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宇航员感受到了什么?你不知的“总观效应”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15 10:42:00 来源:微兔分享呀

月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站,也是最接近地球的天体。自从1969年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后,人类就一直对月球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但是,登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强大的火箭、精密的计算和勇敢的宇航员。而且,登月只是半个任务,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何从月球返回地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设计了一种叫做“登月舱”的特殊飞行器。登月舱是一个可以分成两部分的圆锥形容器,它可以搭载两名宇航员和一些必要的设备。登月舱的下半部分叫做“下降段”,它负责把宇航员从轨道上的“指令舱”送到月球表面,并提供着陆支撑和生命维持系统。登月舱的上半部分叫做“上升段”,它负责把宇航员从月球表面带回轨道上的“指令舱”,并提供发动机和燃料。

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宇航员感受到了什么?你不知的“总观效应”

当宇航员完成了在月球上的任务后,他们就会回到登月舱,并启动上升段的发动机。这时,下降段就会被抛弃在月球上,成为人类留下的历史见证。上升段则会沿着一个精确的轨道飞行,直到与等待在轨道上的指令舱对接成功。然后,宇航员就会从登月舱转移到指令舱,并准备返回地球。

指令舱是一个可以容纳三名宇航员和一些必要的设备的圆柱形容器,它是火箭最顶端的部分。指令舱负责控制火箭的飞行方向和速度,并与地面保持通讯和导航。指令舱也是唯一一个可以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安全着陆的部分。

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宇航员感受到了什么?你不知的“总观效应”

当指令舱离开月球轨道后,它就会开始向地球飞行,并逐渐加速。当指令舱接近地球时,它就会遇到地球大气层的阻力,并产生高温和摩擦。为了保护指令舱和宇航员免受高温和摩擦的伤害,指令舱有一个特殊的外壳,叫做“热防护盾”。热防护盾是由一种能够承受高温并逐渐烧蚀掉的材料制成的,它可以吸收大部分的热量和冲击力,并保持指令舱内部的温度适宜。

当指令舱通过了大气层最热和最密集的部分后,它就会打开一个巨大的降落伞,并减速下降。同时,指令舱也会发出无线电信号,并与地面或海上的救援队伍取得联系。最后,指令舱就会平稳地落在海洋或陆地上,并等待救援队伍来接收宇航员和回收指令舱。

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宇航员感受到了什么?你不知的“总观效应”

这就是人类如何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实际上都是经过了科学计算和严格测试的结果。人类之所以能够完成这样壮举,是因为他们有着无穷的智慧、勇气和创造力。

在这个过程中,宇航员不仅完成了技术上的挑战,还经历了心灵上的转变。他们从太空中凝望地球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丽、敬畏和团结。

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宇航员感受到了什么?你不知的“总观效应”

许多宇航员在网上分享了他们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有些人说他们被地球所呈现出来的丰富色彩所迷醉;有些人说他们意识到了国界线在太空中看不见;有些人说他们觉得自己与地球及其居民是一个整体;有些人说他们对这个星球及其生命产生了更深刻的尊重和关爱;有些人甚至说他们因为看到地球而流泪或者感动落泪。

这种现象被称为“总观效应”,也就是因为亲眼在太空中看到地球而产生认知转变 。这种转变可能会影响宇航员回到地面后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有些研究者认为,“总观效应”预示着人类进化中的下一个“巨大飞跃”,因为它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在宇宙中所处位置、我们对这个星球所承担责任、以及我们未来探索太空所面临挑战 。

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宇航员感受到了什么?你不知的“总观效应”

当我们进入太空后,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个美丽而脆弱、多彩而统一、神秘而亲切、独特而普遍、平静而活跃、孤立而相连、微小而伟大的星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还能感受到一种超越自我、超越国界、超越物种的一体感和同情心。这种感受可能会改变我们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也可能会激发我们对未来太空探索的热情和责任。这就是“总观效应”,也许它是人类进化中的下一个“巨大飞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月球并没有火箭发射架,当年宇航员登月时,是如何返回地球的?
...球必须要依靠强大的运载火箭。而月球并没有发射塔架,宇航员是如何离开月球表面返回地球的呢?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要想围绕一个星球做圆周运动,其速度必须要达到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024-06-14 13:36:00
九天过去一年?宇航员在月球待一天,地球短了多少岁?
你或许从未想过,宇航员在月球停留仅一天,地球居然会因此缩短几乎一秒钟!是的,你没有听错,仅仅在几十个小时内,地球的时间流逝就缩减了如此惊人的比例。这似乎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时间流逝
2024-06-07 17:28:00
时间迷局?宇航员待一天,地球过了多久?解密天人交错的奇妙现象
...谜题令人瞠目结舌。其中最为神秘的一个问题是:当一位宇航员飞往太空,待了一天后回到地球时,地球上的时间是否也只过了一天呢?又或者,在宇航员的眼中,一天过去了,而地球上却过了数年
2024-01-03 09:58:00
航天员上太空为什么要带枪?不是防外星人,苏联的教训不能忘
...能够赶在美国之前实现太空行走,还是向中央递交了要把宇航员提前送上太空的提案。中央也批准了他们的行动。执行此项航天任务的是帕维尔·别利亚耶夫和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前者是接收地面
2024-06-25 11:50:00
如何快速完成火星的地球化?肆无忌惮地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
...下水和生命迹象,为地球化改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宇航员还将面临低重力环境带来的健康挑战,这将是未来殖民火星必须克服的难题。紧接着是地球化改造阶段。科学家提出,通过在火星大气
2024-05-29 17:31:00
无力解脱!宇航员惨遭固定在太空,悬浮生死一线
在宇宙浩瀚的深处,一个宇航员孤独地漂浮在太空中,无力解脱。他原本以为这次任务只是一次普通的太空行走,却没想到危机突然降临,将他固定在那片黑暗无边的虚空之中。此刻,他身体的每一根神
2024-01-08 09:52:00
53年前今天:美国阿波罗15号再次登月 宇航员挖取月表下样品
快科技8月3日消息,1971年8月2日,阿波罗15号宇航员吉姆·欧文在第二次舱外活动期间挖取月表下样品。阿波罗15号(Apollo 15)是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中的第九次载人任务
2024-08-03 14:36:00
2040年人类首次登陆火星将如何生存?最终的目标是定居火星!
...040年前后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载人登陆火星计划,届时,宇航员将进行长达9个月的深空旅行,然后登陆火星。宇航员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哪里登陆呢?最理想的地方当然是温度相对较高
2024-06-03 16:06:00
人类将永远被“囚禁”在地球?宇航员DNA发生突变,未来何去何从
...生活,想到星际旅行面临的问题可想而知。但尽管如此,宇航员仍然每年都会冒着健康风险接受科研方面的训练,但是人类始终无法真正掌握导致宇航员健康变差的原因。地球上所有的动物都有一颗
2024-09-21 10:3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9月10日,在“以创新激发消费潜能,平台企业大有可为”的线上论坛中,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跃洲都充分肯定新发布的高德扫街榜
2025-09-11 13:25:00
9月9日,YouthPick全球青年优选榜正式启动,该活动由欧亚商业联盟及 BlueHorse Hub(蓝马共创中心)主办
2025-09-11 13:25:00
国产高端主控芯片模组厂在江北新区投产固态硬盘“大脑”,南京造!南报网讯(通讯员胡晓靓记者夏思宇)身处数字化时代,固态硬盘(SSD)是掌握系统运行速度
2025-09-11 08:50:00
8个月引来24个项目,建邺招商“亿”军突起9月,德国奥乐齐首进南京建区域总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卫凌云 通讯员建投宣招商热潮涌
2025-09-11 07:44:00
南瑞继保发挥“头雁效应”,带领全产业链跑出中国智能电网自主创新路让产业链“筋骨”更壮“血脉”更通□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国网湖南衡阳站
2025-09-11 07:44:00
近30家赣企参展投洽会 江西前沿科技亮绝活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春伟报道:9月8日至9月1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福建厦门举行。江西组织近30家优质企业参展
2025-09-11 06:36:00
2025服贸会丨走进贵州展区 一睹服贸“新”风采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其间,贵州将以“开放贵州,创新服贸”为主题设立展区
2025-09-11 03:24:00
烟台高新区多家企业入围第十届“创客中国”时空信息大赛决赛
胶东在线9月9日讯(通讯员 郭健)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主办
2025-09-11 03:03:00
8月28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阿尔勃特空间智能(河北)视觉技术有限公司展示区,公司副总经理朱晓明用语音进行操作,要求机器人“鲁班1号”打好对应工位的螺丝
2025-09-10 08:27:00
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在厦启动 描绘“数实融合”新图景
扫码了解详情厦门网讯(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翁华鸿)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迭代演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一场高规格的人工智能盛会再度在厦门启航
2025-09-10 08:27:00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人工智能+供应链”创新成果将在厦涌现
周伯文。(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火炎 摄)厦门正在全力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一批“人工智能+供应链”的创新成果有望在此加速涌现
2025-09-10 08:58:00
随着中报陆续披露,在今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下,鱼跃医疗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增的亮眼答卷,其中海外业务同比增长26
2025-09-10 09:17:00
上海时尚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时装之外,上海还是一座美妆之城。今年8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CBE·胡润中国彩妆品牌TOP50》报告
2025-09-10 10:55:00
当消费市场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时,一场以民生需求为罗盘的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
2025-09-10 10:55:00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葛万彩)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靠科技人员自主研发
2025-09-10 1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