳还在羞羞答答。不仅阳光出不来,还意外地起雾了。先是远远的,村子两边的九头坡与博多岭、大屯、小屯头顶着一层雾,有些稀薄,透过雾气还能看清山峰的样子。接着那雾气就开始弥漫,四面八方地,逐渐变得浓厚,像黏稠一般的液体迅速流动,就连水碾坡这一带也被雾气裹着了;就连我也被雾气裹着了;就连那些突兀的,显得很耀眼的新耸立起来的建筑也被雾气紧紧裹着,模糊不清了。那些关于立春的让我想要看见的景象,也都模糊不清了。

而我,是真有点迫切地想要看见春的影子了。尤其是在这沉睡的土地上,我是真想要看看,那春的气息是如何走过。

随手在手机上翻看古人关于立春的记录——

“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共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古人所言应该不谬。我想,既已立春,不管路途多艰,春天一定在路上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年产2500万吨铁矿石的新项目投产,宝武董事长:中澳资源合作的里程碑
...以追溯到2002年,西坡项目也被认为是宝瑞吉合资项目(东坡项目)的延续。宝瑞吉铁矿合资企业是2002年由原宝钢集团与澳大利亚哈默斯利铁矿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哈默斯利铁矿有限公司
2025-06-06 22:23:00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迹之遗迹记|鲍家屯水利工程:袖珍都江堰
...可能对村庄和农田造成的水涝灾害。位于村头开阔地的“水碾坊”是如今“碾房听韵”景观的一部分,穿过蜿蜒的小径可达。建于清朝初期的6座水碾房如今尚存2座。“水碾房利用拦河坝上下水面
2024-12-21 00:16:00
鲁网8月7日讯因县道X004寒朱路穿越东坡子村内路段已施工完毕,自8月7日起,潍坊公交集团对途经此路段受影响的158路、159路恢复原线运行并同步恢复首班发车时间。158路恢复原
2024-08-07 16:03:00
新农人“云”游卖货 农产品触网生“金”
...联系购买鸡蛋,我现在已发展绿壳蛋鸡3.7万羽。”西坡镇东坡村卫平种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惠惠说。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产品包装、品牌设计和技术支撑,西坡镇同陇南师专电商学院通过
2023-10-18 00:57:00
...”,说“我写了歌词,就是给歌女唱的”。而且我们读晏小山的词也知道,他们真的是写了词,马上就可以交给歌女,而歌女马上就可以歌唱。晏小山给朋友家里边的歌妓、酒女写词,后来朋友中有
2024-05-14 02:25:00
促销不停 政策助力 我市消费市场持续红火
...特色资源,成功打造眉山天府新区潮玩基地、彭山区万家水碾、仁寿长平水街等消费新场景。消费新场景和消费活动在春节假期倍受欢迎,东坡区玫瑰国际M街区通过夜间暖场表演、舞龙送红包、兔
2024-02-22 07:20:00
首次在清明上河园拍摄穿越短剧!河南广电精品新剧开机
...跨越古今的赵西坡。这是一位屡试不中的世家子弟,视苏东坡为偶像,给自己起字为“西坡”,受张择端嘱咐,保护《清明上河图》,结果在金兵威胁下舍生取义,穿越到现代开封的清明上河园。“
2025-03-12 18:00:00
文化中国行 | 重安江水碾群:南方稻作民族农耕文化的代表
重安江水碾群简介: 重安江水碾群位于黄平县重安镇西南300米处的清水江江心沙洲上。19座古老的水碾房沿沙洲呈“一”字排开,其独特位置仿佛镶嵌在江流中心的“花心”,又被当地人称为
2025-07-03 14:05:00
碾房守候者
...童年的记忆里,家乡村前那条河流,“腰身”背负着一座水碾房,阿槐叔数十年守候在此。水碾房简陋破损,墙面鼓包开裂、凸凹不平,房顶檐部残缺、瓦片稀疏,看上去不堪一击。唯有水碾房内的
2024-05-15 00:2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