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末三大案之一,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3 22:0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了三件匪夷所思的案件,即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起事件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史称明末三大案。

移宫案

明末三大案之一,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为泰昌元年,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不到一个月后,光宗死于红丸案,立熹宗为帝。李选侍又想继续侍奉熹宗。当时,郑贵妃、李选侍、魏忠贤来往甚密。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坚持让李选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宫内,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其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到仁寿殿哕鸾宫。此事件史称“移宫案”。此案议论颇多,后来成为派系斗争的代名词。其与万历朝的梃击案、泰昌朝的红丸案,并称“晚明三大疑案”。

背景

泰昌帝朱常洛有“东李”、“西李”两位选侍。后宫里头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嫔等等,选侍是比较低级的妃子。天启帝朱由校的母亲生下他之后不久就死了,朱由校及其同父异母五弟朱由检,托付给西李选侍照管。西李为了控制朱由校,便要求他与自己同居一宫。后来天启帝说:“选侍凌殴圣母,因致崩逝”,后“选侍侮慢凌虐,朕昼夜涕泣”。泰昌帝即位后,朱由校和西李随之移居乾清宫。西李得宠于泰昌帝,泰昌帝打算将她由选侍封为皇贵妃,但西李要求封为皇后。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至九月一日,万历、泰昌两帝相继而亡,新帝即位之事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成为当时朝野关注的焦点。

天启帝由于其父泰昌帝不得万历帝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直到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虽位尊于李选侍之上,但因李选侍受宠,她备受李选侍凌辱而致死,临终前遗言:“我与西李(即李选侍)有仇,负恨难伸”。而朱由校从小亦受李选侍的“侮慢凌虐”,终日涕泣,形成了惧怕李选侍的软弱性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无人知晓了。万历怠荒,制度废弛,是梃击案出现的历史背景;言官扰乱,遇事众议,是梃击案争而不决的根本原因;郑贵妃与皇太子的和解,则使梃击案迅速划上句号。梃击案是明朝皇室内部争权
2022-12-21 10:42
李康妃虐杀帝母,制造了著名的“移宫案”
晚明三大疑案或称明末三大案,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这三起事件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却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故有“三大案”之称。李康妃,亦称西李。
2023-02-15 20:18:00
聊聊宫廷的权力斗争与疑云的红丸案
...面。它不仅是明朝末期宫廷三大案件之一,更因其复杂的背景和牵涉其中的人物,使得这个案件的影响力远超一般案件。本文将试图通过对红丸案的详细剖析,来还原这个历史事件的原貌,并试图解
2024-02-12 06:54:00
明朝的奇葩皇帝,从木匠到屠夫的统治者
...。这样的皇位继承者,在明朝也仅此他一人。万历年间,三大殿以及乾清、坤宁、慈宁三宫都曾遭火灾而重建,年幼的朱由校不上书房,四处游荡,耳濡目染,学得了一手木匠的好手艺。做了皇帝之
2023-11-18 14:42:00
红丸案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月。这件因“红丸”引发的宫廷案件,史称“红丸案”。背景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史称泰昌帝。八月初一日,泰昌帝在登基大
2024-06-26 10:11:00
明光宗朱常洛的一生过得怎么样
朱常洛,即明光宗、泰昌帝,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号泰昌,在位仅一个月,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生母是孝靖皇后王氏朱常洛在万历十年出生,从小不得父爱。身陷党争和
2024-06-24 15:51:00
明朝皇帝在位仅二十九天,却取得不错政绩,但也留下三大疑案
...最短的皇帝,仅二十九天,却取得不错政绩,但也留下了三大疑案。...
2022-12-14 14:57
明朝的三位皇帝与一段衰落的历史
...常洛去世后,太监王安拥立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继位,那是在十二月二十三日。朱由校史称明熹宗天启皇帝。自七月二十一日起,一直到十二月二十三日,四个月的时间,明朝更迭三位皇帝。这一景
2023-10-03 12:23:00
朱常洛为何会深陷明末三大案
...做了皇帝,却还是麻烦事缠身,明朝末期的宫廷中发生了三大疑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这三个案件都和一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是泰昌帝朱常洛。朱常洛是万历的儿子,也是
2023-05-28 14: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