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孝感日报■全媒体记者郑玉欢 通讯员李璐
“刘主任,病人血氧80%,呼吸困难,需要会诊。”
1月2日上午,接到孝南区杨店中心卫生院电话后,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书明立刻赶赴现场。
评估病人风险后,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刘书明调整患者用药,指导医生使用无创呼吸机,并辅助患者进行俯卧位呼吸,患者血氧情况迅速得以好转。
这是刘书明会诊重症患者的一个场景。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刘书明帮助许多危重患者闯过生死关。
“防控政策调整后,我们科室在全院率先开放,全力收治救治感染的危重症病人。”当日下午,从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接受采访的刘书明告诉记者,呼吸科的治疗经验第一时间在全院推广,挽救了大批可能转为重症的患者。
“科室基本上每天都是满床,床位从43张扩展至68张,呼吸机也增至15台。”刘书明表示,住院患者多为高龄重症患者,基础疾病多。如果患者能得到有效的呼吸支持治疗,绝大部分都能挺过这一关。
除了诊治本科室患者外,刘书明还要对全院重症患者进行巡诊,并为毛陈、新铺、杨店等8家医共体单位提供线上线下会诊。
查房、巡诊、会诊……医院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刘书明忙碌的身影。即使再忙,他和他的团队研判病情也从不马虎,积极寻找救治突破口,为危重患者救治带来生机。
“我们坚持应治尽治,做到一人一策。”刘书明介绍,患者收治进来后,先由管床医生记录病情,科室成员再组织科内会诊,小组协商治疗方案,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
“刘主任,7床患者,60多岁,有糖尿病史,血氧很差,出现呼吸困难,请您赶快过来看看。”2022年12月15日,科室同事电话汇报病人情况。
一般情况下,患者血氧低于93%就是重症。而该患者在吸氧情况下,血氧率也只有80%。
经检查,患者肺部发生多肺叶病变。刘书明率先为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配合药物治疗,患者憋气症状逐步缓解。
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收治病人。最艰难的时候,科室4人感染,刘书明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直到凌晨4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2022年12月17日,刘书明感觉浑身有些乏力,他也没时间多想,以为是太过劳累所致,一直坚持工作至晚上9点。回到家里,卸下一身疲惫,从抽屉里拿出体温计,此时,发现自己已高烧至40℃。
第二天,高热症状还没有完全缓解,刘书明心里仍然惦记着患者的情况,坚持到岗。实在扛不住时,只能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片刻。
然而,不停有电话打进来问诊或者汇报工作。刘书明均一一耐心作答。
“这个月,我至少接了一千多个电话。”刘书明笑着说:“并不是提倡大家带病工作,但是作为科室负责人,很多事情需要我拿主意。还有那么多患者等着我们去救治,他们也需要我们。”
特殊时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承担了一批线上患者的咨询工作。由刘书明牵头组建的科室患者交流群中,每天都有大量患者咨询信息,有症状咨询的,有用药咨询的。
“刘主任,我这几天一直咳嗽,会不会是得了新冠?”
“刘主任,我今天浑身乏力,是不是中招了?”
“刘主任,我的孩子烧到了38.5℃,请问用什么药合适?”
……
一得空,刘书明都会进入患者微信群进行回复,尽可能不落下每一位患者的诉求和疑问。
“只要患者平安,我们辛苦点也值得。”每当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刘书明心里都会感到特别满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