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当代学术师门的星宿派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13 12:42:00 来源:缘之心

任何一个学科都是学派少、门派多。当学术的真理性、客观性、崇高性被悬置之后,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行业特征变得日益显著,学术行业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经营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学者要在这个学术江湖上混出名堂,一般会在上中两层做好“合纵连横”,再在中下两层搞好“门派建设”。

学术行业的师承关系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

(一)直系师承关系。主要是导师及其名下的博士、硕士之间的关系。如果是著名学术机构的导师,可能每年还会接收一些访问学者,年轻的访问学者一般也被视作门生弟子。

(二)学制师承关系。一般来说,同校同学科的所有教师与所有研究生都是制度性的师生关系。关系确认的前提主要在于教师一方,一位名气足够大、学术资源足够多的教师,可以做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动吸附同学科的所有非直系学生。在钟敬文时代,所有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或进修过的民俗学者,无论由谁具体指导,他们对外一定是自称“钟敬文的学生”。这点在日本也一样,在福田亚细男退休之前,大凡神奈川大学的民俗学毕业生,多数都会对外声称自己是“福田的学生”。

(三)拟制师承关系。主要指通过社会性仪式确认的师承关系,类似于古代座师与门生的关系。比如某研究所所长与该所青年学者的关系、著名学者与著录弟子的关系。拟制师承关系的关键不在于传道授业与解惑,而在于对一种亲密关系的确认。

(四)同业师承关系。这是依据学者在行业中的地位、身份和辈分来确认的一种广义的师生关系。某学者创立了一套方便操作、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式,吸引了部分同业者的追随模仿,他们自愿尊称该学者为老师,甘为后学、愿承学脉。

学术门派中,最重要的支撑力量是直系门生。在校博士生因为没有自主选择的自由,他的博士论文方向和选题必须尊重导师的意向,或者作为导师在研项目的一部分,导师的要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学术指令。在民俗学界,“甚至我还从不同渠道听说,有个别知名学者居然要求自己的学生,除了钟敬文先生的著作和自己的著作,其他国内同行的著作都不用读、不许引”。这种闭关自守的师门学术团队只能是门派,不能被视作学派。没有学术选择自由的在校博士生也不能被视作学派成员。

事实上,这种强势捆绑的学术团队是最不牢靠的,学生一旦毕业,可能远离学界,也可能“叛出师门”。在中国民俗学界,就有好几位老师的师生关系出现这种情况:学生被导师强迫做课题,按导师意志做些无聊的学术填空,这些学生一旦毕业离校,很多人都会决绝地删除导师的一切联系方式,从此天涯路人。这些导师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桃李满天下,一串学生名字填在表格上也很有成就感,事实上,每一颗桃李都是有毒的。

学术门派即使加上学制门生和拟制门生,依然难以被视作学派。一个掌握了学术资源的学术领袖,自然会有学制门生和拟制门生竞相攀附,这种攀附关系既可能是学术攀附,也可能是资源攀附。

当代中国学界,学术门派的标志性特征是“师门微信群”。大部分师门微信群都是把导师的姓氏放在第一个字,最常见的群名是四个字的“×门××”或者三个字的“×家×”。这样的微信群往往把联络感情放在第一位,社会评论放在第二位,几乎没有学术交流。多数师门微信群都有如下特征:(一)师母当家,活跃气氛,有时传达老师想说而不便说的话;(二)红包游戏,弟子门生之间实现“礼物的流动”;(三)及时发布导师的最新成果,及时学习,轮番点赞、献花;(四)对导师参与的学术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五)过年过节尤其是教师节和导师生日,一定要给导师献花,祝导师节日快乐,永远幸福;(六)夸导师帅,帅不帅都很帅;(七)弟子门生互相交流工作业绩,彼此互相点赞鼓励;(八)活跃气氛的社会评论及插科打诨,轮番表演爱心、同情心、正义感、责任心;(九)每次最早跳出来为导师点赞和唱颂歌的,永远是那几个最有上进心,跟导师走得最近,而不是学术成就最高的弟子;(十)越是早年的弟子,点赞越矜持,越是晚近的弟子,点赞越积极。

许多师门微信群都可以达到上百人的规模,传说某位巴蜀名师的师门群甚至多达四五百人,这是一个庞大的学术团体。在这种大家庭式的师门圈子里,肉麻的吹捧听得多了,导师飘飘然会觉得自己的确风采峭整、学问精深,大有独树一帜创立学派的必要,一俟时机成熟,就会在某次由本校主办的学术研讨会(有时是在行业年会)上打出“××学派”的旗帜。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地域名称,比如“三晋”“鄂西”“齐鲁”之类。因为他们既没有标志性的理论,也没有独特的方法,只有学科带头人和所在的地域/ 学术机构是独特的。如果导师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足够大,有足够多的话题资源,弟子们就会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不定期出版师门论文集,发布与该“学派”相关的论文和学术报道,以光大师门,强化身份认同。

不过,这样的“学派”旗帜一般只能坚持十几年,大部分旗帜刚举起来就意味着将要倒下。我们可以算一下,要打出一面学派旗帜,基础要足够深、声势要足够大、学生数量要足够多,一般来说,导师差不多得年过半百才能经营出这样一种局面,事实上这时候已经临近退休了。而导师一旦退休,失去了学术权力或江湖地位的加持,弟子们除了在微信群里唱唱颂歌,剩下的也就是教师节到导师家里送束鲜花,导师生日时聚聚餐、唱唱歌,平时都在各自的学术生涯中各归各位,上课、开会、填表、写论文、做项目,折腾自己那摊子事,所谓学派也就名存实亡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那些选择主动退学的博士生们
...,等我表达了诉求后,导师不但不回微信,还把我踢出了师门群。我三番五次去办公室堵他,终于得到正面回应,说如果我能在规定时间内联系好新的导师,即可转导,如果联系不到,就主动退学。
2023-04-25 13:54:00
11人联名举报,又一个“学术土皇帝”倒台
这是一场被誉为“举全师门之力”进行的举报。1月16日,一份落款为“华中某业大学动物Y系黄某若教授课题组硕士、博士研究生集体”的举报材料在互联网疯狂传播。这份11人共同撰写的举报材
2024-01-22 10:59:00
特别策划·《先生向北》①|我在金景芳先生门下读书的日子……
...人十分严谨。出于对学术大师的憧憬与崇敬,朱红林初入师门时早早就和师兄们打听金老的脾气秉性,师兄们告诉他,和金老相处一定要慎言,万万不可以对老师撒谎。在其后的学习生活中,朱红林
2024-12-30 16:36:00
...视网《新闻+》反映,在毕业前夕,按照某些院校内的“师门传统”,学生们需要和同学参加“谢师宴”宴请导师,人均花费高达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谢师宴”作为
2024-06-21 06:21:00
...使信息差不断扩大。师生难以匹配带来的不仅是学生融入师门学习的困扰,也必然带来导师指导学生的痛苦。当然,强调导师信息公开的同时也应确立对考生信息采集内容的优化及其信息运用的具体
2024-03-26 06:40:00
...之处吧。”“我们教研室在这方面的学术风气还蛮好的,师门发表的论文,都没有挂过老师的名字。我的导师是一名作风‘老派’的学者,他不喜欢这种相当于‘瓜分’学生劳动成果的风气。何况我
2025-03-14 06:51:00
...。“比如聚餐会让学生喝酒、教师节收礼、总是使唤自己师门的学生做事。(门下的研究生)会觉得他很严格,但没有直接进行过负面评价。可能因为虽然有意见但毕竟是师生,需要尊重吧。”当事
2024-07-23 22:40:00
一夜被下载两万次,这大瓜让全网研究生破防了
...论文火了,引得“硕博打工人”们在摸鱼间隙认真捧读。学术圈也有了自己的爽文小说,看了这标题就让人想一探究竟了。我慕名前去拜读,发现下载量已经破两万了。虽然已经是17年的学位论文
2023-10-07 00:11:00
引水成绸铸繁星 惊艳短片横空出世引万众期待
...梦起毕设”特别视频,该视频是一部以唯美的国风元素和星宿神话为特色的动画短片,为观众营造了一场神仙“放星星”的美丽幻梦。电影《落凡尘》正是在短片基础上拓展的院线长片,并实现全方
2024-07-05 21: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编者按】在医院的长廊里,时间总是以两种速度流淌:一种是争分夺秒的急救时刻,另一种是细水长流的温情守候。即日起,兰山区人民医院联合大众网临沂共同推出专题栏目《兰医临床•镜头下的暖光》
2025-09-10 10:17:00
摄制|河北日报记者 郭宝强
2025-09-10 10:29:00
厦门多校倡议教师节走“心”不走“礼”东南网9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连日来,厦门岛内外多所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发出“绿色”教师节倡议书
2025-09-10 10:36:00
为生命而“战”,86天连续奋战救治重症新生患儿
多彩贵州网讯近日,经历了86天救治的小宇(化名)终于康复出院了。回想起三个月前,出生仅6天的他被救护车紧急送至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时
2025-09-10 10:54:00
近两千家企业参会!第六届中国国际冶金材料交易博览会在唐山开幕
9月9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国际冶金材料交易博览会开幕式现场。河北日报记者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郭宝强)9月9日上午
2025-09-10 10:37:00
曹职院学子张子甜凭专业急救技能勇救溺水女童
图为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2023级学前教育4班学生张子甜(右1)接受锦旗。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供图河北新闻网讯(李鹏
2025-09-10 09:4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花“不要钱,手艺还这么赞!这条裤子缝补完,跟新的一样。”“可不是嘛!丁师傅手艺确实杠杠的,小朱的手艺也厉害得很
2025-09-10 07:42:00
9月南京迎来多场重点展会,平均每1.5天就有一场逛逛逛!美好生活一“展”尽览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会展业的“金九银十”来了
2025-09-10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李花通讯员胥林花)残疾人通道从1米拓宽至2米,轮椅通行更从容;病区治疗车换上静音轮,深夜走廊静谧无声;庭院里的七彩座椅
2025-09-10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9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厦门举行。作为主宾省,江苏精心布置形象展示馆
2025-09-10 07:43: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吴倪娜许麟睿9月5日,来自青海海南州牧区13岁的小患儿多吉(化名)在经历了复杂的矫正畸形手术后
2025-09-10 07:44:00
“超级黄金周”长达8天,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南京跻身国内机票预订热门TOP10目的地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再过半个多月,长达8天的“超级黄金周”将到来
2025-09-10 07:44:00
购买新能源汽车后却遇“充电难”,业主在小区地库车位安装充电桩遭物业“盖章难”,多次协商无果对簿公堂。私家车位安充电桩是否需物业许可
2025-09-10 07:52:00
致敬先烈!泰和“姚显微学校”正式挂牌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彭晓华报道:记者近日从泰和县获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该县第四实验小学正式挂牌为“姚显微学校”
2025-09-10 07:03:00
技校都开始招收名校研究生了,学历崇拜的滤镜今年稀碎
长久以来社会的普遍认知是,学历要一路向上攀升,高学历能在一定程度允诺一个相对稳妥的未来。不少专科院校的学生自从入学就为“专升本”的目标努力
2025-09-10 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