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国网浙江电力谋划未来保供电:长短期、供需两侧共发力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24 18:03:00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9月24日讯(通讯员 陈丽莎)近日冷空气发力,浙江迎来明显降温。结束夏季高温战不久,国网浙江电力已在积极谋划要如何做好今冬明夏保供。

供需分野渐破

在今年夏季,浙江遭遇了超越2022年的史上最强高温,多地打破历史气温极值,最高达43℃。在电力供给+需求的协同出击、攻坚克难下,浙江电力行业战胜了这一场严峻挑战。

迎峰度夏结束后,国网浙江电力以问题为导向,厘清规律,寻找“最优解”,做好资源的更合理优化配置,让电网更坦然应对下一次难关。

在早年间,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以几乎精准可控的发电系统去衔接一个基本可测的用电系统,计划性、确定性较强。因此,供给与需求也常常被割裂开来分别研究,导致分野的存在。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风光出力的波动性和新增用电负荷的尖峰化不确定性加剧,改变了以确定性规划为基础的供需平衡模式。电力电量从强相关演变为弱相关,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互动越来越频繁。

供需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下的供需平衡,就像解一道方程式。但那个未知数,终究能被解出来。比如通过观察用电负荷新问题,就能发现新思路,“见招拆招”。

从省内去看,在分时电价政策的引导下,可见浙南、浙北用电负荷特性的不一样。

浙北聚集的产业作息时间,与一般的工作生活作息时间较为贴近。不管是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数字经济等高附加值产业,负荷高峰都在白天。而浙南聚集了更多的高耗能产业。这些高耗能产业对电价更为敏感,对分时电价政策的响应力度也更大。往往会将部分负荷移到夜间生产,从而形成夜间的负荷高峰。

产业布局带来负荷特性的客观差异,抓住这些特性,就能对省内电网进行针对性的补强,提升南北协调互补能力。

从省间去看,如在安徽,连续生产、夜间不停工的大工业企业多,而在浙江,非连续生产的中小微企业多,因此各省负荷特性也不一样。今夏,根据浙皖两省产业结构的不同、用电高峰时段的差异,由用电负荷不在高峰的省份,向用电负荷高峰省份送电,并在另一时段反向送电,以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利用好省间负荷差异,浙江电网也将更好地发挥区域电网互济枢纽的作用。此外,着眼于更大的范围,今年浙江对省外来电度电必争,还另辟蹊径,通过云霄直流向南网购电最大140万千瓦。

今夏还发现一个新问题,相比年初预测,午间光伏出力越来越大。

据国网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反馈,今年夏天光伏出力猛,一般情况下,午间峰值能达到2000至2200万千瓦。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公司运营管理部员工李媛说,“今年浙江做了尝试,在光伏出力大的时候,利用电动汽车作为可调资源的特点,采取降价措施,引导用户在这个时段充电,消纳富余的光伏,发挥充电负荷的调节弹性作用。”

伴随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两者均对午间负荷产生较大影响。如何做好新能源出力的更精准预测?如何做好两者的平衡文章?如何做好动态跟踪分析,并及时推动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相应市场和价格机制,让保供更灵活有效?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课题。

组合今夏的点滴观察和从实践中收获的答案,串珠成链,能为未来积累更多的保供智慧。

长短期共发力

今夏保供很难。鉴于浙江电力供需现状,据预测,今冬浙江最高用电负荷也接近1亿千瓦,电力保供仍是一场“硬仗”。而到明夏,据业内人士透露,也依然是保供电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

根据国网浙江电力的谋划,首先将做好挖掘电源侧潜力。目前,朗熹电厂66万千瓦的5号机组已于8月19日开始168小时试运行。宁海抽蓄35万千瓦的1号机组,进入投产倒计时。缙云抽水蓄能电站正加快建设中,预计首台机组将在今年年底投运,届时将率先为迎峰度冬新增30万千瓦的出力能力。下半年浙江还有一些燃气机组投运,都将进一步充实后续电力保供的“弹药库”。

千方百计用好外来电。从地理看,一般情况下,西伯利亚的寒潮最远到达福建北部,很难穿越福建。因此往南争取外来电,是浙江冬季保供的优选。西南水电夏丰冬枯,也要精打细算用好,增强其短时顶峰能力。

除传统的煤电、抽蓄等加快投产外,新能源在电力保供的作用也愈加凸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新增风光超过500万千瓦,今夏风光最大出力超过2300万千瓦。通过持续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确保新能源电站应并尽并,同时加快新型储能建设,为即将到来的冬季以及明夏用电高峰出一份力。

其次,是加快电网补强工作。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电网建设迎来最好的时节。今年是“十四五”以来浙江主网建设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除刚核准开工的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以外,省内的500千伏工程密集投运,多项工程于近期投运。此外,下半年也将重点做好玉环2号海上风电送出工程等,确保省内新能源项目尽快并网。

回顾今夏,需求侧的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在应对电网高负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精细化更柔性更无感,用足用好快上快下灵活资源,也将是浙江今冬明夏负荷管理要继续追求的目标。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高效汇集各类离散资源,发挥“虚拟电厂”作用,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激发“快上快下”负荷资源调控潜力,真正实现用电负荷“下得去、上得来”。

而从远期考虑,如何更好地提升保供能力,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再纵深推进。

浙江一次能源匮乏,是能源净输入省份,典型的省级受端电网,外来电占比超35%,此种能源供给模式在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浙江电网还是华东唯一一个与其他“三省一市”均相联的省级电网。同时浙江又是经济发达省份,“电等发展”的要求融在全省脉搏的跳动里。

由此,浙江将立足“山海多能互补电源集群”的资源特征,发挥浙江区域电网互济枢纽、能源智慧调节枢纽这“两个枢纽”的基础优势,通过构建大受端下大消纳、大枢纽下大调节、大经济下大支撑“三大场景”,加快市场建设,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速迈步能源的绿色、安全、经济转型。

在此过程中,打造主、配、数坚强三张网是一项基础性任务。除了要发挥主网资源配置平台与配电网互动载体的重要性,国网浙江电力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相关专家还特别提及数字电网创新驱动的意义。

“离开数字化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不行的。”在其看来,数字这张网不是一个附加品,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选项。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下,单一数据价值密度不足以支撑高度复杂的系统,要通过多源数据融合进行深度挖掘。因此,需要聚合多领域数据要素,构建以数据驱动的概率性预测为基础的源网荷储协同机制。

如果说主网是建强骨干,一个个配微网就是散点生长的枝丫,并渐成智慧的“自治”单元,数字化是神经系统,灵活连接各类型的网,匹配电源的预测与聚合,市场推动释放各要素共享互济潜能,从而带动系统调节能力的跃升。未来电力保供,也是电力系统运行模式的全方位重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浙江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助力保障迎峰度夏供需平衡
...丽莎 俞佳莉)随着盛夏临近,电力消费持续向上。据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国网浙江电力”)6月7日消息,浙江正通过优化负荷响应模式、完善激励机制等方式,提前谋划需求侧管理
2024-06-07 21:54:00
浙江在线6月25日讯(通讯员 陈丽莎 芦鹏飞 俞佳莉)随着夏季来临,且浙江经济加速回升态势持续显现,电力需求高企。为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除了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挖掘省内发电潜
2023-06-25 18:22:00
浙江省能源局:预计今夏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五项举措全力保...
...高温超长待机模式开启,用电负荷显著攀升。澎湃新闻从浙江省能源局了解到,综合宏观经济走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预计今年下半年浙江经济将延续稳进向好态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同比
2024-07-05 20:04:00
中国蓝新闻讯 “今年以来,浙江经济运行稳进向好,用电需求快速增长。从电力消费来看,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92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省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
2024-07-05 21:39:00
今夏浙江用电高峰段预计电力供需偏紧 电力企业多措迎战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杭州5月14日电(鲍梦妮 张悦)据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14日消息,近日,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发布《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倡议书》,呼吁该省电力企业备战迎峰度夏。
2024-05-14 21:06:00
“黑科技”助力 电网迎峰度夏更显从容
浙江在线8月12日讯(通讯员 徐梓沐)入伏以来,浙江持续被副热带高压牢牢控制。更高温度意味着更多用电需求。数据显示,8月以来,浙江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5.6%。这对电力的稳定可
2024-08-12 18:02:00
浙江:供电+能效提升行动 促进全社会节能减碳
本文转自:人民网-浙江频道1月11日,据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浙江电力”)消息,浙江积极实施能效提升行动,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创新开展空调负荷管理,2022年累计
2023-01-11 17:43:00
...力报卫子琪 张思怡本报讯 (卫子琪 张思怡)5月19日,在浙江海宁市电力大厦附近,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V2G充电桩安装的新试点做基础施工并进行设备安装。“通过V2G充
2024-05-28 10:50:00
浙江日报讯 (记者 胡静漪 通讯员 张正华) 连日低温天气,全省取暖用电需求攀升。记者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12月23日,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01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这
2024-12-25 09:0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姜静通讯员周新华)“我们做到了!”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名本科生组成的代表队,出征2025牛津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
2025-11-11 08:02:00
水稻测产“四大高手”浦口同台竞技卫星竞技无人机,“画圈割稻”战遥感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高空,看不见的卫星默默记录着稻田“肤色”变化
2025-11-11 08:03:00
南京涌现一批“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点滴善举汇成河 大爱无声润金陵□通讯员马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那些善意像一束光
2025-11-11 08:03:00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融合策略与实践路径。文章指出,民间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11 07:09:00
在医学领域,孕妇的健康直接关系胎儿的健康与成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产前检查项目日益丰富,其中GBS(B族链球菌)筛查成为保障母婴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5-11-11 07:09:00
“城市特质+群众基础”引力十足——顶级赛事频频落户,南京超“体”面□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程锦欣秋日的南京,体育激情与城市活力持续碰撞
2025-11-11 07:29:00
相爱相“髓”!南京女子献爱心挽救丹麦患者
我市首例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完成相爱相“髓”!南京女子献爱心挽救丹麦患者南京的爱心志愿者杨艳。通讯员 周海燕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摄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罗玉丽)昨天
2025-11-11 07:29:00
华商网讯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官网于2025年11月7日公布重庆市石柱自治县万宝铅锌矿透水事故调查报告。2024年9月30日
2025-11-10 14:20:00
临沂职业学院成功获批2025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度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名单,临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申报的“数字经济人才实训基地”成功获批
2025-11-10 14:35:00
告别“死记硬背”,有道自然拼读&阅读与表达课助孩子开启自主阅读新征程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英语学习的词汇量与难度逐步提升,如何帮助孩子科学高效地掌握单词、突破阅读瓶颈,成为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
2025-11-10 14:40:00
天津一高速公路未批先建,致一企业被迫关停损失上亿元,申请赔偿9年未果
图片来源:新黄河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绕城高速汉蔡路段一侧,有一座停业多年的大型厂区,由于长期闲置,内部早已荒废破败,杂草丛生
2025-11-10 14:55:00
近日,平安人寿邢台中心支公司完成一笔意外身故理赔,赔付金额达109.14万元。8月,客户吴先生(化名)在家中打扫高处卫生时不幸失足坠落
2025-11-10 15:00:00
《鲁砚谱》一书出版发行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山东省鲁砚协会首届常务副会长蒋洪深先生撰写的《鲁砚谱》一书由西冷印社出版发行,受到广大制砚爱好者和市民们的一致好评
2025-11-10 15:10:00
2025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在邯郸大名举办
图片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官网近日,以“保护与传承,活化与共赢——国际视野下古城墙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5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在邯郸市大名县举办
2025-11-10 15:13:00
近期“麻醉鱼”视频引发关注。视频内容为水产商户用“鱼麻药”使活鱼安静,从业者称长途运输用丁香酚等麻醉剂可降低活鱼损耗,然而这种看似高效的保活保鲜手段
2025-11-10 1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