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
7月29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围绕夏季高温健康防护问题,邀请相关专家介绍高温防暑和有关传染病防治健康知识,指导重点人群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暑降温,防范相关疾病发生。
山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评价所副主任医师张显鹏介绍,高温不仅会引发身体不适,还可能导致中暑等相关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这里,提醒大家,记住“防暑三件事”。
一是主动避暑,减少外出。养成每天关注本地高温预警和健康风险提示的习惯,根据天气提前规划外出行程。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大家要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长时间、剧烈的户外活动。
二是科学补水,防止脱水。高温天气出汗多,要主动、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建议每小时至少补充一杯水,大约150-200毫升。一般情况下,喝白开水就可以。在大量出汗时,身体盐分会流失,这时可以喝一些含有少量盐分和矿物质的运动饮料。
三是时刻警觉,识别风险。如果出现大量出汗、极度口渴、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四肢发软等症状,就提示身体已经出现先兆中暑,需要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如症状得不到缓解,就要立即就医。
老年人、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和户外工作者等群体发生中暑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做好特别防护。
老年人要打消“空调顾虑”,一些老人怕吹风着凉不愿开空调,但是炎热比凉风对健康的威胁更大,要合理使用空调或风扇。同时,要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活动,买菜、晨练要“赶早赶晚”。
孕妇由于体热易出汗,更容易发生脱水和中暑。建议要穿着宽松、舒适、透气的衣物,保证充足饮水,饮食注意均衡清淡,增加富含钾、钙、铁的食物,补充因出汗丢失的营养。
儿童由于体温调节能力差,也容易中暑。户外活动要尽量安排在早晚凉爽时分。家长要留心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精神萎靡、烦躁、哭闹不止、呕吐、吃不下东西或皮肤滚烫等异常症状,要高度警惕,立即降温补水。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高温季节更要坚持按医嘱服药,并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如果活动时感觉疲乏,就要立即休息。
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建议穿着透气的工作服、防晒袖套等,戴宽檐帽、太阳镜,随身携带水壶,及时补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30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