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
百年前中学毕业证 见证盐山早期教育
本报记者 杨静然
几天前,盐山中学60岁的教师刘秀武在搜集整理历史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张民国年间盐山中学的学生毕业证书,它是迄今发现的关于盐山中学较早的毕业证书,见证了盐山的早期教育。
毕业证长33厘米、宽31厘米,设计精良、字迹清晰。毕业证显示,发证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即1934年7月。毕业证上方中央是孙中山的头像,毕业学生叫冀东川,当时18岁。毕业学校是盐山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为史椿龄,毕业证发放时间距今已经89年。
毕业证上有5枚红色印章、3枚黄色税票、1枚蓝色印章。经过刘秀武的仔细辨认,蓝色印章为:河北教育厅,中华民国23年10月8日验讫;红章上书:盐山县立初级中学校钤记;中侧是盐山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之印。毕业证中间下方盖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河北省教育厅会考及格”字样。
刘秀武说:“从毕业证签发与批准日期推测,毕业证是由学生所在学校先写好、盖校章,然后上交省教育厅盖章批准。上面三枚是票值一角的印花税票,说明毕业证需要缴三角印花税,不是无偿发放的。证书上用的是当时学校的行政用章,十分珍贵。”
刘秀武说,盐山县立初级中学就是现在的盐山中学,建立于1923年。它的前身是盐山历史上著名的香鱼书院,先贤雅士孜孜求学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后代。史椿龄就是其中之一。
盐山中学校志中记载:史椿龄,字静池(?—1981),原盐山县韩村人,盐山县立高等学堂第一届毕业生,后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1929年、1933年先后两次任盐山县立初级中学校长。1934年,学校初中九班毕业会考取得全省第一的好成绩。他还兼任教授历史、公民及书法等课程,每周授课达18个学时,以书法著称。
刘秀武发现的这张毕业证,下发时间正是1934年,毕业证上又出现“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河北省教育厅——会考及格”字样。他推测,毕业证中的冀东川,就是当时盐山县立初级中学初中九班的学生。
刘秀武正在编写盐山中学校志,校长史椿龄的名字引起了他的关注。通过查阅资料,他在清华大学校史馆发现了清华大学首届国学研究院的招生名单,史椿龄的名字列在其中。
“清华国学研究院前后仅存在4年,但云集了清华大学当时学问最好、声望最高的几位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这四大导师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现代学术方法,堪称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不但为后世学人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研究维度,也成就了清华大学的学术传奇。”刘秀武说,首届研究院的30名学生,个个造诣非凡,成为中国近现代国学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由此可见,1934年盐山县立初级中学初中九班能在当时全省会考中取得第一名绝非偶然,与史椿龄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非凡的个人造诣分不开。
穿越89年的时光,看到那时的毕业证、教学成绩,联想到毕业证的背后与史椿龄先生的求学经历、学识水平,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它为研究盐山的教育事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目前,刘秀武仍在查找证书主人冀东川的相关资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1: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