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特别策划·《先生向北》①|我在金景芳先生门下读书的日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30 16:36: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者按: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熠熠生辉。2024年11月15日,吉林省教育科技人才大会上,吉林省委书记黄强推荐的《先生向北》这本书中,就记录了这些以学识为灯塔、以品德为航标,聚拢东北,荟萃人文,一改吉林风貌,为黑土地增添了浓烈厚重的文化气氛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的大先生们的故事。

年终岁尾,我们将走近向北的大先生们的学生,聆听他们记忆中的先生;对话向北精神继承者们,感受精神的延续。一同探寻先生向北的精神世界。

金景芳教授,1902出生,辽宁义县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经学家。他1954年1月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历史系工作。先后任历史系教授、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系主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等职。金景芳的学术兴趣相当广泛,在易学研究、孔子研究、古代社会制度研究、古代思想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古代典籍研究等方面,都卓有建树。

特别策划·《先生向北》①|我在金景芳先生门下读书的日子……

朱红林,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他是1997年拜入金景芳先生门下攻读先秦史方向博士研究生,他不但是金老生平倒数第二个弟子,也是他年纪最小的博士研究生。有趣的是,朱红林攻读硕士时师从古籍所陈恩林先生,陈恩林是金景芳先生的大弟子。

特别策划·《先生向北》①|我在金景芳先生门下读书的日子……

朱红林与金景芳先生合影

朱红林对金老的第一印象是他为人十分严谨。出于对学术大师的憧憬与崇敬,朱红林初入师门时早早就和师兄们打听金老的脾气秉性,师兄们告诉他,和金老相处一定要慎言,万万不可以对老师撒谎。

在其后的学习生活中,朱红林证实了师兄的这句忠告。他说:“在金老跟前的时候,最好就是有事说事,无事无话的时候可以直接告辞,他不需要你和他客套。尽量不要把八卦消息当谈资和他闲聊,否则事后自己早已把自己说的话忘得干干净净时,他还记着。他会亲自确认你的八卦消息真伪,被证明与事实不符,他就会认为你人品有问题。”

朱红林对金老的另外一个印象就是他记忆力超群。他还记得自己初入师门那年,和几位博士生在金老家中听他授课。金景芳上课的模式是一个人读他的《古史论集》,其他几位听,最后大家提问,金老讲评。当时朱红林年纪最小,朗读工作自然就由他承担。朱红林回忆说:“金老记忆力奇佳,学术上也十分严谨。我坐在金老旁边,双手捧书置于他的面前,然后大声朗读。金老其实并不看书,而是抬着头两眼望着天花板。但朗读的过程中,只要读错一个字,他立刻就能听出来,马上纠正。但是如果这个字我不认识,小声叨咕一句:‘这什么字,不认识啊……’就可以含糊过去,他便不会指正。”

特别策划·《先生向北》①|我在金景芳先生门下读书的日子……

金景芳先生授课

金景芳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德垂后世,桃李满天下。朱红林作为他晚年才招收的弟子有很多遗憾:“其中一个遗憾就是在距离我毕业还有半年时间,金老就去世了。另外一个遗憾就是我觉得自己资质和基础都有限,跟随先生求学期间并未感觉到领悟了多少。”但随着工作时间渐长,学术研究不断精进,再加上朱红林自己也成为老师,他对老师精深独到的学术见解、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才一点点地感悟和体会,“先生那种治学严谨的态度,对学术的专注,以及对学生的严格,我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大师就像醇酒一样,时间越久,感触越深,久而弥笃,会让你受用一生。”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摄制 明鑫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3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特别策划·《先生向北》|蔡镏生先生的精神,影响了他们一生……
蔡镏生,190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百源村,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自1932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他毅然选择回国继续担任燕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培养中国自己的大学生。后又领导
2024-12-31 18:32:00
“预订婚礼档期已排到明年5月”
...者来到位于枣庄市中区西昌路上的明丽婚礼基地,老板范先生正忙着整理客户资料,“很多新人这两年没能举办婚礼,一下子压到了今年,来咨询的人特别多。最近每天都有新人过来,忙的时候我们
2023-02-15 05:05:00
邀你来川美看这场展览 感受不一样的“策划人生”
...1978-2022)。展览现场“通过本次展览,大家可以跟着鲁虹先生的第一视角走进一位中国当代艺术亲历者研究、学习、写作和探究的全过程。”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告诉记者,
2023-10-24 23:03:00
乡绅被人绑架,策划者居然是自己儿子,周公感慨赞扬
...任过峒岭乡的乡长,算得上是村里的风云人物。尽管刘老先生有过领导经历,但他性格温和,待人友善,乐善好施,深受当地百姓尊敬。 村民们普遍认为,这次绑架刘老先生的人,并非出于个人恩
2025-05-18 16:31:00
婚礼没办成,婚庆定金能不能退?
...特殊约定,策划公司须退回 记者徐艳近日,日照市莒县的魏先生向《壹点帮办》栏目求助,去年8月份,他在日照市莒县当地的一家婚礼策划公司交了800元定金,并约定如因不可抗力婚礼不能
2023-02-04 05:05:00
...春时光。此次有幸采访到了《永未散场的青春》的作者苏先生,一起来聊聊关于创作和青春的故事。或许你曾在某些地方看到过作者苏先生的作品,因为他的文章曾被清华南都、十点读书、青春光线
2023-08-21 13:02:00
第七届老舍戏剧节落幕期待升级再出发
...合作的初始之年,第七届老舍戏剧节用24部47场演出,用特别策划的戏剧citywalk活动以及多场论坛活动,打造了一个更加丰满的戏剧节。极狐汽车和老舍戏剧节两大“京派”强强联手
2024-01-05 07:57:00
吉网独家|对话长春出版社总编辑李春芳:《先生向北》之火源于文化自信
《先生向北》火了!2018年,长春出版社出版了鲍盛华长篇历史文化随笔集《先生向北》,采用文图并茂的形式,记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文艺界、科学界、教育界和思想界的精英怀揣报
2024-11-21 19:50:00
“画笔壮山河一一赣粤山水画名家邀请巡回展”广州展开幕
...家邀请巡回展”广州展在高剑父纪念馆隆重开展,关山月先生之女、岭南画派原研究部主任关怡,新余市副市长陈文华,越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正彪等参与了开幕式。丹青绘锦绣,画笔壮山河19
2024-11-29 13: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