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传统女子成人礼在天一阁上演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12 16:20: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传统女子成人礼在天一阁上演

笄礼活动现场。本文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

中国宁波网记者张芯蕊通讯员王伊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4月11日下午,一场女子笄礼体验活动在天一阁举行。活动生动还原了古代汉族女孩的成人礼——笄礼,向大家展示中华礼仪之邦的风范与魅力。

三月三上巳节,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古代汉族少女们“上巳春嬉”,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

女子成人礼“笄礼”一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举行。“笄”是一种发簪。自周代起,女子一般在十五岁至二十五岁之间行笄礼。而笄礼的方式非常优美,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传统女子成人礼在天一阁上演

正宾为女子加冠

活动一开始,先由一位正宾和数名执事环廊游行,临池取水作祓(fú)禊(xì)礼,寓意为洗濯去垢,消除不祥。然后主宾落座,执事分列侧立,笄礼正式开始。

在悠扬的古乐声中,20位受笄少女走入场中,向主宾及观礼宾客行揖礼,跪坐在席上。“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正宾走到女孩们面前,高声吟颂祝辞。

笄礼的中心环节即所谓的“三加”,就是由正宾依次将发笄、发钗、钗冠三种发饰加到笄者头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传统女子成人礼在天一阁上演

笄礼礼成后游园。

“在今天的仪式上,‘初加’是一个木簪,在古代意味着孩子即将成年出嫁;而‘二加’则是摘下木簪,簪上发钗,在古代意味着长辈对孩子的美好期望;而最后的‘三加’是钗冠,意味着将来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据仪式相关负责人周琳介绍,在当代社会笄礼虽不常见,但依旧有着特别的意义。

“在流程制定、撰写祝辞时,我们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一些修改,让笄礼更顺应当下的社会需求。”周琳介绍,“笄礼象征着一个孩童的蜕变,褪去稚嫩,逐渐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成为一名端正的青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笄礼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传统女子成人礼在天一阁上演

正宾吟诵祝词。

“古代女子成人后就要面临出嫁从夫,而我们新时代的女性在行过成人礼之后则须更为自强自立,以礼仪之邦的文化自信去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参加受礼的少女们纷纷表示,能在天一阁这座书香浓郁的藏书楼里接受这么有传统仪式感的成人礼,感到非常荣幸和欣喜。

现场,不少游客被现场氛围吸引,纷纷驻足观看。“其实我家里也有一位女儿即将成年,这么具有仪式感的成人礼很有意义,我也代入了女儿接受成人礼的画面,‘吾家有女初长成’也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美好期望。”市民陈女士表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传统女子成人礼在天一阁上演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我们选择在天一阁举办这场活动,是希望借此活动既可以唤起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也可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天一阁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天有很多外国游客在游园,这场活动正好展现了我们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的风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
天一阁博物院西大门。天一阁博物院供图清代万斯同《明史稿》手稿。天一阁博物院供图明代《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天一阁博物院供图 天一阁博物院的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残损的古籍。胡学军摄
2023-05-05 10:05:00
(杭州亚运会)从中国古籍看现代“亚运”:古老运动焕发时代活力
...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天一阁,了解古籍中的“亚运项目”,感受古人的风雅与乐趣。在中国古代,人们不仅热爱诗词歌赋,同样也非常热爱体育运动,龙舟就是其
2023-10-05 15:04:0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职务:曾担任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品修复部主任,现退休。 擅长:修复因江南潮湿环境导致的虫蛀、霉变、板结等古籍病害,创新提出“湿补法”“托纸加固
2025-04-04 07:45:00
天一阁,国内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距今已有450多年历史。如今,无数人慕名而来,游园、看展、赏古籍、购文创、参加读书活动,在与古籍、读书人、藏书人的历史对话中,得到智慧启发,滋
2024-11-17 15:02:00
海曙“罗小巴”公交车火了
...9公里,高峰期单程时间45分钟左右,途经14个站点,覆盖天一阁博物院、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鼓楼、城隍庙、天封塔等20余个文旅点位。途经的文旅点位。(点击看大图)作为文旅公交
2024-10-02 18:25:00
农村瑰宝灵香草,用途广泛,曾让“天一阁藏书楼”闻名天下!
...古时的“功臣”呢!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藏书楼之一——天一阁藏书楼,被誉为“南国书城”,是兵部侍郎范钦的藏书楼,里边的藏书约有一万三千多卷,在那个年代来说,相当不容易了。因为书籍
2024-10-17 07:29:00
... 姜申涛 通讯员张辉 孙玉冰 报道11月9日,山东建筑大学成人礼仪式在映雪长廊成功举行,本次成人礼仪式是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主办的山东建筑大学首届中华传统文化节的开幕式活动,全
2023-11-13 23:05:00
在外“流浪”200余年,天一阁流散古籍回家
宁波天一阁博物院成功征集到珍贵古籍 通讯员供图近日,宁波天一阁博物院成功征集到珍贵文物共17种110件,包括16部善本古籍和1套雕版。这批古籍多为明代刻本和抄本,特别是其中包含一
2024-06-14 09:40:00
古尔纳夫妇参观天一阁:非常感谢这一段美好的旅程
3月9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携夫人来到了宁波天一阁。从范钦铜像到东明草堂,从天一阁藏书楼到秦氏支祠戏台,古尔纳夫妇感受了宁波独有的“书藏古今”。听闻自己是参观天一阁的第一位诺
2024-03-10 01:3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清晨7时的太原,空气中还夹着昨夜细雨的凉意。我站在迎泽大街的斑马线前,准备像往常一样瞅准空隙快步穿过。这时,一辆白色轿车缓缓停下
2025-10-14 07:06:00
近一年来,西安男子景日升(化名)为了要回自己借出的5万元钱和一直没有拿到手的4万元工资而四处奔走、讨要,可由于签的并非正规劳动合同
2025-10-14 07:47:00
藕丁乱入小炒肉 豆芽客串土豆丝 两盘跨界菜有惊吓没惊喜
消费者质疑所点外卖是剩菜回收再加工店方称绝不可能 职能部门介入调查律师:商家不提供最直接证据 不合理建议消费者全面固定与整理证据持续跟进投诉或考虑提起诉讼一盘“山城小炒肉”中混入了清脆的藕丁
2025-10-14 07:14:00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七年援疆育桃李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玉龙)“羸羸老牯牛,默默数春秋;田里禾苗壮,一步一点头。”在新疆阿克陶县的校园里,只要提起援疆教师付春水
2025-10-14 07:01:00
近日,由太原龙投集团联合世界文化协会合作伙伴在太原古县城举办的“太原·法国嘉纳国际艺术节”,作为以“文化多样性”与“非遗保护”为主题的国际艺术交流项目
2025-10-14 07:06:00
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人社部令第29号),10月13日,西安市人社局公布2025年第四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2025-10-13 15:39:00
术前拧紧安全阀 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医生以专业与责任守护患者安全
关节置换手术作为外科手术中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四级手术,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生命安全。这不仅要求临床医生在手术中要严格操作
2025-10-13 15:46:00
果然财评|从困在系统到有权说不,美团试点“骑手屏蔽顾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魏银科一则骑手功能更新,正在改写平台经济的权力算法。美团在七城试点的“骑手屏蔽顾客”机制,不仅是对千万骑手权益的补位
2025-10-13 16:5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10月13日,记者从济宁市专利标准融合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宁大力推进专利标准战略融合创新城市试点建设
2025-10-13 16:57:00
“一城红酒・百年味道”2025 陕西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亮点抢先看
——三类百人阵容齐聚丹凤!秦岭漫秋意,丹江酿酒香。10 月 15 日至 18 日,“一城红酒・百年味道”2025 陕西丹凤红酒文化交流会即将盛大启幕
2025-10-13 17:13:00
小8跑街丨西安科技路团结南路 广场台阶断裂月余未修
西安市科技路与团结南路十字西南侧的街心广场,裂开的台阶成了附近居民的心病。10月12日,包女士向华商报反映称,科技路与团结南路十字路口西南侧
2025-10-13 17:15:00
9月28日,市民反映,西安市新城区康乐路十四街坊59号楼西光厂家属区一楼有家托管餐厅,将烟道接到居民楼里,油烟直接排进小区
2025-10-13 17:15:00
鲁网10月13日讯9月13日,建设银行反赌反诈系统成功拦截一笔汇出境外的涉诈资金,守住了客户的“钱袋子”,避免了客户4090美元的资金损失
2025-10-13 17:17:00
北汽福田深耕“一带一路”,打造国际合作新标杆
从波斯湾畔的沙特KD工厂,到东南亚矿区的重卡车队,再到非洲岛国的纯电动客车,北汽福田以“共赢”理念书写着中国商用车出海的新篇章
2025-10-13 17:17:00
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开展“剪纸话文化 指尖上的艺术”活动
鲁网10月13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近日举办“剪纸话文化 指尖上的艺术”主题剪纸活动
2025-10-13 1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