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21:58:00 来源:戏说三国

当开元盛世的繁华迷醉了世人的眼目时,一场危机却悄然而至,唐玄宗发现,国家的财政收入居然连年缩水,连维持正常的开支都困难了。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哪个鼎盛时期的王朝会穷酸成这样?难道是唐玄宗贪图享乐,花销太大了?

唐玄宗脸一黑:别闹,才进入开元九年,那时候俺还是个锐意进取的明君。

那么,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就一个原因,逃户太多。

所谓逃户,就是那些逃脱户籍管理的流民。大量的流民导致朝廷的赋税、徭役、兵役失去了征收的对象,于是财政亮起了红灯。

当流民就意味着房子、地所有固定资产都将被没收,大唐的老百姓中了哪门子邪?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你想多了,人家能卖的早就卖光了,就剩下几张嘴和几只讨饭碗,官府要想谈征税,先管他们吃饱饭再说。

盛世王朝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您别不信,事实上逃户现象从唐高宗时期就开始出现,到唐玄宗开元中期发展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供应的矛盾。

大唐开国之初,人口凋敝,大量土地闲置,唐帝国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实行公有制(王田)的分配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随着人口的暴增,土地供应跟不上需求了,基于配给制度的土地政策实行不下去了。于是土地公有被迫走向私人拥有,买卖合法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兼并潮和流民潮。而那些豪强大族则趁机勾结官府,将兼并的土地隐匿。

可征税和征役的对象少了,这就导致官府的税源慢慢枯竭,于是他们被迫将税收和徭役任务加在剩余的可征收对象身上,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时天下户版刓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诡脱繇赋,豪弱相并,州县莫能制。”——《旧唐书》

据有关史料记载,某些地区逃户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简直骇人听闻。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逃户怎么生存呢?一部分人头脑灵活,他们躲到偏僻的深山荒野,自己开一块荒地过刀耕火种的日子。一部分人给豪族当佃户,混个温饱。

还有一部分人就当流民,讨饭吃。这部分人最危险,由于流动性大,极易受到蛊惑,一不小心就酿成民变。

理论上讲,社会发展越快,土地供应矛盾越突出,因此它出现在开元盛世一点都不奇怪。

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几乎是个死结。

唐玄宗正在头疼的时候,有个八品的监察御史向他上了一道奏疏,提出“检括逃户,增加税赋”的建议,此人就是宇文融。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宇文融不是第一个提出这项建议的人,问题的核心是能不能有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宇文融之前,没有人能拿出完整的方案,而宇文融只用了十二天的时间,就制定了一整套的实施计划。

唐玄宗大喜过望,当即下旨擢升宇文融为从六品兵部员外郎,以“括地使”身份主持这项工作。

宇文融展现出高超的行政能力,他选拔了二十九名“劝农判官”分赴各州县主持工作,重点工作围绕五项:

一是清查徭役税赋伪滥,即由地方官府强加给老百姓的不合理徭役、租赋等项目,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杜绝新逃户的产生。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二是清查被隐匿的土地,打击不法兼并,增加税源,从而缓解兼并潮。

三是招募逃户,重新给他们落籍、分配土地,恢复农业生产。

四是配套税赋改革,对新落籍的逃户实行六年免役,税负从轻的政策。

五是强化行政效率,相关事宜越过中书省直达宇文融,只需要将处理结果后期呈报给中书省即可,避免了外界力量的干预和扯皮。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三年时间唐朝增加了近一百万户纳税人口,这个比例几乎是全国人口规模的1/10。同时,朝廷的财政收入也增加了1/10。

可以说,宇文融为开元盛世的缔造和持续居功至伟,但他却遭受了某些势力狂风暴雨般的反击。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阳翟尉武皇甫憬、左拾遗文杨相如、陈括、户部侍郎文杨玚等人先后上书抨击宇文融,声称各地官员为了邀功,将原居民谎报为逃户,极大地坑害了“居人”的利益,得不偿失,甚至宣称,逃户古来有之,不值得大动干戈。

又由于宇文融与宰相张说的私人恩怨,他所提交的议案基本上都遭到了否决。

宇文融愤然还击,他纠合御史中丞崔隐甫、李林甫等人,连番上书弹劾张说。唐玄宗将二人各打五十大板,张说被罢相,宇文融也被贬为魏州刺史,又转任河北道宣抚使。

就在这两年期间,他又做了一件大事:疏通黄河九河故道,新辟良田播种水稻。虽然史书并未交代这项工作的详细成就,但从宇文融的一个儿子荫功入官来看,这项成就的功绩不小。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开元十七年,唐玄宗不顾反对,拜宇文融为黄门侍郎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裴光庭一起入相。

宇文融意气风发,他发表了“就职感言”:“使吾居此数月,庶令海内无事矣。”

然而,余音未落,才过了一百天,宇文融就被逮捕入狱,后被贬黜为汝州刺史。

对宇文融的倒台,唐玄宗非常后悔,因为新的宰相班子就是“干饭王”,于是他怒斥裴光庭:“你们一直在我面前诋毁宇文融,我听了你们的话,将他贬出了朝廷,如今国用不足,你们怎么都束手无策?”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裴光庭无言以对,行动却很快,他亲自操刀,纠合一批人,再次对宇文融展开疾风暴雨般的弹劾。远在天边的宇文融毫无还手之力,又被贬为昭州地平乐尉,再被流放于岩州(今贵港市南木梓镇),结果死在了半路上。

让人心酸的是,对这位以一己之力扭转大唐财政危机的功臣,史书上的评价竟然是“幸人”、“括户取媚”,是导致“征利而国危”的罪人。

宇文融究竟是怎样的人,我们该如何客观评价他呢?

首先,宇文融在经济改革方面的贡献不容抹杀,史书对他的评价太可憎。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羞于谈“利”,似乎它属于小人的关注点,虚伪得要命,也是对孔儒的极大歪曲。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历史上“兴利”的大臣其实有两类,一类以和珅为典型,他要兴的是“私利”,解决的是皇帝的腰包,坑的是老百姓,唐玄宗时期的王鉷就是这一类人。

另一类以管仲、张居正为典型,兴的是“国家之利”、“民众之利”,得益的是社会,而不是其个人。

很显然,宇文融括户括田、改革税赋,肥的是大唐帝国,得益的是失田的百姓。诚然,唐玄宗也可能从中获利,但那不是主体。操作过程中有人弄虚作假,但这是难以避免的事,不能求全责备。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要真说宇文融伤害了谁,那就是大肆兼并土地的豪强贵族,他们隐匿的私田被曝光了,这才是有人不顾事实,拼命诋毁、弹劾宇文融的原因。

事实上,就连裴耀卿也被归为宇文融的同类人,这个太颠倒黑白了。裴耀卿最大的贡献是改革漕运,解决了关中粮食短缺的问题,几乎不对任何一个利益集团形成危害。他还将节省下来的三十万缗运费交给了中书省,居然也被说成是“媚上”,这就有点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这种抢占道德制高点,胡乱给别人的贴标签的历史观非常可憎!比如这位裴光庭,他但任宰相期间一事无成,搞宇文融却很积极。

对此,我要对《旧唐书》的作者刘昫,《新唐书》的编撰者宋祁、欧阳修等人鄙视一下。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其次,宇文融卷入朝臣之间的派系斗争,不能以黑白论之,双方都有责任。

宇文融跟张说的派系斗争确实将朝堂搞得不像话,两人各显神通,花招用尽,都是丑态百出。

张说仗着自己手上的权力,对宇文融百般打压,只要是他提交的奏疏一律不予批准。

宇文融屡受刁难愤而还击,他纠结同样受到张说打压的崔隐甫,以及自己的亲信李林甫,四处搜集张说的不法之举,进而一举告倒了张说。

唐玄宗念及旧情,仅仅将张说罢相。宇文融不甘心,继续痛打落水狗,此举惹怒了唐玄宗,导致他被贬魏州。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当了宰相后,宇文融有点小人得志,他无视唐玄宗的警告,日日高朋满座,说话口无遮拦,作风粗暴轻狂,引起了众人的不满。

后来宇文融因为担心信安王李祎(吴王李恪之孙,李世民曾孙)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便指使爪牙弹劾李祎。不料李祎却搬出玉真公主和高力士,反将了宇文融一军,导致宇文融被罢相。

自古朝堂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但宇文融确实做得有点过,这其中既有被逼的成分,也跟他意气用事的性格缺陷有关。

不过,但凡有成就的人哪个不是个性鲜明?哪个不是魔鬼与天使的集合体?我们应该对宇文融有所包容。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唐玄宗最该被批评,作为皇帝,平衡各派势力是他的责任,又想用宇文融,又不能给他创造施政环境,要你这个皇帝有啥用?

既然迫于压力选择了裴光庭,那就不要后悔没人替你解决财政问题了嘛,丢脸!

其三,宇文融有贪污受贿的情节,他受到相应处罚也属于咎由自取。

宇文融之所以被流放,是因为他被人抓住了两个把柄,一是他的儿子受贿连累了他,二是他在汴州任职时,贪污船运费“巨万”。

一个人的地位越高,盯着他的眼睛越多,稍不留神就会万劫不复,宇文融以前的不检点终于将自己带进了深渊。

他为大唐立下殊功却惨死流放途中,唐玄宗很后悔

走到广州时,宇文融已经气力衰竭,再也走不动了,便想留在广州养病。广州都督耿仁忠一点也不客气:“你是朝廷要犯,留在此地会拖累我,也不利于你,请上路吧。”

宇文融能说什么呢?他只好托着病躯上路,果然死在了途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是因为丢失了石堡城而被革职的。为了重新夺回石堡城,唐玄宗原本想将重任交给干儿子王忠嗣,然而王忠嗣却死活不肯从命,他说:“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
2023-02-20 14:39:00
宇文融:力挽狂澜的功臣,命运多舛的英雄
...功勋,然而却命途多舛,在流放途中英年早逝。他的死让唐玄宗深感后悔,而后世对他的遭遇感到不公平。改朝换代,英雄辈出,可有几人能真正改变大势?宇文融,这个名字或许你从未听过,但他
2024-05-12 06:10:00
...光庭因是梁王武三思的女婿,被贬为郢州司马。累职升迁唐玄宗开元年间,裴光庭历任右率府中郎将、司门郎中、兵部郎中。他沉默寡言,不善交游,但工作严谨,受到时人的推崇。开元十三年(7
2024-05-30 19:04:00
安史之乱的罪臣怎么毁灭唐朝盛世
...和毁灭性的一次,当属盛唐王朝的终结。大唐王朝发展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虽然之间历经折腾,还有武则天改唐为周的一段变故,但始终蒸蒸日上的,却是强大的综合国力。文治武功的各方面
2023-01-06 17:29:00
张说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也是唐玄宗最器重的心腹。他的名气虽不如姚崇、宋璟,但他的故事却比“开元名相”中的任何一位都要精彩。张说极具个性,读他的故事,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误以为
2023-02-21 19:32:00
为何说唐玄宗既是创造奇迹的君王,又是毁灭盛唐的终结者
...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王朝,它开创了万国来朝的鼎盛,唐玄宗既是创造奇迹的君王,又是毁灭盛唐的终结者。01武则天临朝称制,改唐为周时,因忌惮李氏复辟,屠戮李唐宗室贵戚数百人。退位
2024-04-16 20:14:00
权谋之术:李林甫一步步攀附权贵,最终独揽大唐相权
...,开元鼎盛时,自唐太宗携领忠臣猛将开创赫赫基业,至唐玄宗一朝励精图治,中华历史迎来空前的巍巍盛世。然而在玄宗末年,一场“安史之乱”令大唐国力迅速衰弱,成为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战
2024-05-06 12:31:00
盘点大唐名相前十排名
...之治与开元盛世了!盛世当有明君贤相,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早期,励精图治,加强法政,整顿朝纲,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明君!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姚崇,宋璟等当称为一代贤
2024-05-08 19:50:00
李白的悲剧人生: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
...是李白一生怀才不遇故事的开始。开元二十二年,李白为唐玄宗献上《明堂赋》,一年以后,李白在玄宗狩猎之时,献上《大猎赋》,这两篇为唐玄宗歌功颂德的赋,并没有引起唐玄宗的注意,李白
2023-09-20 19: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