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金秋的阳光热力不减,在稻虾共养基地里,一株株金灿灿的巨型水稻挺立于水田中,枝头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稻穗。据宿州市泗县农技人员介绍,常规水稻的“个头”一般在90厘米左右,而这种巨型稻的“身高”普遍在2米以上。
“稻虾共养”蹚出振兴新路。唐雨涵供图
农技人员介绍,2023年新引进的这批巨型水稻株型高大,根系较深,可以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此外还具有稻秆粗壮、抗倒伏、生育期长、叶茂且冠层高、淹水深度大的特点,可为蛙、鱼、虾、泥鳅等稻田养殖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明显的种养结合优势,用来打造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高效种养农业新模式。
“巨型稻根系粗壮,龙虾在水里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一年就能收获4-5批成虾。现在水稻马上成熟了,水要放掉收稻子,不然的话还可以再养,季节完全不影响养殖产量。”据草庙镇稻虾共养基地负责人徐文介绍,泗县草庙镇稻虾共养基地往年小龙虾亩产在100公斤左右,普通水稻亩产在600公斤左右,今年采取稻虾共养模式后,基地小龙虾亩产130多公斤,巨型水稻亩产高达850公斤,实现了小龙虾、巨型水稻双增产。
稻虾共养模式的成功为当地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子。下一步,泗县将继续以“巨型水稻”为抓手,探索“水稻+N”融合农业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模式,打造全产业链,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铺设县域经济发展新“稻”路。(唐雨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