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没想到中年时拼命抚养儿女上大学,却成了我和妻子晚年最懊恼的事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05 15:07: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如果有机会重新开始一次,我绝对会重新考虑投入供养儿女上大学的巨额资金,也不会轻率地将余生的一切压在他们的肩上。假如真的有重来的机遇,我会毫不犹豫地将用于子女教育的经费,用于购买一份稳妥的社保,确保自己和妻子的未来生活安宁无忧。

没想到中年时拼命抚养儿女上大学,却成了我和妻子晚年最懊恼的事

我,今年已经63岁,和妻子一样都在农村出生,鲜有读书经历。童年时,我们从十多岁开始就投身于家务农活,直到为了生计离乡来到城市,步入了婚姻。

作为一名搬运工,我在城市谋生的历程中一直从事着这份辛苦的劳动。曾经在百货商场里从事搬运工作,但在40多岁下岗后,我转而涉足各种体力活,只要是需要用力而不需技术和知识的,我几乎都尝试过。

我的妻子,为了照顾孩子,曾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从事零散工作。直到儿子们上中学后,她努力找到了一份在制衣厂工作的机会。然而,这份工作也并未持续太久,七八年后,工厂关闭了。此后,她尝试过很多工种,包括洗碗工、保洁员、按摩师等等。直到九年前,她开始从事保姆工作,这才算是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

没想到中年时拼命抚养儿女上大学,却成了我和妻子晚年最懊恼的事

我们生了一双儿女,鉴于我们夫妻俩的文化水平有限,我们对孩子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明白自己在打工中挣钱的艰辛,我们深知单凭我们夫妻俩的努力,翻身改变命运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寄希望于孩子们努力读书,相信只有他们的努力学习才能为我们的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

为此,我和妻子毫不吝啬地努力工作,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资源。不论是什么孩子想要的,只要涉及学习的,我们都会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孩子们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成绩一直保持得相当理想,虽未拔尖但也维持在中等以上水平。

当时,我和妻子对孩子的成绩感到非常欣慰,相信按照这样的趋势,他们有望考上大学。

然而,随着孩子们进入高中,他们的学业成绩却让我们一点点失望到极点。不知何故,尽管他们每天都勤奋学习,从下午5点多回家后就开始写作业和背书,一直到晚上11点,但他们的用功似乎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成绩,最终两兄妹都在高考中失利。

没想到中年时拼命抚养儿女上大学,却成了我和妻子晚年最懊恼的事

女儿是头一年参加高考的,专科线都未能达到。然而,我并未轻言放弃,劝女儿进行了一年的复读,并请了亲戚家的大学生辅导她。

第二年,两兄妹同时参加高考。女儿通过了一年的复读,考取了专科。虽然在一些人看来这或许平平淡淡,但我认为能考上大学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我的儿子却表现不佳,这一次竟然连女儿的水平都未能达到,甚至连高职院校都未能考入,只好去读中专。然而,我并未答应,又让儿子继续复读。我认为女儿经过一年的复读成功考入大学,儿子或许也能通过复读考上大学。

然而,儿子经过一年的复读,依然偏科严重,学不懂的知识依然学不懂,最终也没有考上大学。

没想到中年时拼命抚养儿女上大学,却成了我和妻子晚年最懊恼的事

那时候,儿子向我哭诉,说他无法专心学习,缺乏读书的动力,而且他想放弃学业去打工,想要自己挣钱。

在听到儿子这番话时,我本想就此放手一搏,但在亲戚口中听说省城有一所专门的全封闭复读学校,有很多学生通过那里的复读成功考入大学。他们建议我可以尝试将儿子送去那里。

然而,那所封闭学校的复读费用非常昂贵,每学期要付2万元的学费,再加上住宿费和伙食费,一个学期下来就需要3-4万元,一年下来至少要8万元的投资。

当时,我正经历下岗,虽然有4万元的下岗补偿金,再加上手头存的6万元,我们确实能够支付儿子去复读的费用。

然而,我们面临三个艰难的选择:一是将所有钱投资在儿子的复读上;二是村里推出了一次性补缴社保政策,每人4.8万元,我和妻子都没有社保,考虑将手头的钱用于购买社保;三是考虑在城里用这笔钱购买一套便宜的二手房。

没想到中年时拼命抚养儿女上大学,却成了我和妻子晚年最懊恼的事

在这个纠结的时刻,我和妻子选择了将钱投资在儿子的复读上,因为我们相信儿子考上大学后将来会有所作为,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那时候,社保似乎不是最迫切的需求,而儿子成功后也能够用他的收入帮我们解决住房问题。

儿子在那所封闭学校复读一年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第三年的高考中,他如愿考上了专科大学。

一双儿女在我们的拼命努力下,都成功读上了大学。尽管我们并不清楚他们在大学学到了什么,但听老人说,只要进了大学,出来了就是人才,哪里都需要。

然而,当姐弟俩陆续毕业后,却让我们大失所望。

女儿毕业后,辗转换了几个工作,最终在一家幼儿园当了幼儿教师,工资微薄,没有多少来孝敬我们。25岁那年她怀孕并嫁给了一个外地的穷小伙,彩礼只有9999元。

没想到中年时拼命抚养儿女上大学,却成了我和妻子晚年最懊恼的事

女儿这一方面可谓投资失利,而在儿子这边,我们着实将所有期望寄托在了他身上。

为了确保儿子有好前途,在他毕业之前,我四处打听为他寻找工作的机会。一位亲戚的儿子在某个500强公司工作,我通过他了解到一个不错的职位,涉及到儿子所学的计算机专业,工资也相当可观,只是工作相当繁忙。

儿子毕业后,很听从我们的安排,进入了亲戚推荐的公司工作。本以为一切都能安定下来,再加上我和妻子夫妻俩的努力,很快就能够筹够资金,在城里买房,然后等待儿子结婚生子。

然而,儿子在公司表现良好,却突然决定离开。询问他原因,他表示无法忍受单调的工作生活,每天呆在机房里,领着固定的薪水,无法赚到更多。他甚至表示要创业,成为老板。

面对儿子的心态,我们束手无策,只能顺着他的意愿。然而,儿子所谓的创业却是回家打游戏,还声称可以通过打游戏赚钱,并以某位千万网红为例。

没想到中年时拼命抚养儿女上大学,却成了我和妻子晚年最懊恼的事

如今,儿子回家创业已经7年,但却一直没有见到他取得财富。前三年几乎都是我们夫妻俩努力工作赚钱养他,后来他稍有起色,虽然挣了钱,但也仅够他自己花。他经常购买各种电子设备,时而买电脑,时而买手机,时而又买各种键盘、摄像机等设备,总之,他挣的钱几乎都投入到他整个房间的设备里。

就这样,我和妻子拼命奋斗了半辈子,供养儿女上大学,结果一个养给了亲家,一个则废在家里啃老。

如今,我们夫妻俩步入60岁,进城20多年了,却仍未能购房,依旧在租房居住。

更令我失望的是,儿子已经32岁,仍未结婚生子,甚至女朋友的踪影也无从得知。他整天沉迷于家中打游戏直播,形象也变得臃肿如猪一般。不知何时才能让我们抱上孙子。

没想到中年时拼命抚养儿女上大学,却成了我和妻子晚年最懊恼的事

相比于老家邻居家的两个儿子,他们俩初三毕业就出去打工,如今一个在村里成功当上了老板,另一个在镇上开设了修车店,邻居家成了村里颇有声望的人物。和我家的儿女相比,实在是反差极大,两位大学生竟然比不过人家的初中毕业生。

回想当初,我曾笑话过邻居,认为他们家的两个儿子都养废了,没有文化终究无法取得成功。而邻居夫妻俩则对此看得很淡定,表示不喜欢读书,早点出去见识社会、历练人生,认为没有文化也可以通过更多的社会经验来磨练自己。

当时我觉得邻居这种思想就是典型的爱面子嘴硬,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如今那两位小伙子却过得风生水起。

大哥在我们村里搞了柚子合作社,每年通过柚子和树苗等产品的销售,年入三四十万;而弟弟则在外面学了七八年汽修,前几年回到镇上开了汽修店,虽然这行业看似脏乱累,但听说人家一年的辛劳下来,也能有二三十万的收入。

没想到中年时拼命抚养儿女上大学,却成了我和妻子晚年最懊恼的事

如今邻居大哥搬出了老屋,建了一座漂亮的别墅在村头,夫妻俩闲暇无聊,整天只管帮两个儿子带孩子。每次回老家,路过他们那别墅,我和妻子都不敢停下脚步,更不敢去敲门问好。因为一看见他们过得如此幸福和美满,我就感到自己相当羞愧。

如今回想起当初不惜拼命挣钱供养儿女上大学的日子,真是懊悔不已。当时以为通过儿女的读书能够改变命运,结果却是一次次的投资失败,让自己辛苦劳作了半辈子,却一无所获,如今年事已高,仍需不停地努力挣钱来维持生计。

尽管我们这些“没钱没势没能力”的农村人,原本以为依靠子女读书是改变命运的良好途径。然而,现实却让我看清,有时候必须面对事实。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读书,强迫他们成为才子才女,最终可能得不到理想的结果。相反,让他们走出去,去社会中摸爬滚打,说不定还能有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这让我深感悔恨,以为通过子女的成就来提升家庭境况是一条不可动摇的路,却未曾考虑到有些孩子可能并非适合这个路径。如今,面对已过半百的自己,仍在为生计而努力奔波,真是悔不当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妻子开车6百公里,把公婆接家里为他过生日,丈夫回家扇自己巴掌
...的鲜花。我想说,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儿女们都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抚养大的,到他们上学的年龄,送他们去上学。他们大学毕业后,父母也给他们买房买车,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2024-06-27 13:49:00
老了以后才知道,这3种子女是来报恩的,一定要珍惜
...年纪,老了走不动了,才发现想要好好过日子,还得指望儿女。老话说:“养儿防老不是没道理的。”一个人晚年最大的幸运,就是子女在跟前孝顺自己,让自己安稳度过晚年的生活。若是你遇到这
2024-10-19 21:33:00
华人高学历家庭再爆血案。亚利桑那警方表示,上周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朱洪泉(David Zhu,英文名)在家中枪杀了妻子,而且案发时子女就在现场。据报道,这起枪击事件发生在上周
2024-08-20 07:22:00
50岁之后,男人的身边还有异性喜欢,就需要多一些防备
...成了公司,一家人也由三口变成了四口,看着眼前的一对儿女,以及辛苦操劳、不会埋怨的老婆,王令感觉很满足。已经过了人生的50岁,在王令看来,这一辈子值了,老婆嫁给自己时,还是家贫
2023-03-19 16:00:00
...邹年轻时东奔西走,在建筑工地打工养活一家老小。如今儿女都自立了,他也上了年纪,腰椎不太好,就在平凉城区打零工。2021年,老邹两口子在平凉城区按揭购买了一套120多平米的楼房
2023-02-16 02:14:00
考上大学后和乡下妻子离婚,儿子一直不肯原谅,如今孤独终老
...现在身体不太好,每年都得去几趟医院,人家住医院都有儿女照顾,就我孤零零一个人,只能请护工,真的十分凄凉。可是这一切都是我的报应,谁让我当初抛妻弃子,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2023-05-11 15:34:00
有一种男子,无论攒多少钱,晚年都会很凄凉
...暖。有一种男人,无论攒多少钱,晚年都会很凄凉:伤透儿女与妻子的心。01年轻时,对于家庭不闻不问的男人我有个邻居,和婚外的女人,跑到了外地生活,当时他的儿子才五岁。男人和妻子一
2024-06-11 10:34:00
陈佩斯:最大的骄傲,就是催生催来了4个孙子孙女
...斯与儿子当下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宝宝,父母疯狂催生。儿女不愿生宝宝,成了父母最头疼的事。有的家长愁白了头发,有的生出心结,有的郁郁寡欢,没有心思安度晚年。而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
2023-02-28 14:35:00
从小寄人篱下,拒绝和妻子同房,与儿子决裂13年
...可在感情和家庭生活里,一塌糊涂,他虽有父母、妻子、儿女,却一生孤独。这一切的根源,都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季羡林的父亲,名叫季嗣廉,叔叔叫季嗣诚,生活在一个叫官庄的小村子里,
2023-01-13 11:2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