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一个女儿为母亲做出的“生死抗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30 02: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教阿尔茨海默病母亲学吞咽——

一个女儿为母亲做出的“生死抗争”

一个女儿为母亲做出的“生死抗争”

每一勺咽下的食物,背后都经历了无数次地抬起和放下

一个女儿为母亲做出的“生死抗争”

一个女儿为母亲做出的“生死抗争”

扫码阅读更多

一个女儿为母亲做出的“生死抗争”

陪着阿尔茨海默病母亲,在急诊室折腾到第三周时,阿文的亲友们,忍不住给她发来了建议。他们劝她,是不是考虑接受医生的安排,为母亲安排鼻饲。亲友们担心再这样折腾下去,已年过半百的阿文,会倒在妈妈前头。

当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发展至晚期,患者变得不知饥饱、不辩是非,只能靠鼻饲维持生存,他们的生活还有多少质量?当维系患者生存的治疗成本,高昂至不堪重负,照护者们该在哪一刻选择放手?这是每一名阿尔茨海默病照护者,在最后阶段都将会面临的残酷拷问。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视角、心境之下,都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阿文说,作为旁观者,她可以给出中肯、冷静的建议。但作为亲历者,她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抗争到最后一刻。

忘记吞咽的晚期病人

在阿尔茨海默病照护者群体之中,鼻饲,是一个不愿被过多提起的概念。

患者接受鼻饲,意味着吞咽、咀嚼功能都已丧失。作为疾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显著标志,鼻饲意味着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

作为一名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患者,阿文的妈妈,曾无限接近过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女儿的抗争,她可能会彻底遗忘如何吞咽。

事情要从2017年说起。2017年,阿文的妈妈出现了明显的健忘、异常行为,很快就被确诊为混合性认知症障碍。2017年末,因为不慎摔倒造成腰椎骨折,阿文妈妈彻底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49岁的阿文,当时成了妈妈的唯一照护者。

2022年末,阿文妈妈生了一场大病,好不容易闯过鬼门关后,阿文发现,妈妈彻底忘记如何吞咽了。

吮吸、吞咽、咀嚼……这些婴幼儿与生俱来的能力,被妈妈遗忘了。

“食物打成糊糊,用勺子塞在嘴里,她既不吞也不吐,就这样含着。水果打成汁,装在吸管杯里,她也不会吸了,连喝水都会呛住。”阿文说。

伴随着病情急转直下,一道道病危通知随之而来。医生建议阿文,是时候考虑采取鼻饲措施了。

当时,阿文已经在医院持续照护了妈妈一个多月。无论是从患者本人的身体状况考量,还是从女儿的照护能力出发,接受鼻饲似乎都是维系这个家庭的最好选择。

但是,对于这个建议,阿文并没有接受。

不肯妥协的女儿

“我一直和医生说,尽量不要鼻饲,再坚持一下看看。”在照护母亲的这些年里,阿文没少听其他照护者讲述关于鼻饲的故事。

尽管也有一些患者,接受鼻饲后仍能保持着不错的生活质量,但更多案例显示,鼻饲措施的出现,与疾病晚期密切关联。

“和那些鼻饲后仍能走动的患者不一样,我妈腰椎骨折过,她本来就不大能走路,如果上了鼻饲,她只能一直躺着,肌肉会萎缩,寿命不会长的。”阿文说。

看着虽然懵懵懂懂,但有时又能和她玩笑逗趣的妈妈,阿文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舍不得,让她妈妈一直躺在床上。

阿文父亲早逝,身边没有任何人能帮她拿主意,于是,她自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她要帮妈妈“搏一搏”。

秉持着“鼻饲是最后选择”的想法,阿文将妈妈接回家中,开始了与疾病长达一年多的较量。

这个过程,有着外人难以想象的漫长和艰难。

一开始,阿文想得有些简单。母亲尚能交流,她可以像教小孩一样,教会妈妈吞咽。她把妈妈的手放在自己的喉咙处,用力地闭上眼睛,反复地、夸张地演示着吞咽动作,试图让妈妈跟着学。

在无数次重复后,妈妈似乎看懂了女儿的意图,她模仿着女儿,眼睛狠狠地闭了一下。在她看来,这就是女儿口中的“咽”。

后来,阿文又将希望寄托在刺激妈妈的本能上。她变换着喂食的力度、深浅,试图激发母亲吞咽的本能。反复尝试后,她发现,当食物碰到妈妈口中仅剩的两颗大牙时,妈妈会本能地咀嚼一下,连带发生吞咽动作。

这个尚存的本能成了阿文教会母亲吞咽的救命稻草,她每喂一勺糊糊,都会在妈妈的牙齿之间塞入一块掰得很小的桃酥,在妈妈下意识咬桃酥的那一刹那,有时会将口腔中的大部分食物咽下去,没被咬碎的桃酥又被吐了出来,在吞与吐之间,总有一部分食物,会被妈妈咽下去。

靠着这仅存的生理反应,阿文硬是靠喂食的方式,为妈妈维持了大半年的健康。终于,在盛夏的一天,奇迹发生了。曾经一度彻底忘记如何吞咽、咀嚼的阿文妈妈,突然主动抢走了阿文碗里的馄饨,自己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

她终于想起来如何吃饭了。

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阿文妈妈堪称奇迹的变化,让阿文在照护者群体中出了名。很多照护者向她取经,希望能学习她的经验,延缓鼻饲的到来。但阿文的亲友们,对此的感受却是心疼大于兴奋。旁观了一年多,他们深知,阿文妈妈这个进步,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燃烧阿文自己的健康为代价的。

在阿文家中,记者目睹了一次喂食的全过程。

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喂饭,有点像哄一个刚会吃饭的孩子吃饭。阿文会刻意地让自己的语调变得轻松且活泼,她用剪刀把饭菜剪得稀碎,一边喂食,一边哄劝:“我们最会吃蚕豆了,对不对?”

但是,即使是最调皮的幼童,也不会将一口饭菜,反复吞吐十多次。每一勺被阿文妈妈最终咽下的食物,背后都经历了女儿无数次地抬起和放下。

“没事,再来。”“没事,再来。”“没事,再来。”……很长时间里,房间里除了勺子和碗碰撞的声音,就只听到阿文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话。

“今天吃得不大好。”一顿饭后,阿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即使是“不大好”的状态,也比阿文妈妈最初的状态好了许多。

那时候,阿文妈妈只能躺在床上,阿文需要站在床边喂食。为了能让妈妈多吃几口,她每喂一次饭,都要持续两三个小时。一天三顿下来,本就患有腰间盘突出的阿文,站都站不住了,只好戴着腰托继续喂食。

在心疼阿文的朋友们看来,阿文妈妈如今的生活质量,是阿文拿自己的健康换来的。高强度的照料工作,让已年过半百的阿文身体明显变差了。她缺少睡眠、缺少锻炼、缺少基本的娱乐和社交。她明显变胖了,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出现了异常。

对于自己的变化,阿文多少心里是有数的。前不久,因为持续缺少睡眠,她感觉头一直涨涨的。这让她隐隐害怕,“我爸爸就是51岁时在工作岗位上猝死的,所以51岁的时候我也特别害怕,很担心自己突然血管爆掉。我想,我得去立个遗嘱,如果我突然没了,我妈就没人管了。”

文/晨报记者 张益维 图/晨报记者 张佳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3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那些旧照片里,有你年轻时的模样
...傲、执拗和坚持。”在一次因采访而生的照片梳理之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爱·米粒认知症家属互助会的召集人林曙颖,发来了这样一段话。她代表阿尔茨海默病家属,向新闻晨报、阿里公益
2024-02-29 05:01:00
《妈妈!》:孩子困于时间之海
...平淡的生活在某一天遭到了变故。由于65岁的女儿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其85岁的母亲再一次承担起了照顾女儿的义务。本片通过以女儿病情不断恶化的生活化场景为主线,并以埋藏在女儿记忆
2023-10-13 09:23:00
电影《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天空中残缺的烟花
1905电影网专稿据数据统计,每隔3秒全世界就会多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一直以来,电影人总在思考如何从不同视角,讲述阿尔茨海默病的故事。于母亲节前夜,5月12日上映的日本电影《我
2023-05-15 15:46:00
今日影评 |《脐带》:连接着“逆位”的母子情
...已经体现:妈妈因为罹患阿尔兹海默症,变得越来越像个女儿,儿子变得越来越像父亲,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剪断“脐带”,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拥抱自己崭新的一生,开始茁壮成长,对于已然成年
2023-03-18 14:28:00
电影《带你回家》曝女性角色海报 王真儿李萍真实感拉满
...刻画细腻真实引发共鸣电影《带你回家》不仅聚焦一对因阿尔茨海默症重新走近的母女,更围绕她们勾勒出一个丰富而真实的女性关系网络。这些女性角色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同身份,也以各自的方式
2025-10-10 11:58:00
星光下的坚守与深情:2023国际痴呆日特别故事
...的坚守与深情——2023国际痴呆日特别故事每年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借此机会,我分享一个关于痴呆老人与她女儿感人的故事。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
2023-09-21 17:38:00
家有阿尔兹海默病人,当他们开始遗忘……
...题有点沉重。随着我国城乡老龄化日趋严重,身边出现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也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当至亲的他们开始有了不可逆的病理性“遗忘”,当他们曾经鲜活的生命开始变得暗
2023-10-25 15:22:00
用爱对抗遗忘!他陪母亲与时间赛跑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明天,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昨日,央视报道了江北区张兴义和母亲“用爱对抗遗忘”的故事用爱对抗遗忘!他陪母亲与时间赛跑张兴义让母亲打球锻炼此前母子俩在三
2023-09-20 00:15:00
电影《带你回家》热映口碑持续升温“年度惊喜治愈之作”温暖金秋
...表达与深刻的社会关怀,持续收获观众如潮好评。影片以阿尔茨海默症为叙事切口,细腻刻画了一对母女从隔阂走向和解的动人历程,被誉为“今年秋天最温暖的光影之作”。(正在热映海报)真实
2025-10-28 11: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科学调整饮食结构,不仅能辅助控制血压,还能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最新研究
2025-11-08 05:24:00
腋下悄然冒出无痛肿块?神经鞘瘤或是罪魁祸首
鲁网11月7日讯家住宁阳县的胡先生今年59岁,10余年前,胡先生无意间发现自己左侧腋窝下有一鸡蛋大小的大疙瘩,按压有痛感
2025-11-07 11:04:00
首创躺瘦黑科技,TimeShop肠倍轻登陆2025进博会,引领千亿赛道新风尚
11月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再次成为世界焦点。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为期六天的全球商业盛宴
2025-11-07 12:14:00
专注妇婴健康,南昌华儿山医院以匠心守护生命起点
在医疗健康领域,妇产专科承载着关乎生命起源与家庭幸福的重量。位于赣江之滨的南昌华儿山医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医疗、预防
2025-11-07 12:17: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精医重德,守护患者健康
在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凭借数十年临床经验,致力于帮助各类癫痫患者改善病情、重获健康。癫痫发作表现多样,从短暂意识丧失到肢体抽搐不等
2025-11-07 12:19:00
打造外科手术器械领军企业 华安众辉与邦尼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7日上午,南昌华安众辉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邦尼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江苏常州举办,标志着双方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
2025-11-07 13:28:00
今日立冬,养生要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季节。此时养生,应顺应自然,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立冬后应早睡晚起
2025-11-07 14:11:00
立冬后养生,记住这个字→
大河网讯 “冬三月,此谓闭藏。”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养生调理也要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做好一个“藏”字,为来年“春生”积蓄能量
2025-11-07 15:13:00
黑龙江心空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深耕心灵守护,铸就行业标杆
近年来,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持续攀升,黑龙江心空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空间咨询”)凭借多年深耕细作,以专业实力、良好口碑和人性化服务
2025-11-07 16:30:00
温故与创新:于建华医生《基于医美临床的面部解剖学》出版
当第一支透明质酸注射剂进入人类真皮层的那一刻起,现代医疗美容便开启了科学与艺术交织的奇幻旅程。在这个追求美学极致的领域
2025-11-07 16:31:00
融“产医研”之智,耀皮肤健康之美 欧莱雅中国与华山医院在进博会宣布成立“医研共创皮肤科学实验室”
2025年11月6日,上海——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欧莱雅中国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正式联合成立“华山医院X欧莱雅中国 医研共创皮肤科学实验室”
2025-11-07 16:32:00
黑龙江安馨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专业铸实力,以温情护心灵
伴随社会公众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心理咨询行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黑龙江省心理咨询服务领域,黑龙江安馨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馨心理”)依托其行业领先的服务架构
2025-11-07 16:34:00
谷医扁鹊大风丸助力老年人缓解腰腿肩颈疼痛
在我国庞大的中老年人群,乃至部分长期伏案工作或运动损伤的年轻群体中,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筋骨酸重等问题普遍存在。面对这些常见的筋骨不适
2025-11-07 16:34:00
用爱点亮心理健康!黑龙江优眠心理咨询:用专业与温度守护心灵之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作为黑龙江省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新生力量,黑龙江优眠心理咨询(以下简称“优眠心理”)自成立以来
2025-11-07 17:06:00
夏廷毅教授开启科普大讲堂:推行肿瘤治疗模式的重大变革
10月29日,夏廷毅教授携“肿瘤防治的关键与放射外科新论述”,奔赴重庆武隆职业教育中心,开启科普讲座。400多双眼睛聚焦讲台
2025-11-07 17:08:00