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包头日报
签约授牌仪式现场。
□文/图 记者 孟婧美
本报讯 1月11日,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与昆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在昆区市民大厅举行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
昆区社会组织孵化园是2014年由昆区民政局投资建设的包头市首家区级孵化园,旨在为社会组织搭建一个党建指导、孵化支持、人才培育、项目扶持的综合服务平台。据昆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负责人刘佳介绍,孵化园由成立之初的17家入驻机构,发展到今天,已经孵化培育了184家社会组织,涵盖养老助老、助残助困、文化宣传、医疗服务、灾害管理、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其中多家社会组织具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
“早在2017年,昆区社会组织孵化园便与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和包头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签署了‘校社共建’人才实践实习基地,成为了包头本土的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库。这次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使校社合作再上新台阶。”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力平说,内蒙古科技大学既有本科社会工作专业,也有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为学生动手实践、顺利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同时,学校也可以承担委托项目,协助社会组织、民政局进行科学研究,发挥智库作用,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方式,最终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昆区民政局局长张伟表示,此次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校社合作的又一次有益探索,不仅有利于推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也有利于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双方要以此次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社之间合作交流的强烈愿望,以“专业服务+实践创新+人文关怀”为融合理念,以培养与输送本土化、有特色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人才为建设目标,探索出一条“高校+政府+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接下来,昆区民政局将以高站位部署、高标准推动、高质效落实好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做好各方资源统筹与服务人才保障,关注本地社会救助对象与特殊困境群体,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基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大局,拓宽“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领域,形成专业化、民本化、持续化、信息化与社会化的共建共享新格局,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打造成输出专业化人才、开展精准化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落实爱民惠民政策、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的又一重要阵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