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民警研发新型战术背心获国家专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25 09:32:00 来源:光明网

近日,由江苏省泰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实战教官陈国军发明的一款新型战术背心获得国家专利。该装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通过加载BOA系带系统执法记录仪套、LED显示屏、可充气救生气囊、防刺内芯、蓄冷加热袋等装备,可以在多种执法环境下保障一线民警的执法安全。自去年5月在泰州部分警队试点使用以来,新型战术背心已协助一线民警妥善处置突发警情346起。

民警研发新型战术背心获国家专利!

据陈国军介绍,在一次“上门送教”活动中,他发现民警在佩戴肩挂执法记录仪时,常因固定难、易晃动等因素导致视频拍摄效果不佳。如果依靠手持拍摄,虽能有效保障视频拍摄质量,但在遭遇暴力袭警等突发警情时,处警人员往往不能同时兼顾执法处置与视频拍摄工作。自那时起,设计一款新型警用装备的想法便萦绕在陈国军的心头。

一次,陈国军看到儿子买回一款带BOA系带系统的跑鞋,顿时有了灵感。他按自己的理解画好图纸,找到了当地警用装备生产厂家。经过反复组装、调试,该厂成功制作出了一款加载在战术背心上的带BOA系带系统的执法记录仪套。陈国军向记者展示,执法记录仪被绑定在战术背心上后,民警只需调整、固定好拍摄角度即可,稳定性极大提高。

民警研发新型战术背心获国家专利!

除了执法拍摄守护外,陈国军通过自主改良,在该款战术背心加载了LED显示屏、可快速充气的便携式救援气囊以及可拆卸新型防刺内胆。一线民警可根据自身工作实际,自行选择是否安装。

LED显示屏通过魔术贴粘贴在战术背心背部,可通过手机软件,随机修改显示文字图案,可有效提升低光环境下的民警执法安全。2023年11月,在三河湾音乐节开幕期间,泰州市参加安保工作的民警统一身着新型战术背心进场,背部LED显示屏随时变换显示各类警示标语,在维持夜间现场秩序中发挥了重要辅助作用。

民警研发新型战术背心获国家专利!

据介绍,背心腰部加载了充气救援气囊,收纳后重量仅165克,长度仅为10厘米,轻巧方便,易于携带,并配有口哨、指南针等装置。在遇水后,该气囊可通过压缩气瓶瞬间充气展开,最大承重达到100千克,既能挂载在背心上使用,有效保护民警的水上执法安全,也可单独拆卸后投掷到水中施救,还可通过更换气瓶药片,重复多次使用。

背心内置的防刺内芯,按照公安部《GA68-2019警用防刺服》B类执行标准制作,具备重量轻、防刺性能高等特点,可有效阻止尖刀、利刃的割、砍、刺,能够在关键时刻保护民警人身安全。

民警研发新型战术背心获国家专利!

此外,为了有效减轻民警户外执勤压力,守护民警执法健康安全,陈国军还专门在战术背心前胸后背内置了蓄冷加热袋。民警可根据需求添加1至10个降温凝胶或暖身贴,在炎炎夏日或凛冽寒冬快速降低或提升民警体表温度5至10摄氏度,为民警户外执法带来更为舒适的工作体验。

民警研发新型战术背心获国家专利!

来源:江苏警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庆大学生做战术装备获万元奖学金,曾受邀参观珠海航展
...一种基于Q-Learning强化学习的智能公交系统等三项发明获国家专利;穿戴式下肢外骨骼辅助行走机器人等发明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黄彦钧受邀参观了去年的珠海航展。 受访者供图而
2025-01-02 20:09:00
杭州民警的办公室里,诞生了10项国家发明专利!
...湖水域劈波斩浪的特殊“救生圈船”吸引了不少游客目光民警楼海锋紧盯目标稳健操控着遥控器只见“救生圈船”到达指定位置后救生圈迅速充气迅速与船体脱钩、弹出船体原来这艘小船是“水保”
2024-05-03 17:05:00
穿着一双15元的鞋,她捐了1000万,快来看看
...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发明的“供氧背心”获国家专利在跳伞部队时,马旭发现伞兵们的脚踝经常受伤,便和丈夫一起潜心科研,通过查阅资料、亲身跳伞实践,研制出一款“充气护踝”
2023-09-13 20:25:00
.../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提高战术的灵活性,抓住时代机遇,‘危’中找‘机’。2025,我们来了……”今年1月1日刚过零时,南京方生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
2025-01-10 08:26:00
防弹、防刺、防撞!合川区公安局“麒麟甲”获大奖!
...茂平发明了“麒麟甲警用多功能防护服”,目前已经申报国家专利。该项目荣获2022年重庆公安改革创新大赛金奖。外观:内外多层、多处可添加模块,黑科技满满!2月1日,记者在合川区公
2023-02-02 11:09:00
八旬老太转账300万,工作人员立即报警,查明她的身份后众人惊了
...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还发明了供氧背心。有了这种背心,等于给空降兵们加上了一道护身符。当前往缺氧的高原地区执行跳伞任务的时候,这个背心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安全
2023-09-24 21:35:00
...在湖州市公安局南浔区分局,有这样一名特警,拥有6项国家专利,被称为“警队发明家”。他,就是南浔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杨云龙。“我们要面对的嫌疑人,会老老实实站在那里不动吗
2023-01-09 07:10:00
...队研发的“一种新型两步阶段式离心过滤套管”日前获得国家专利。这是湖州公安首个刑事科学技术专利,也是长兴公安第一个专利权人的专利。专利的背后是马骏及其团队对刑技事业的热爱、执着
2024-01-17 07:24:00
重庆特警:“实、硬、新、巧”铸就硬核战斗力
...负责现场安保的重庆市公安局特警总队无人机具反制支队民警发现该情况后,第一时间使用车载设备对该无人机进行信号压制,通过信号锁定了飞手的大概范围,顺藤摸瓜找到了违规飞行的飞手,成
2024-05-28 15:5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七旬老人被骂进医院 骂人者被判赔偿2750元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和谐的邻里关系至关重要。然而,一对邻居却因言语冲突升级,一方情绪激动当晚住进医院,最终对簿公堂。近期
2025-10-20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日前,省工信厅发布了30款新材料新产品名单,法拉电子、固钠新能等9家厦企的9款新材料新产品榜上有名
2025-10-20 08:56:00
“十佳读者代表”被推荐人 厦门日报拍客代岩:高质高频投稿 用镜头记录城市之美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图/代岩 提供)从2024年7月加入“厦门日报拍客群”,到连续多月稳居供图量榜首,厦门日报拍客代岩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喜
2025-10-20 08:56:00
“十佳读者代表”被推荐人 28年老读者王灿江:偶然一次读报 改变了他的人生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清晨到办公室,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王灿江总是先翻开一份《厦门日报》。这一习惯
2025-10-20 08:56:00
“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开幕 共绘文明繁荣新图景
10月19日,“世界市长对话·景德镇暨2025景德镇论坛”在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开幕。来自意大利、韩国、土耳其、俄罗斯
2025-10-20 09:20:00
一天拍出两个尾号8888888手机号,成交价分别为127.7万元和95.3万元
大皖新闻讯 10月20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平台看到,10月19日,该平台同时成功拍出两个尾号为8888888的手机号
2025-10-20 09:38:00
唐传艳据《法治日报》报道,近年来,健身市场的火爆让很多人嗅到了商机,健身房随处可见,一些健身教练培训机构随之出现。健身教练群体逐渐扩大
2025-10-20 10:49:00
石家庄学院原创话剧《海棠花开》演绎师者大爱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曾经有人为我点亮过一盏灯,现在,我要让这盏灯永远不灭,照亮世界!”10月16日,石家庄学院尚文礼堂内
2025-10-20 10:36:00
李营街道烟雾报警器进独住老人家,细微处藏着“暖心安全感”
“叮……”随着一声清脆的测试音,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东翔社区独居老人葛大爷的客厅天花板上,新安装的烟雾报警器亮起了绿灯
2025-10-20 10:33:00
东红庙社区邮电新苑网格室开展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
为营造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近日,仙营街道东红庙社区邮电新苑网格室开展“社区是我家 美丽靠大家” 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
2025-10-20 10:3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刘小瑜 杜欣容)记者从厦门海事局获悉,今日,近3.5万吨化工级重晶石粉将自厦门东渡港区国贸码头起航
2025-10-20 08:56:00
面向山东居民推出免票政策后,潍坊临朐沂山风景区错峰游热度攀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通讯员 刘更新近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沂山风景区推出“山东省户籍居民免门票”政策,迅速点燃省内游客的出游热情
2025-10-20 09:56:00
太原每2565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被业者评价为“好”……10月17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5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
2025-10-20 07:03:00
“走进驿站,瞬间就暖和了。”10月16日14时,天气湿冷,户外气温16摄氏度。外卖小哥张豪送完中午的外卖,来到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天骄社区的“骄阳暖新驿站”
2025-10-20 07:41:00
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展馆内,有这样一个展位,占地面积很小,不到10平方米,热度却很高。10月18日,记者探馆时发现
2025-10-20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