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宿州泗县:“稻虾共养”蹚出振兴新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3 15:1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金秋的阳光热力不减,在稻虾共养基地里,一株株金灿灿的巨型水稻挺立于水田中,枝头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稻穗。据宿州市泗县农技人员介绍,常规水稻的“个头”一般在90厘米左右,而这种巨型稻的“身高”普遍在2米以上。

宿州泗县:“稻虾共养”蹚出振兴新路

“稻虾共养”蹚出振兴新路。唐雨涵供图

农技人员介绍,2023年新引进的这批巨型水稻株型高大,根系较深,可以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此外还具有稻秆粗壮、抗倒伏、生育期长、叶茂且冠层高、淹水深度大的特点,可为蛙、鱼、虾、泥鳅等稻田养殖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明显的种养结合优势,用来打造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高效种养农业新模式。

“巨型稻根系粗壮,龙虾在水里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一年就能收获4-5批成虾。现在水稻马上成熟了,水要放掉收稻子,不然的话还可以再养,季节完全不影响养殖产量。”据草庙镇稻虾共养基地负责人徐文介绍,泗县草庙镇稻虾共养基地往年小龙虾亩产在100公斤左右,普通水稻亩产在600公斤左右,今年采取稻虾共养模式后,基地小龙虾亩产130多公斤,巨型水稻亩产高达850公斤,实现了小龙虾、巨型水稻双增产。

稻虾共养模式的成功为当地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子。下一步,泗县将继续以“巨型水稻”为抓手,探索“水稻+N”融合农业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模式,打造全产业链,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铺设县域经济发展新“稻”路。(唐雨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宿州市泗县:税务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温棚,当年收入13万元。”唠起种植蔬菜大棚致富的事,泗县长沟镇汴河村刘王组的王翠华有说不完的话。泗县税务局驻长沟镇汴河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帮扶当地群众发展产业。韦智山摄王翠华
2022-12-29 15:30:00
宿州泗县:牡丹“花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走进宿州市泗县长沟镇马王村的牡丹园,端庄秀雅、洁白如绢的花朵宛若仙子,暗香浮动,微风吹过,芳香怡人,在明媚的春光里显得格外妩媚,游客们三三两两,拍照留念
2023-04-18 16:46:00
...道早春时节,素有“皖北西红柿种植第一村”之称的安徽泗县长沟镇汴河村一片繁忙景象,村里的西红柿开始大量上市,日均超过100万斤。由于这里种植的西红柿沙瓤肉质、香甜可口,产品一上
2024-02-28 15:08:00
企地开展深度牵手 千里赋能乡村振兴
...牵手 千里赋能乡村振兴——中国一重集团定点帮扶安徽泗县纪实自定点帮扶以来,中国一重集团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赤忱的帮扶情怀,坚持统筹自身所能、泗县所需、群众所盼,高站位、高标准扎
2024-12-23 16:03:00
在保护传承利用中打造“金名片”(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
...靖《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3日第 06 版)图①:安徽宿州泗县运河故道景观带一角。图②:从运河故道中发掘出的文物瓷器,现存放于安徽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图①②均为徐靖
2025-02-03 05:46:00
宿州泗县:“新农人”念活大棚“致富经”
...种植户尹永全的“羊角蜜”甜瓜喜获丰收。许卫卫摄作为泗县墩集镇石梁河村“新农人”中典型一员,凭借敢闯敢试、吃苦耐劳的拼劲与韧劲,尹永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大棚种植结构,尝试“宁
2023-05-15 16:20:00
...下车展开救援,最终车内3名被困人员成功获救。徐磊,泗县屏山镇屏北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去年11月1日,村民王成英家中意外失火,徐磊第一时间冲进火海,将行动不便的老人安全救出。
2023-03-17 11:47:00
中国十七冶:十年奋楫皖北振兴 做好“城市合伙人”
...设美丽乡村 引领全面振兴连日来,秋高气爽,在宿州市泗县屏山镇老山村新建的小区旁广场上,村民们自发聚集在此,散步、聊天、玩耍、跳广场舞,享受着“宅改”带来的新生活。“真没想到能
2023-10-16 16:19:00
...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出席活动。在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泗县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等处,调研指出,大运河遗址是宿州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党外专家服务团来自各领域各专业,具有独特
2023-11-03 04: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