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全力守护幸福“夕阳红”
——万全区加强“三项”供给推动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本报记者 郝大钊 通讯员 邢鹏飞 郑艳梅
近年来,万全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全覆盖”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高质量“为老”“助老”服务内容,通过全面优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从“全覆盖”向“品质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持续增加有效供给推动养老服务提档升级的新路子。
加强政策供给
筑牢顶层设计
为推动养老服务提档升级,万全区制定了“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措施”,从合理确定地价、灵活供地方式、盘活闲置资产等方面强化用地保障,从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上强化金融支持,从实施“一事一议”“非禁即入”方面优化审批流程。
执行中,区政府无偿提供房屋打造新华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民主东街社区日间照料站,用电、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推动全区养老服务向纵深发展。
同时,随着《万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出台,使得工作目标更加清晰。《规划》提出,到2025年,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在城市,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区一站(点)”标准,分街分区规划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打造以照护为主业、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基本形成“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在农村,全面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到十四五期末,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可持续运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为更好提供养老服务,该区立足实际,制定《万全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类型及牵头落实部门,清单实行动态调整。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服务项目共20项,涉及民政、卫健、人社等10个区直单位和13个乡镇(街道),各自认领,分头落实。
加强规划供给
拓宽“源头活水”
万全区抢抓国家和省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的战略期机遇,立足发展实际,紧盯短板弱项,以前瞻的理念抓好重点领域规划。坚持层级化,对养老设施点位进行了详细布局,包括公办特困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站和农村互助幸福院等,形成了一个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共有公办养老机构5家、民办养老机构7家,社区日间照料站1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3个。
近两年,万全区累计争取中央预算资金3840万元,在孔家庄镇、北沙城乡新建两处集休闲、医疗、康养、娱乐等为一体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楼。这些设施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同时,优先为经济困难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服务。2024年拟利用城区闲置门脸、锅炉房等闲置资源谋划包装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推进社区养老高质量发展。
在实用化方面,针对近年来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出台《万全区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的落实措施》,措施从明确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内容、增强基本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拓宽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渠道、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制定了10条细化举措。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每个乡镇依托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农村互助幸福院、乡镇卫生院等建设1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依托闲置校舍、旧村委会等闲置资源建设2个村级中心养老服务站,为老年人开展助餐、助浴、助娱、助安、助行、助医服务,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共谋划建设11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1个村级中心养老服务站点。
加强服务供给
提升养老质效
万全区聚焦城乡老年群体多元化服务需求,夯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础。积极构建“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有效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
该区将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民生实事重要内容来抓,2023年集中打造“一中心两站”示范性社区日间照料机构,政府无偿提供场所,引入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提升改造运营。新华东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民主东街社区日间照料站开设的智惠食堂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切实解决了辖区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在农村,膳南山村、北堡村、冯家窑村、新羊屯村、安静庄村等一批“农村老年食堂”应势而开。目前正在谋划在老年人口较多的重点乡镇各选取1至2个中心村开设老年食堂。
居家养老契合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心理期盼,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欢迎。万全区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为试点乡镇分散特困供养对象提供上门照料护理服务,对全区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老年人围绕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的“六助”原则,开展上门居家养老服务,致力于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自2022年以来,万全区适老化改造民生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果。累计投资147.5万元,对980户农村分散特困、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脱贫户中的高龄、失能、残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改造内容突出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辅助器具适配等改造方向,按照自愿、安全、便利、经济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进,满足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个性化需求。智慧养老的理念在万全区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万全区依托“安心养老政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办事专区”“老年人一键服务”等模块,目前在该平台已输入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信息51600人,为老年人获取基本养老服务提供了基础保障。新华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更是引入了智慧养老设备和数字化老年评估系统及认知障碍评估机器人,设置了“一呼百帮”工作站,标志着万全区正在朝着智慧养老的方向迈进。
对于生活困难的群体,万全区更是“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截至2023年11月底,共为60岁以上老年人14630人办理农村低保,267人办理城镇低保,1266人办理农村特困。60岁以上老年人1511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745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在全区11个乡镇摸排低保对象中完全失能老年人330人,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8万元,对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给予救助,减轻其家庭生活压力,增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7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