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袁崇焕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08:16: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到明朝的灭亡,袁崇焕可以说是个无法绕过的人物,而关于袁崇焕被杀,一直以来都充满了争议。不可否认的是,崇祯的确是个多疑的人,一旦他相信了某个人,那么可以说是无条件的信任,而一旦对某个人失望,却又往往痛下杀手,因此如果我们换个思路,站在崇祯的角度来看,袁崇焕其实已经是必死之局。

崇祯启用袁崇焕,最初的信任无以复加

袁崇焕早在天启年间因阉党的弹劾愤而辞官,明思宗朱由检继位之后,随着魏忠贤和阉党被铲除,在朝中大臣的建议下,袁崇焕被重新起用,出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袁崇焕返回京城,朱由检在平台召见,这次见面袁崇焕为崇祯描绘了一个极有诱惑力的未来,“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对于“五年平辽”这个提议,崇祯说道,“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由此可见崇祯的兴奋程度。

或许正是由于“五年平辽”这个蓝图,令崇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袁崇焕的信任达到了极点,对于袁崇焕提出的各种条件,可以说是全面接受,可以说是要钱给钱、要权给权、要人给人,不仅让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全力配合,且收回了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并撤掉了登莱巡抚孙国桢,可以说在崇祯的支持下,袁崇焕已经形同一方诸侯。(《明史·袁崇焕传》)

而在明末朝廷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只要是袁崇焕需要,崇祯都是毫无保留,使得朝廷的大部分收入全都流向了辽东。例如袁崇焕杀死毛文龙之后,为了稳住其部属,曾上书请求为东江兵增饷,崇祯虽然对此事感到疑惑,但仍然同意了袁崇焕的建议。

尤其是在斩杀毛文龙这件事上,更能体现出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虽说由于粮饷问题,毛文龙牵制后金的作用已经很小,且的确有虚报兵力、走私禁物的罪状,但毛文龙毕竟是身怀尚方宝剑的高级将领,袁崇焕即使有专断之权,也根本没有权力擅自将其处死,这种擅杀大臣的行为,简直已经形同造反。

然而,袁崇焕杀死毛文龙之后,只是给崇祯上了一道奏疏,而崇祯不仅没有怪罪其擅杀重臣,反而对其这种做法予以了肯定,且表示“一切处置事宜,遵照勒谕行,仍听相机行”(《明清史料》)。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无以复加的信任,却给袁崇焕埋下了杀身之祸。

“己巳之变”爆发,袁崇焕突然被下狱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就在毛文龙被杀仅仅四个月后,皇太极取道蒙古,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绕道蒙古,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杀入关内直逼京师,“己巳之变”爆发。

同年十一月,袁崇焕得知清军入关的消息后,立即率领祖大寿、何可刚入关守卫,分兵留守经过的蓟州、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各城。此时的朱由检对于袁崇焕仍然比较信任,不仅下令嘉奖袁崇焕部下,且让袁崇焕统领各地援军。

十二月初一,后金在进攻京师受挫后,在补给消耗殆尽的情况下退向良乡。然而,就在袁崇焕准备展开追击之时,崇祯突然平台召对,并在帝师文震孟等大臣的反对之下,坚决将袁崇焕下了大狱。

作为明军统率的袁崇焕突然下狱,明军立即陷入了混乱,已经准备撤军的皇太极重新看到机会,再度杀回京师,并在永定门全歼明朝四镇4万精锐,满桂等阵亡。眼看京师再度危机,崇祯连忙下诏各路兵马驰援,结果入援的结果入援的陕晋边军因无饷哗变,并加入流寇,直接导致农民军在崇祯三年迅速壮大。直到皇太极认为南下的目的已经达到,后金这才撤军。

从绝对信任到极度失望,袁崇焕已经是必死之局

都知道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那么为何崇祯在后金尚未撤军的情况下,仍然不顾一切的将袁崇焕下狱呢?《崇祯遗录》作者、此次事件亲历者、明末锦衣卫王世德,给出的答案,我认为更为合理一些,崇祯对袁崇焕之所以失望并将其下狱处死,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东江镇的污蔑。明末御史毛九华在《东江遗事》中说,“东江逃将潜往京师,伪造讹言者,立拿正法,将龚正祥严行督师递解回籍”。也就是说,就在“己巳之变”前后,有包括龚正祥在内的毛文龙旧部潜入京师,制造舆情刻意中伤袁崇焕。而根据《燃藜室记述》的记载,皇太极在创造了“谋款斩帅”这条罪状之后,在意图通过朝鲜之口传递失败之后,这才通过东江镇旧部将消息散播开来。

2、朝廷内部党争。袁崇焕上任前,曾和内阁首辅钱龙锡讨论过毛文龙的去留问题,因此当时钱龙锡的政敌,便以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之时大做文章。这些人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便是坐实钱龙锡指使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之事,继而再造成袁崇焕与后金密谋诛杀毛文龙的事实,从而以“奸党误国”为由将钱龙锡扳倒,于是他们一方面制造声势,夸大毛文龙的抗金作用;另一方面则渲染“谋款斩帅”的罪状。

3、朝中大臣指责。由于后金破关而入极为蹊跷,尤其是赵率教中伏身亡和刘策军队的调遣,使得朝中很多大臣都认为,清军入关乃袁崇焕故意为之,并以此为由指责袁崇焕与后金相互勾结。而结合袁崇焕勤王以来的表现,崇祯对此也有所怀疑,这便是袁崇焕"遣散援兵"的罪状来源。

正所谓“三人成虎”,被各种流言蜚语所包围的崇祯,根本没有办法分辨其中的真伪,最终基于错误信息做出了错误的决断,误认为袁崇焕真的“通虏谋叛”。再加上崇祯一直以来的疑心病,最终导致他对袁崇焕的绝对信任,变成了极度失望。

再加上袁崇焕下狱之后惨遭落井下石,先是兵部尚书梁成栋上《请斩袁崇焕疏》,为袁崇焕扣上了“谋款斩帅”的帽子,后有温体仁连上五道奏疏请杀袁崇焕,而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也趁机大造声势。

群情汹汹的朝中大臣,使得本就对袁崇焕极度失望的崇祯几乎已经失去了正常思考的能力,最终采纳了梁廷栋、温体仁的建议,以“谋款斩帅”为主要罪名将袁崇焕定罪,于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将袁崇焕凌迟处死,而钱龙锡也在同年十二月被逮捕下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崇祯对袁崇焕态度的急剧变化,无疑让人极为不解。那么崇祯为何会不顾一切的将袁崇焕下狱呢?个人认为,《崇祯遗录》作者、此次事件亲历者、明末锦衣卫王世德,给出的答案相对较为合理。1、东
2024-06-21 06:18:00
袁崇焕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通敌叛国的奸贼
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京畿之地,一场血腥的“凌迟”酷刑被义愤填膺地万民围观。谁曾想到这个被刽子手割皮刨腹,遭京中百姓啖肉碎骨的“罪犯”,正是半年前将京城从后金铁骑下解救出来
2023-01-17 21:01:00
明末辽东如何在大员手中凋零
...熹宗驾崩,由于熹宗无子由其弟信王朱由检即位,定年号崇祯。刚登上帝位的崇祯眼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九千岁魏忠贤。还没有适应皇帝身份的崇祯,总觉得魏忠贤有厉害的手段,自己一不留神就会
2023-02-03 13:55:00
袁崇焕矫诏斩杀毛文龙不是为一己私欲,背后还有重要原因
崇祯二年,袁崇焕带兵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他原以为自己立下大功,却没想到被崇祯下了大狱。魏忠贤的余党为他罗列了“擅自与后金议和”、“市米资敌”等十多条罪名,而其中最为严重的一
2023-06-02 05:18:00
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也实属无奈之举
...粮饷。毛文龙称手下有兵二十万其实是要贪污军饷。后来崇祯派人调查的结果,毛文龙在东江镇的实际兵力为2.8万人。毛文龙谎报数额如此巨大,他自然千方百计不让文官去监管他的粮饷。崇祯
2022-12-16 20:30
袁崇焕为什么要除掉毛文龙
...林党的迫害中,但毛文龙的选择已将他卷入政治漩涡。 崇祯上台之后,饱受弹压的东林党终于翻身,阉党遭到毁灭性打击。不过,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虽被铲除,但崔呈秀门下的温体仁却成了漏
2024-04-25 17:21:00
袁崇焕被凌迟,围观群众为何还哄抢其肉
...更是抛弃了袁崇焕,可是本人坚信,时间会冲刷掉掩盖在真相身上的尘埃,还历史人物袁崇焕一个公道。袁崇焕,你看着吧!历史会还你清白,后世会给你公正的评价,世人将永远保留你在他们心目
2023-07-29 18:00:00
...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以此可知,历史的真相如同云雾,总有皓月当空,明珠出现之时,或许崇祯诛杀袁崇焕是其做的最为正确的事情。乾隆时期,为袁崇焕平反,其中原因,令人回
2023-08-06 17:34:00
崇祯为什么不给毛文龙恢复名誉
1630年9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1644年3月,崇祯吊死于煤山,明朝宣告灭亡。此时,距袁崇焕被处死已过去14年,距袁崇焕矫诏杀毛文龙已15年。崇祯处死袁崇焕,事先经过刑部、都察
2023-05-11 22: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