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欧美宝妈,迷上了中式“坐月子”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6-11 19:35:00 来源:新周刊
欧美宝妈,迷上了中式“坐月子”

重视产褥期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加科学且符合人类真正需求的“月子”。

作者 | 李大尔

编辑 | 晏非

题图 | 《初来乍到》第五季

“不能提重物、不能工作、不能洗澡、不能吃冷的、不能开空调、不能哭……”

以上严苛如囚禁般的规则,来自一位中国月嫂对一位加拿大新手妈妈的要求。

这位名叫Taylor的加拿大妈妈,在香港结婚产子后,突然决定体验一下中式“坐月子”。

当她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拍成视频发到社交媒体后,立马斩获了百万观看量。这股来自神秘东方的产褥力量一下子成了热门话题,诸多媒体跟进报道。一众外国网友看哭:“居然还有这种服务,只恨没有早点遇到。”

没骗你,网友真看哭了。(图/ YouTube截图)

但这可是中国妈妈都开始嫌弃的“坐月子”啊,怎么在欧美就火起来了?

“中式月嫂,给我来一打”

在请月嫂之前,Taylor也做了一些相关的功课,她发现大家对于月嫂的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请个中国月嫂真的很值”,但也有人说自己“很后悔选择坐月子”。出于好奇,她还是决定亲自尝试。

她选中了一位有着12年经验的月嫂——陈妈。虽说经手的客户也有百余位了,但在Taylor之前,陈妈并没有照顾过任何一位白人母亲。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Taylor预产期的前两周。当时,陈妈细心地检查了生产前以及生产后所需的一切物品。

Taylor觉得,既然要体验,那就来个全套的。陈妈一来,家里就堆满了各类中草药和Taylor从未见过的锅碗瓢盆。陈妈准备的月子餐也非常中式——以清淡滋补为主的粤菜、连夜炖煮的高汤、每天早上都少不了的月子茶,主打一个排毒养颜去湿气。

在Taylor生完小孩回到家时,陈妈就早已熬好了月子茶,围着围裙等着Taylor和孩子开饭。

Taylor第一次尝到了让她怀疑人生的“生化汤”,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中药。一口下去,痛苦面具就摘不下来了。(图/视频截图)

Taylor的伙食并非一成不变。陈妈每天都会给Taylor按摩,根据出痧的部位和程度,再来调整第二天的饮食。

让Taylor感到神奇的,不仅是陈妈的按摩手法,还有她的另一个绝活——姜汁浴。

姜汁浴的设备。(图/视频截图)

陈妈会先用三种药材熬出一大锅生姜水,然后让Taylor用这些黑乎乎的药水洗澡。一开始Taylor不理解也不适应,每次洗完,皮肤都像过敏一样红肿。但是在“坐月子”的最后几天,Taylor却对姜汁浴上瘾了。

本以为由各种禁令组成的“坐月子”会很煎熬,但没想到Taylor不光无痛度过了产褥期,还学到了不少养生小妙方。在恢复身材的同时,也顺利完成了自己从孕妇到妈妈的转变。

坐完月子之后,Taylor意外地发现自己发质变好了,她猜测和陈妈一直投喂的黑芝麻有关。(图/视频截图)

当月子期结束,陈妈离开时,Taylor甚至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舍:“就像失去了一位家庭成员一样。”

后来,Taylor会经常邀请陈妈回“家”看看。陈妈也告诉Taylor,自己比之前更受欢迎了,多了好几个外国家庭的预约。

有网友直接呼吁自己的国家来抄作业。(图/网页截图)

Taylor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坐月子”的经历后,立马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在近7000条的评论里,网友感慨“月嫂陈妈,一个顶八”。还有网友开始吐槽自己国家的产假护理制度,说:“这才是对待产妇该有的态度,不像我们刚生完孩子就被赶出医院,很野蛮。”

(图/网页截图)

当然,评论区网友们的观点,只能作为我们了解欧美生育文化的参考。实际上,各个国家也都有自己的产后护理制度以及类似“月嫂”的群体。

在德国,月嫂被称为助产士。助产士会定期上门,为孕妇和婴儿检查身体。同时,给新手妈妈传授一些育儿知识,但每次只会停留不到半个小时。

而在美国,这一角色被称为导乐(Doula)。与中国不同的是,导乐不完全是女性,他们的工作周期也更久一些。一般在孕妇怀孕5个月的时候,导乐就会介入,一直服务到产后一个月左右。

在这期间,导乐不住在产妇家中,但是会保证随叫随到。每周一般会上门3-5次,不是一对一服务。在同一时期内,每一位导乐最多可以服务6位孕妇。

陈妈为Taylor进行身材管理。(图/视频截图)

最主要的是,在美国,只有6%的人会选择雇佣导乐。这或许与美国的产假制度有关。

要知道,在2010年以前,美国的产假都是不带薪的。当时,美国孕妇申请孕假的中位数,是10天。至于原因,如果不是为了赚奶粉钱,估计没有人想在刚生完小孩不到两周的时候,就回去上班吧。

虽然近几年法律有所调整,50人以上的公司必须给予孕妇12周以上的带薪假期,但真正享受到这项制度的孕妇,也不到五分之一。

而在海外,最像月嫂的,应该是荷兰的产后护理师。他们可以帮助产妇适应新的身份,帮产妇照顾小孩、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一般也只能陪伴产妇10天左右。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评论区里诸多来自欧美的网友,都会羡慕Taylor拥有陈妈这样一位集保姆、护士、按摩师、催乳师和厨师于一体的月嫂了。

又有网友补充:别忘了陈妈还是个营养学家和半个心理咨询师……(图/网页截图)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后护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欧美产妇一直是神奇般的存在:

她们拥有先天优异的生育基因,一个仰卧起坐就可顺利产子,生完就能立马恢复成元气满满的女超人,上班、家务、喝冰水毫无压力。

因此,有人疑惑,如此精致的“坐月子”套餐,对于体质不同的欧美产妇来说,会不会是伪需求?

答案是:并不会。

(图/《初来乍到》第五季)

有数据表明,因为产褥期缺乏照顾,42% 的母亲会受到身体和情绪上的损害。在欧洲,大约三分之一的母亲发现,自己在产后的头两个月里是无暇照顾婴儿的。产后的各种不适,导致她们连自己都没法照顾好。

也就是说,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天到几周,女性最该关心的,应该是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基本睡眠、饮食和卫生需求。然而,在这段时间里,欧美地区的“月嫂”和医护工作者却往往把重点放在新生儿的需求上。

黄阿丽在脱口秀中讲述产后的生活。(图/《Hard Knock Wife》)

所以,欧美地区的产妇,在产后都会经历各种并发症,无论是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的。

既然产后护理有需求,为何月子中心没市场?

最主要的当然还是和钱有关。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劳动力昂贵。以美国为例,导乐的费用从每小时35美元到60美元不等。而类似中国的月嫂,或许时薪会便宜,但由于提供了24小时陪伴,总的支出只会更高。这对大多数美国家庭而言,都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其次,欧美文化中,就算是刚刚产子的女性,都认为自己应该具有独立哺育孩子以及照顾自己身体和情绪的能力,很少有人主动求助。

当大家都习惯性弱化产褥期的重要性时,国家就会选择把更多的扶持政策放在未生产的孕妇身上。就算有一些产后福利政策,例如病例管理、家访、公共医疗保险等,也大多会设计给婴儿而非产妇本身。

而这一恶性循环导致的后果是,在美国,所有孕产妇死亡的案例中,60%以上都发生在产后而不是产前。

当然,现代欧美医学界已经开始重视产后护理,目前公认的理论是“孕妇的护理不能在新生儿出生时结束,也不能在产后6周时结束。产妇的身体与情绪需要在产后被精心照料,且至少被照顾6周以上”。

有网友指出,即便在亚洲,月嫂服务也是昂贵的,多数时候是产妇的母亲在承担月嫂的工作。(图/网页截图)

话说回来,或许其他国家对待产褥期的态度是有些随意,但中国传统的“坐月子”也不能完全排除过度保养的嫌疑。

只能说,重视产褥期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但一些已经被论证为不科学的习俗,也应该被摒弃,比如孕妇不能洗头洗澡、不能吃青菜、不能下床等。

我们需要“坐”的,是一个更加科学且符合人类真正需求的“月子”。因为对于任何一位女性来说,她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是一位妈妈。

校对:杨潮,运营:嘻嘻,排版:温文清

1.Postpartum doulas: Motivations and perceptions of practice,Midwifery,2011年12月

2.Postpartum Maternal Health 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ritical Review,NIH,2006年7月

3.Why doesn't the US have mandated paid maternity leave?BBC,2021年6月4.The postpartum period: the key to maternal morta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1996年7月

5.what-is-a-doula,washingtonpost,2021年5月

6.Maternity Leave Benefi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s Economic Climate Underlines Deficiencies,HHS,2014年12月

7.The Perinatal Maternal Health Promotion Model,Journal of Midwifery & Women's Health ,2013年12月

读完点 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1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月嫂整顿欧美妇产圈?300万欧美人正在排队领中式月子餐…
...的体力恢复。这些食材咱们国人都习以为常了,但是对于欧美人来说真的是闻所未闻。除了用来做成汤药入口,陈阿姨还用中药配成了药浴,给Taylor洗头和洗澡。每天早上,陈阿姨都会为T
2023-05-23 11:38:00
加拿大妈妈在香港坐月子引起讨论热潮,欧美网友:羡慕了
话说,在我们的文化之中,“坐月子”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刚刚生过宝宝的妈妈们需要一段时间来充分休息,护理身体,在他人悉心的呵护下渡过生理和心理上的转折期。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
2023-05-11 14:00:00
美媒:“坐月子”这一东方习俗在西方越来越受关注和欢迎
...,你应该多睡一会儿,不要工作,不要做家务……”这是月嫂卡罗尔·陈(carolchan)给她的雇主——现年34岁的新手妈妈泰勒·理查德开出的“任务清单”。泰勒来自加拿大,是一名
2023-05-08 16:58:00
15天,青岛这里接生了486个“龙宝宝”!受属相影响今年有望成生育高峰年
...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记者于波实习生丁俊竹)相关新闻月嫂“连轴转”一年接10单除医院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生育高峰,家政服务行业也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变化。早在去年下半年,家政公司便
2024-02-27 09:48:00
...心签订合同,预订产后入住该月子中心,接受产后康复、月嫂对袁某及婴儿的照护服务。同年7月,袁某产子后,月子中心的月嫂陈某到医院为袁某提供产后服务。护理中,陈某为刚完成剖宫产手术
2024-12-29 08:43:00
...闻记者采访发现,涉事商家此前从事产后服务工作,做过月嫂。紫牛新闻记者添加涉事商家微信,发现其网名为“梓萱月嫂服务中心”,简介中写道:“月嫂、育儿嫂、催乳、月子餐、胎盘加工、产
2025-04-08 14:25:00
亲爱的小孩,新妈妈需要了解的禁忌,来看剧知道更多知识点
...6,产妇坐月子不能生气,不能累着,卫生上也要讲究做月嫂是不能生气的,也不能累着的,产妇生气的时候,其实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孩子是有感受的。在这部剧中任素汐演得方一诺太折腾
2023-05-10 00:19:00
掌握“硬核”技能 变身“抢手”月嫂
...培训一路“逆袭”——掌握“硬核”技能 变身“抢手”月嫂郑丽花护理新生宝宝“小脸蛋,胖乎乎,宝宝爱笑不爱哭。从肋下到肩膀,呼吸顺畅又健康。捏捏小手臂,宝宝长大有力气……”记者初
2024-03-17 06:42:00
产后如何科学地“坐月子”?
...帮助子宫恢复。尽早下床走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聘请月嫂已成为当下流行的趋势。有了月嫂的帮忙,产妇也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产后体力的恢复。产妇要经常变换卧床的姿势不要长时间仰
2024-02-28 02:1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泰国国家旅游局于广州启幕“中泰友好月”,点燃赴泰旅游热潮
2025年9月15日,泰国国家旅游局(TAT)于中国广州市盛大启动“中泰友好月”项目,打造赴泰旅游新触点,助力年末旅游旺季
2025-09-17 08:49:00
滨海快线将于9月19日至21日开启免费试乘!走!记者带你抢先体验!
2025-09-17 22:09:00
欧盟宣布对以色列制裁措施
当地时间9月17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制裁的一系列措施。此前一天,9月16日,卡拉斯表示
2025-09-18 00:36:00
中国网9月17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7日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摩洛哥外交大臣布里达将于9月19日至20日访问中国。【责任编辑:吴疆】
2025-09-17 19:23:00
秋天本是一个迎来收获、充满喜悦的季节,但对于来自美国的豆农来说,大豆滞销的现实,却让他们面对一派丰收的景象,从心底感到沉重与忧虑
2025-09-17 17:39:00
中国网9月16日讯 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有中国公民在新西兰某机场过境时,遭新安全情报部门无端滋扰盘问
2025-09-16 15:35:00
美国人都在玩一个比对游戏,与特朗普有关
美国人现在都在玩一个比对游戏。比对,特朗普的这个签名,到底是不是他的签名。因为特朗普致爱泼斯坦50岁生日的祝福信,终究还是被爱泼斯坦的律师公开了
2025-09-16 05:14:00
法国的大麻烦来了
(一)法国的大麻烦来了。特朗普正咄咄逼人,乌克兰在望眼欲穿,欧洲最需要坚强的时刻,法国却又疲软了。马克龙眼睁睁地看着,他三年里任命的第四位总理又垮台了
2025-09-16 05:14:00
一场大型运动,正在美国火热进行中
不到欧洲,不知道街头这样吵,不到中东,不知道和平这样少,不到美国,不知道政治居然这样搞……这个世界,有时感觉就像一个大型剧本杀
2025-09-16 05:13:00
中新经纬9月15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英美将签署协议加快核电项目建设。报道称,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5日表示,英国和美国将签署一项协议
2025-09-16 00:12:00
这个新动向,中国须高度警惕
该来的迟早会来。坦率地说,这也完全在意料之中——一个大国,在各种犹豫后,最终还是一闭眼一跺脚,跳进了美国挖下的坑里。但因为涉及中国
2025-09-15 10:15:00
这位韩国警长,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生命的意义,从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其重量与光芒。真的,看了以后还是挺感动的
2025-09-13 08:36:00
最快30分钟直达机场!福州地铁滨海快线将免费试乘三天!
2025-09-13 20:00:00
厦门网讯(通讯员 曹玉涵 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当地时间9月11日,APEX(世界航空旅客体验协会)年度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2025-09-13 08:06:00
全世界权力最大的网红遭枪击身亡,特朗普为他降半旗
一名“90后”被枪杀后,美国总统下令为他下半旗,副总统为其扶棺,整个美国还因此陷入更严重的对抗。枪声,是2025年9月10日正午时分响起的
2025-09-12 2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