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是什么让占尽天时地利地陈友谅败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16: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陈友谅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也是大汉政权的建立者。陈友谅和朱元璋是当时两股最大的势力,基本上谁赢谁就能改朝换代。但在关键的鄱阳湖之战上,拥有60万大军的陈友谅输给了只有20万兵力的朱元璋,陈友谅还在此次战役中被流箭射中身亡,这也宣告了大汉的破灭。为什么占据绝对优势的陈友谅会输给朱元璋呢?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期中缘由,看看陈友谅究竟败在哪里。

是什么让占尽天时地利地陈友谅败了

正所谓“成王败寇”,历史永远由胜利者书写,成功者能够在历史长河中名留青史,失败者只会成了这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虽然会掀起一番涟漪,却很快消失不见。

元朝末年风起云涌,由于元廷的黑暗与腐败,再加上天灾不断,中华大地涌现了众多的起义军。在这些起义军的队伍中,最耀眼的两支莫过于陈友谅和朱元璋所带领的队伍。

其实他们二人经历极为相似,陈友谅也一度占据了不小的优势,可是最后在历史长河中问鼎中原的,却是朱元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本来占尽天时地利的陈友谅,输给了不如他的朱元璋呢?

是什么让占尽天时地利地陈友谅败了

他们二人都是从社会底层出身的,这样的人想要在政治舞台上快速崭露头角,除了凭借自身的聪明以外,毫无疑问肯定需要贵人的帮助。陈友谅是渔民出身,之所以能够在军队中崭露头角,最后成为一方霸主,就是因为起义军的上司倪文俊对他多加提拔。

然而,天完政权内部发生激烈的斗争,倪文俊谋杀徐寿辉失败,转而投靠陈友谅之时,陈友谅充分表现出了一个统治者冷酷无情的一面:他不但没有对昔日有恩于他的上司施以援手,反而趁机将其杀害。陈友谅的实力虽然因此急剧增长,他也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但是,他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令众将士感到心寒。

反观朱元璋,对他帮助最大的贵人莫过于郭子兴。当时红巾军内部也发生过内讧,郭子兴被反叛军抓去,其他将领无动于衷。这时候在外面领兵作战的朱元璋,听闻此事以后急忙返回军队解救郭子兴。

是什么让占尽天时地利地陈友谅败了

朱元璋在军队中已经树立了威望,如果郭子兴因此而丧命,这支队伍的领导人必然会是朱元璋,毕竟他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皇后。当时有不少的“聪明人”劝朱元璋放弃救援郭子兴的行动,可是朱元璋觉得郭子兴有恩于他,他必然不能袖手旁观,并且顺利将郭子兴救出,后来红巾军纷纷主动投奔朱元璋,就是将朱元璋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

除了对待贵人的行为以外,他们二人在对待自己的旧主,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陈友谅所在的起义军,属于徐寿辉领导下的天完政权;朱元璋所在的义军,属于韩林儿领导的龙凤政权。

不过随着这两人在其义军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取代两位旧主也是必然的结果。只可惜在这场争权夺势之中,陈友谅又一次令手下诸将心寒。

他将皇帝徐寿辉诱骗到了他设好埋伏之地,徐寿辉被乱石敲击而死,跟随他的亲信也遭到了陈友谅的屠杀,他的这种行为导致整个军队更加离心。

是什么让占尽天时地利地陈友谅败了

朱元璋又是怎么做的呢?当韩林儿被张士诚围困之时,他不仅没有借着敌人之手顺利拿下皇位,反而力排众议亲自率兵救出了韩林儿。韩林儿逝世后,他还率领百官群臣亲自为皇帝发丧。虽说朱元璋坐上皇帝之位以后,对于开国功臣可谓是心狠手辣。可是在夺取政权之前,他绝对通过这些方式获得了将士和百姓的认可。

他们二人对待手下俘虏更是截然不同,陈友谅为了泄私愤,竟然将几千俘虏全部杀光,他的这种行为,就连自己的手下人都接受无能。然而朱元璋却将捕获的俘虏全部放掉,除此之外甚至还给敌军的伤兵送去了粮食、药品,以至于后来敌军主动前来投靠朱元璋。

陈友谅没有输给天时、地利,他唯一输给的是人心。他确实有着领兵作战之能,可是他一直忘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能够夺得江山,人心远比武力更加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2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元朝与明朝中,还存在一个什么朝代
...到徐寿辉的王权内部出现了问题,徐寿辉被明玉珍的好友陈友谅杀掉了。明玉珍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明面上与陈友谅断绝了关系,实际上,明玉珍想做这个皇帝,却被陈友谅捷足先登。于是,明玉
2024-10-17 12:55:00
陈友谅更有实力夺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命英雄,在动荡变革的乱世中抗衡命运、创造历史。其中,陈友谅和朱元璋两人最为传奇,他们之间的较量,直接决定了明朝皇位的归属。陈友谅本可成就一番大业,却因种种原因功亏一篑。回顾他
2023-11-13 09:01:00
3个不好的“预兆”,如果出现在50岁到60岁,提醒你早做打算
...票就中了大奖。除此之外当然也有“意外的灾祸”。比如陈友谅。陈友谅,是一位枭雄,陈汉开国皇帝,出身渔民。但是身为渔民的他,从不信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诡计,从县吏做到元帅,然后谋
2023-05-01 11:17:00
陈友谅是个怎样的人?朱元璋给出这样的评价
...听我好言相劝,必然会兵败身灭,到时后悔已晚!”在给陈友谅的书信中,朱元璋这样写道。这是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正在鄱阳湖展开决战。第一轮激战之中,朱元璋利用风力优势,一把火
2023-07-12 06:41:00
虽然陈友谅表面上隶属于徐寿辉,但陈友谅颇有驭人之法,将士们唯陈友谅马首是瞻,徐寿辉俨然成为了一个傀儡。《明史》记载: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陈友谅攻克南昌之后,徐寿
2024-06-25 18:47:00
陈友谅:天选之子,称帝4年,朱元璋骂他残暴,却故意隐藏另一面
陈友谅,一个在历史上很少有人提起的名字。你或许只知道朱元璋怎么骂他残暴,怎么说他是个无道昏君。但如果你翻开他的历史,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对劲:他真的那么坏吗?这个“天选之子”,四年短
2024-12-03 09:58:00
陈友谅拥兵60万,鄱阳湖面对20万兵力的朱元璋却大败
朱元璋与陈友谅都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领军人物,在驱走蒙元后,双方不可避免地陷入你死我活的争斗。从成王败寇的角度来说,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建立大明王朝,似乎是顺天应人,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潮
2023-01-05 17:42:00
朱元璋麾下哪位猛将,头断了身体还在战斗
...没有存在多久。这期间出现了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就是陈友谅。看过相关电视剧的读者们都知道,陈友谅曾是朱元璋的劲敌。陈友谅先是加入了红巾军,后来徐寿辉的部下倪文俊谋害徐寿辉不成,
2024-05-14 17:13:00
陈友谅与朱元璋的生死较量
...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与权力巨擘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其中陈友谅作为一位能够与朱元璋一战的对手,引人瞩目。然而,尽管他统率着庞大的60万大军,却在统一王朝的道路上遭遇了挫折。让我们一
2023-07-13 20: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