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自然从不负耕耘。
当第六个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十里稻浪碧云天,黄童白叟笑开颜,万千农民又一年的“禾田美梦”在田野扎根、成真。
贵州银行将满眼敬意定格在“农民”二字上。
作为“贵州人民自己的银行”,贵州银行11年筑梦桑梓,始终与农相伴。该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通过下沉服务重心等方式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惠农金融政策与产品服务“三农”,用345.7亿元信贷资金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呵护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助农民“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乡村振兴发展底色更明、成色更足。
事作于细 稻浪翻金
当秋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朝霞中倾泻而下,全国十大梯田之一——丹寨县高要村千亩梯田开始被装点,金色稻浪从山顶一直延伸至山脚,将起伏的山脉渲染成梵高笔下“收获”的景象。
蜿蜒的梯田中,村口的“不老泉”汩汩涌流,顺坡流向许多小沟渠,滴滴淌入稻田中,润泽了高要村振兴的沃土。
村民汪勇标于稻海中操作农耕机,额上挂着汗珠,心情却十分愉悦。他说:“这些年,贵州银行用捐资这样的善举,让我们曾经离水源很远的农田得到灌溉保证,免去了对排洪的担忧,顺利迎来今天的丰收。”
顺着汪勇标指的方向望去,一条连着稻田与村庄的硬化水泥步道呈现在眼前。贵州银行驻村干部向下扎根,用该行捐资的80万元为对口帮扶丹寨县的四村之一——高要村带来了灌溉水渠、村民生产步道,让农耕机顺利地开到田地头,耕出生活的“幸福花”。
沿着村民生产步道这条“为民路”向前而行,则见高要梨园。园中,颗粒饱满的葫芦梨掩映在繁茂的绿叶之间,隐隐透着清香。树下,靠着该产业从贫困户摇身一变“致富带头人”的刘磊磊趁着晴好天气加紧采摘,轻扬的嘴角浅述着丰收的喜悦。
“这都是用我们自己养殖的生猪、林下鸡生产的有机肥种出的水果,绿色又健康。”轻抚着手中的果子,这位粗狂的农家汉春风满面。他感慨道:“从‘一穷二白’到小康,我遭受过养猪却遇猪瘟亏掉家底的打击,也经历了初试种梨时资金缺乏的困顿,而贵州银行提供的15万元贷款,让我和乡亲们一起品尝到了种梨的甜蜜,如今自己的养殖事业也重新起步,可以说是收入可观、生活美满啊。”
自丹寨成为贵州银行对口帮扶对象那一日起,就成为了该行始终放不下的牵挂。
脱贫攻坚时期,从无偿捐赠3616万元助地方建设丹寨县民族中学实验楼、乡镇卫生院、添置30辆救护车等13个帮扶项目,到百名党员结对帮扶上百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拔穷根”,帮助培训贫困户2000余次……都在脱贫攻坚这场“人间奇迹”里,留下了“用心贵银”的专属印记。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转战乡村振兴新战场,该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为丹寨追加捐赠资金812万元。其中499万元用于支持该县林下养鸡产业,313万元则用于展良村、卡拉村、高要村、高排村、杨颂村生产所需的步道、饮水渠、蓄水池、耕机道、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该县绘就宜居宜业和美的“新图景”再添一笔。
为解“三农”发展难题,该行4名党员继续向高要、高排等4个村驻扎,将职责摆进驻村工作当中,通过与农民“面对面”,将金融政策宣传下去、将发展问题收集回来,并持续用金融利好政策与惠农金融产品为“三农”
解忧、为农业农村发展“补短板”,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时间记录着“为农”足迹:2016年以来,贵州银行围绕丹寨乡村振兴,用15亿元信贷资金滴灌蓝莓、茶叶、吊瓜、林下鸡等一批农业产业发展,助产业振兴的绚烂之花在这方沃土竞相绽放。
谋事于立 淬炼成金
要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贵州银行作为我省地方性银行中起而行之的“行动派”,“为农”的落脚点不止于丹寨,而是贵州这片生机勃发且充满梦想的广袤土地。
读懂贵州银行的“为农”情怀,要探寻背后的“预则立”。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助推农业强国,该行深刻理解“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强国”核心要义,从组织架构的“金字塔尖”出发,将金融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列入其“十四五”战略规划及党委重点工作,并成立董事长和行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把这件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大事“置顶”。
该行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助推现代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助推“四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密集出炉,清晰了其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所指、目标所在,大山人民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了更多期待。
在此期间,该行完成在总行及9家分行分别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的布局,为每家管理型支行增配不少于2名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员专职负责服务农村客群,并在1052个乡镇设立2100个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完成服务体系在全省的全覆盖。
严密的“总、分、支、站点”组织体系之下,该行“银行+公司+站长”站点建设模式、“支行农金员+普惠金融员+第三方人员+站长”的人员配置模式、“惠农站点+手机银行+银行卡”模式等系列创新开启、推进,让金融政策、信贷资金、惠农产品及代理缴费等服务及时、精准向“三农”倾斜,依托惠农终端为农村村民办理小额取款、转账汇款等业务50万笔,交易金额10.91亿元,累计服务农村客群超800万人次。
贵州银行始终忠诚于党的金融事业,在探索中完成构建组织联建、党员互动、活动互联、资源共享、金融互助促进“党建共建、产业共兴、百姓共富”的有效途径,在望谟、盘州等地先行先试开展“贵州银行+村支两委+站点+农户”服务,并持续加大资源供给、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有力推动企业与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联结,实现了“党建链”引领“金融链”服务“产业链”。
与此同时,该行不断优化信贷业务流程,实行差异化授权分支行审批权、大幅度提高审批效率,并借助数字金融浪潮起舞,将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移动IPD及线上“经营快贷”“兴农贷”等惠农产品推向大山,更多金融资源正加速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截至今年6月,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488.46亿元、乡村振兴贷款余额591.38亿元、农业现代化贷款余额203.27亿元,助农兴农的金融“粮草”满仓。
带着充足的“粮草”向乡村振兴进发,“十四五”期间,该行发放乡村振兴贷款345.70亿元、农业现代化贷款151.63亿元,助普安茶叶、遵义辣椒、镇宁蜂糖李、六盘水红心猕猴桃等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实现蓬勃发展。
2021年以来,为进一步提高普惠金融可得性,该行创新运用具有纯信用、利率优、可循环特点的“兴农贷”服务了4.75万户农户,该产品目前余额66.42亿元,将持续为农户发展照亮前行之路。
向着为农服务的最前沿不断深入,贵州银行迎来别样“丰收”——先后收获了我省“十佳社会责任担当型企业”“十佳社会贡献企业”等数十项荣誉,让“用心贵银”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成事于拼 青山生金
在乡村振兴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之风吹拂下,金秋遵义红粱翻涌成海,收割机穿梭其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绘下沃野千里的“粮”辰美景。
“十四五”以来,以仁怀、习水、金沙等赤水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国酱酒品牌生态圈迎来新发展,红粱产业作为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重要原料也迎来发展壮大。善于捕捉机会的贵州银行在2017年敏锐洞察其发展趋势,提前开启系列探索——
从最初对零散小微授信起步,到对红粱收储大户对公授信、红粱贸易融资授信+小微集群授信、红粱基地项目授信、持续加大对优质白酒产业链的纵深融合和交叉渗透,该行探索形成“优质酒企+红粱贸易+红粱基地+合作社+农户”服务模式,打通“一产”红粱种植端、“三产”红粱供应端,实现与“二产”白酒制造端融合,走出金融服务白酒产业的贵银道路。
目光转向遵义的西南方位——当下正在擘画“创建普惠金融试验区”新精彩的毕节地区。贵州银行拥抱新机遇,带着11年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向绿而行。
为更好地将大山“绿色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该行立足毕节实际,根据“一县一业”制定“一县一策”、落实“一行(县支行)一集群”,全力滴灌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产业发展。于是,金秋威宁烟叶如约成熟,烟农集中采烟、忙于“赶烤”;织金竹荪张开白色菌裙,撑起把把“致富伞”;赫章魔芋半熟果实于泥土中汲取养分,即将迎来出土……
该行同时着力推动林下经济、优势传统产业、特色山地农业产业发展,为“四化”核心龙头企业或产业集群授信,为符合条件的农特产品种植养殖、加工及销售环节“输血”、推动“造血”,一批产业与企业加速成长、即将创造无数可能。
为持续擦亮“乡字号”、做好“土文章”,让一产“接二连三”,更多好戏正在上演——
当该行“青惠贷”“结算贷”“保捷贷”“烟商贷”等创新金融产品轮番上阵,与惠农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等惠农金融政策“双线共行”,一批青年个体工商户、小微青年业主、农村青年经营者挣脱缺乏创业资金的束缚,放开手脚纵浪乡村振兴。
面对农业产业发展急需“补短板、优长板”现状,该行通过巧用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小微集群贷款、供应链融资、农户贷款等多层次金融产品,打出金融服务“组合拳”,助一批农业产业成功锻造了上下游延伸、产供销互通的综合产业链,激活了大山资源、造福了更多乡亲。
为助农村地区塑造旅游“金名片”,该行通过创新打造“非遗振兴贷”,为704户客户提供14.62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为我省银饰、蜡染、苗绣等非遗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铺就通衢,并玩转一手“前途悠宿”民宿贷,支持镇远民宿协会集群将“旅游牌”打出去,推动地方乡村旅游市场化与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有力促进农旅融合……
丰收时节,拥抱飒爽的秋风、品尝收获的果实,贵州银行满载而归。
凡事过往,皆为序章。勇赴乡村振兴新“战场”,重整行装,“用心贵银”正在路上。
【数说丰收】
截至2023年6月末,贵州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488.46亿元,乡村振兴贷款余额591.38亿元。
2023年1至6月,贵州银行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贷款143.01亿元,投放农业现代化贷款76.55亿元。
贵州银行累计投放逾15亿元资金力促丹寨县“拔穷根”“助振兴”。
贵州银行围绕酱香白酒与红粱产业,探索形成“优质酒企+红粱贸易+红粱基地+合作社+农户”服务模式,累计投放红粱产业贷款近50亿元,惠及产业农户9.2万余户。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贵州银行共计创新产品十余个,包括“兴农贷”“青惠贷”“结算贷”“保捷贷”“烟商贷”等惠农惠企产品。
(本版图片均由贵州银行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