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经三朝风波,明朝的灭亡已不可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10: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自万历中期以后,明朝开始衰落,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一切根源皆来自“国本之争”事件及著名的明末“三案”。

国本之争。国本之争是万历年间围绕册立太子一事引发的万历与群臣之间进行的旷日持久的博弈,是明末朝局混乱、党争纷繁、统治危机的根源。

1581年明万历九年,18岁的万历因一时兴起宠幸了宫女王氏,万万没想到仅仅就一次,王氏意外地怀上了龙种,不过万历对这个王氏并不感兴趣,对怀孕一事隐而不宣,讳莫如深。不料此事已被载入内廷的《起居注》,得知这个消息的慈圣皇太后喜出望外,求孙心切的她不断向万历施加压力,迫使万历不得不默认此事,并封王氏为恭妃。十月怀胎,恭妃生下了皇长子朱常洛。

强扭的瓜不甜,万历十分冷落恭妃,而喜欢后来入宫的郑氏。郑氏从淑妃、德妃,一路受宠直至僭越礼制成为了贵妃。特别是在万历十四年,郑氏生了皇三子朱常洵后,万历更是恩宠无以复加,直接加封郑氏为地位仅次皇后的皇贵妃。

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王恭妃所生)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然而万历就是不喜欢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并且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却受到大臣与慈圣皇太后极力反对。

此事万历与群臣争论长达15年之久。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但是福王迟迟不离京就任藩王。直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慈圣皇太后病逝,舆论对郑贵妃不利后,福王才离京就藩,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稳固。

这场国本之争,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打,郑贵妃抑郁不乐,万历更是身心交瘁。万历认为自己虽贵为天子,而终被群臣所制,最终和大臣闹掰,逐步对朝政失去兴趣,开始怠政,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国本之争不仅对当时的朝局产生消极影响,更成为明末三大案的诱因。

明末三大案是指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三大案皆源于国本之争,当时朝臣为此嗷嗷不休,弄得满城风雨,而明朝的灭亡趋势也是由此而起。

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酉时,一个名叫张差的蓟州男子,手持木棒闯入太子居住的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闯入宫廷这类事在明代多有发生,光是万历朝就有好几次,结果都是不了了之。对这次闯入宫廷,当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以为张差是一个疯人,是一次偶然事件;另一种则认为张差非疯子,是明神宗爱妃郑氏使人有意加害皇太子朱常洛的阴谋活动。起初,皇太子也以为“必有主使”。不过,郑贵妃一再指天发誓,自命无他。万历见事涉郑氏,加上多年来人们一直议论他不善待皇太子,感到事情重大,怕火烧自己,很快就亲自定张差为“疯癫奸徒”,并命“毋得株连无辜,致伤天和”,只处决张差及与之有关的太监庞保、刘成二人。并特地为此于同月二十八日,一反常态,二十五年来第一次召见大臣,宣布他的命令,将此案草草收场。

张差梃击案背后主使是不是郑贵妃并无定论,也有人怀疑是太子自演自导的一出苦肉计,目的是借此陷害郑贵妃。而梃击案真相究竟如何,恐怕无人知晓了。

万历怠荒,制度废弛,是梃击案出现的历史背景;言官扰乱,遇事众议,是梃击案争而不决的根本原因;郑贵妃与皇太子的和解,则使梃击案迅速划上句号。梃击案是明朝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说到底都是仍是国本之争的继续。

红丸案。万历十年出生的朱常洛,从小不得父爱,万历驾崩后,正式即位,年号泰昌。此时的泰昌朱常洛虽然正当中年但体质虚弱,初一登基,初十就便病倒了。当时有两个女人在身旁左右他,一个是自己宠爱的李选侍,再一个即是当年的郑贵妃,两个女人互相勾结,强使朱常洛以万历有遗命,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封李选侍为皇后,但朱常洛的病情很严重根本无法写什么圣旨,不得已只好先治病救人,让太医入宫治病。太医崔文升看病后开了一个方子,结果朱常洛吃后大泻不止,一夜之间如厕三四十次,导致昏迷不醒。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药丸一粒,朱常洛服后顿觉暖润舒畅,于是又吃了一粒,没料到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死了。

朱常洛的死的暴卒引起了整个朝廷的注意,要追查皇帝死因的奏折两天之内就达数百件,追查"红丸案"的呼声达到最高潮。有人怀疑是郑贵妃唆使下毒,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追查元凶的举动。其间,党争与私仇夹杂其中,连坐罪死者众多。

关于朱常洛的死因,有人说是服红丸而死,也有人说与红丸无关;有人说旧病未愈,有人说是劳累所致;有人说是惑于女宠,是郑贵妃有意加害;有人说是用药差误。一直争吵了八年,成为天启朝党争的题目之一。三百余年来,史学家设想了种种答案,但没有一种令人信服,因此红丸一案成了千古之谜。

移宫案。泰昌朱常洛死后,熹宗朱由校即位。朱由校由于其父朱常洛不得万历的宠爱,自幼也备受冷落,直到万历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虽位尊于李选侍之上,但因李选侍受宠,她备受李选侍凌辱而致死。而朱由校从小亦受李选侍的"侮慢凌虐",终日涕泣,形成了惧怕李选侍的软弱性格。当时,郑贵妃、李选侍、魏忠贤来往甚密。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坚持让李选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宫内,朝中大臣为防其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到仁寿殿哕鸾宫。李选侍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画饼。

三案之中,移宫案最为无聊。16岁的朱由校因文化程度很低,沉溺于木匠活,人称"文盲白痴皇帝"。从当时形势看,明宫中停放着万历、万历孝端皇后、昌泰的三口棺材,一边是三柩未葬,一面是争吵不休,此时努尔哈赤建国号天命已五年,而前一年明军已大溃于萨尔浒,朱由校内外诸事,皆不堪问,疏于朝政,终于“培养”出了大太监魏忠贤。

“国本之争”事件及明末“三案”,致使各项制度遭到破坏,皇帝怠权,党争不断,宦官专权,统治日趋不稳,农民起义不断,明朝最终加快了速度,无法挽回灭亡的结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13:23: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明朝,风波的资讯:
朱允炆的失误与朱棣的反叛:明朝初年的政治风波
朱元璋与朱棣的关系颇为曲折,朱元璋对他的儿子朱标深感疼爱,但朱标早逝,让朱元璋备受伤痛。在太子朱标逝世后,朱元璋决定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然而,朱棣的才华和实力逐渐让朱元璋产
2023-12-17 15:05:00
西李移宫案揭秘:明朝末年的政治风波与后宫之争
...封,还将准备登基的明熹宗朱由校扣押在身边。乾清宫是明朝皇帝的法定住所,西李没有任何正式封号,居然敢扣押新任皇帝,霸占乾清宫,导致皇帝无法举行登基大典。这罪过自是不小。大臣们,
2024-03-06 14:09:00
朱三太子:清朝80年未解之谜,一位皇族引发的历史风波
...,清廷对"朱三太子"这个问题是如何重视和警惕的。二、明朝覆灭的阴影 据《明史》记载,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共有七个儿子。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的最后一夜,只有三个儿子陪伴在崇祯身边,
2024-04-06 03:14:00
明朝科举的“泄题风波”,两个考生因此改变历史
...件东西的时候,或许我们在冥冥之中正在得到某件事物。明朝历史很有趣,发生了许多震惊后人的历史大事件。其中有一件事被后人称为“程敏政泄题案”,说的是程敏政在科举考试中将试题泄露给
2023-04-20 15:42:00
朱元璋的猜忌与对功臣的打击:从徐达看明朝政治风波
...人自幼相识。前者更是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大将,徐达始终对朱元璋忠心耿耿,要说朱元璋能成就霸业,离不开徐达开疆拓土。徐达一生忠义,朱元璋都看在眼里。生活上
2023-11-03 15:38:00
南北榜案:明朝的“南北对决”
...幽默的谈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场南北榜之争,看看明朝的考生们是如何在“南北对决”中斗智斗勇的。一、风起云涌的科举考场1397年,明朝的科举考试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名北方
2024-12-07 10:34:00
明朝末年的宫廷风波:万历皇帝、郑贵妃与太子之争
明朝万历皇帝以三十年不上朝而闻名,可是他不上朝其中的缘由很是复杂混乱,总的来说万历一生宠爱的一个女人是这件事的直接导火索,也正是这个女人依仗万历帝的宠爱制造了明末宫廷的两大疑案,
2023-11-04 04:30:00
祁镇复辟:明朝政治风波的背后原因
...朱祁镇的迎还及复辟!朱祁镇为什么成为太上皇这个源于明朝历史上的大转折事件,即土木堡之变。这个大事件是在公元1449年,时年22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心腹太监王振的蛊惑下,准备御驾
2024-02-04 13:06:00
京剧老旦演员反串出演,话剧《国子监风波》探索历史题材新表达
...节孵化打磨后首次正式演出。话剧《国子监风波》取材于明朝刑典《大诰》中的真实案例,以洪武十八年国子监监规过严而引发的一场风波为背景,将明朝初期的国子监相关历史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
2024-11-02 16: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